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文化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湖湘文化精神论文 湖湘文化论文 湖湘论坛投稿 湖湘中医文化论文 湖湘文化传播论文 论王夫之对湖湘文化的影响论文

关于湖湘文化论文范文 湖湘文化探源碧泉书院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湖湘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1

湖湘文化探源碧泉书院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湖湘文化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湖湘文化元素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岁月磨砺青春的容颜,但书院流淌出来的厚重人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却熠熠闪光.

在湖湘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山奇水复,钟灵毓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湖湘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相当重要地位.千年来,她以甘甜源泉哺育着湖湘儿女,造就了“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局面,为推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什么是湖湘文化?对湖湘文化的理解及其“源头”问题,是近百年来史学界争论话题之一,说法不一.其一,自古在湖湘土地上产生传延直至今天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二,许多学者认为周敦颐开其统绪,胡安国、胡宏父子、朱熹、张栻、王夫之等湖湘学派传延发展、近代魏源、曾国藩、潭嗣同等进一步扩展,及当代哲学家论述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三,是南宋胡安国胡宏父子所创立,并为朱熹、张栻等传承发扬的湖湘学派的哲学思想.追寻历史,晚清经学家皮锡瑞说“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三国时如蒋琬者,只一二人,南宋以后,人才辈出”,可见南宋胡安国父子建立碧泉书院,创立湘学派更为贴近实际.笔者认为碧泉书院是湖湘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源头.

碧泉书院遗址座落在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距湘潭市城区约40公里、衡山30公里.书院旁有一碧泉潭,潭宽10米,深3余米,涌泉之处、深不见底.泉水涌溢,川流不息.泉水清澈,常年温度为18~22度之间,每秒流量为0.7~0.8立方米,石潭自古闻名,称作“龙潭”.传说大禹治水到衡山求仙访贤,曾来此处查看水情、开山凿石.自唐代以来,石潭更是远近闻名,清嘉庆《湘潭县志》记载:唐元宝年间,龙潭山(也有人称龙腾山)的石岩中泉水忽涌出,色如靛蓝,投物水中,皆成碧色,碧泉潭之名始此.泉水流经之处禾苗挺拔健壮、稻谷籽粒饱满,鱼虾色鲜味美.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曾指定碧泉潭附近1000亩稻田所产的稻米为贡米.

1130年春,湖、广、江、浙等地发生瘟疫致使许多民众死亡.南宋文学家、理学家胡安国从福建举家南迁,乘舟穿越云梦泽,转道宁乡,在其弟子的恳引下来湘,暂居潭城(现湘潭市城正街湘江边).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曾在附近的隐山隐居.同年初夏胡安国父子来此考究,龙潭山云雾缭绕,一跃千里,碧泉潭被群山环抱,泉水清澈见底,阳光之下水草碧绿,锦鳞翻滚,涌泉之处,开水沸漾,汩汩有声,捧饮山泉,甘甜可口,疲劳顿消.石潭西500米处的“慈竹庵”和“老安寺”巍巍耸立,一寺一庵遙相呼应,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晨钟暮鼓,香火鼎盛.

遇此风水宝地,胡氏父子毅然于1130年冬率全家筑室于潭旁隐居.并以诗记之《移居碧泉》:“灵山固是为深幽,况有名泉洌可求,知梦正须依白石,渗情好和结清流,庭栽疏竹客训鹤,月满前川寺补楼,十里乡邻渐相识,醉歌田舍即丹兵”.1131年他又诗一首向友人倾诉,称自己寻得一好山好水的圣地,期待好友来湘潭碧泉相聚,品尝甘泉.胡氏父子遂蛰居潭旁潜心研究学术达三十余载,终集儒、释、道之大成,提出了以“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内圣外王,修身养性”为要旨的湖湘文化精义,著述《胡氏春秋传》,名动一时,被奉为国学经典.两个儿子深得父亲学说的精髓,推陈出新.胡氏父子被尊崇为湖湘文化的始祖.

绍兴八年,胡安国去世,其子胡宏、胡寅子承父业,传其湖湘学,将书院修缮扩大,并作《碧泉书院上梁文》,以纪其事,绍兴十年(1141年),胡宏、胡寅有感于“人希探本”而创立了他的“性本论”儒学观,在碧泉潭上建“有本亭”(原亭毁于战火,2011年重建).碧泉书院虽然地处偏远,但因有一代鸿儒隐居其中,便“寓在深山多客人”了.许多官员和士子纷纷造访,遂形成了“远邦朋至,近地风从”的繁荣景象.胡安国、胡宏、胡寅父子在此辛勤耕耘了三十一载.

胡氏父子等在研究传授周敦颐“二程”的学说的基础上,开创理学湖湘学派,碧泉书院遂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后延续发展了衡阳“石鼓书院”、宁乡“通山书院”、长沙“岳麓书院”等.胡宏逝世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4年)随着湖湘学子的群体北迁长沙岳麓书院,碧泉书院方渐趋冷落.

南宋末年,书院在战乱中被焚,元代又由里人衡氏修复,元末又毁于兵火,明万历四年(1577),乡绅周之屏(湘潭县射埠人)又予以重修,并读书讲道其中,明崇祯年间,县人唐斋君再次重修,清顺治五年(1649)书院不幸又毁于战火,不久,唐世征避兵乱来碧泉定居,他有感书院的荒废,和胡宏后裔商议复修,待唐世征于顺治十八年(1662)考中进士,做了山西玉县知县时,至康熙初书院方修饰完毕,并依《碧泉书院记》以志纪念.晚清名臣左宗堂在书院附近桂花堂蛰居十二年,曾在碧泉书院讲学授徒.大革命时期, 同志考察农 动期间,多次赴碧泉、白果、衡山等地调研.

解放后,在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书院遭到彻底毁坏,1982年最后被拆除,成为民宅基地.只有书院门前的大碑石,因为太过“沉重”,才幸免于难,作为书院的千年历史见证.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拜访了曾在碧泉书院就读的特级教师郭老,郭老幼年时在书院就读了三年,曾有幸聆听 同志的讲课.书院的正门篆刻“武夷道脉、湘楚名家”两旁石碑上刻有“皆有所衿式,受命于先师”,“将以斯道觉民也,乐得英才而教之”,先生教育十分严格,每天卯时晨读,辰、已、午时先生讲学,未、申时练习书法,酉时耕种、手工,老先生说书院的一些教学方法至今都十分科学,三年就读对他来说终生受益.郭老一生献身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退休以后,积极推崇湖湘文化,曾多次呼吁重建书院,保护古潭,在他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努力下,2010年市政府拨款修缮了碧泉潭,重修了“有本亭”,八十高龄的郭老还挥毫撰写了碧泉潭志.老人说:他经常梦见书院重修,希望有生之年看到书院重建,还要为书院重建奔走呼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千年来湖湘仕子是在湖湘文化熏陶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晚清经学家皮锡瑞说,“南宋以后,元欧阳原劲、明刘三吾、刘大夏、李东阳、杨嗣宗诸人,骎骎始盛”.可见湘学之和湖南人物的关系,特别是近当现代,涌现出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陈天华、黄兴、 、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桓、黄公略、陈赓、谭政、齐白石、沈从文、周立波、田汉等人,正是这些人物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永标史册的印记,推动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成就了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岁月磨砺青春的容颜,但书院流淌出来的厚重人文在历史的长河中却熠熠闪光.

我们探秘碧泉书院,寻找湖湘文化源头,是让仍处于“深闺”的碧泉书院重放光芒,让碧泉书院唤醒人们的记忆,还原历史;让湖湘文化之源,更加源远流长;让碧泉潭、碧泉书院得到保护和重建;让碧泉潭的秀丽风光和碧泉书院厚重人文万世不衰;让湖湘精神契合当今时代脉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动力.

拂去历史尘埃,碧泉潭、碧泉书院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的旖丽风光,更在于她的文化蕴涵.潭中那涌动的清泉,承载着如山一般湖湘文化,流向长江,奔向大海,走向世界,“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而奔腾不息,永远绽放璀璨的光芒.

总结:关于免费湖湘文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湖湘文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湖湘文化前赴后继牺牲精神 【摘要】湖湘文化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源远流长,湖湘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而勇于牺牲甚至乐于牺牲的事迹,在近现代特别引人注目。【关键词】湖湘文化。

2、 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策略和路径 摘 要:在经济和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下,在伴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承接外来文化挑战的互动格局下,“湖湘文化”要发挥自身“趋时应变”的能动意识,。

3、 周敦颐对湖湘文化和湖南人才的影响 摘 要: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鼻祖,他所创立的理学思想成为湖湘学派的指导思想,并对后世湖湘学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人才思想对。

4、 论湖湘文化和高校女教师健康人格塑造的融入 摘要:湖湘文化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女教师是国民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一股力量,塑造高校女教。

5、 论湖湘文化第一次断裂和整合 摘 要:湖湘文化研究是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湖湘文化源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在中国近代文化历史上一直被称为神农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