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参考文献格式多位译者 参考文献译者 论文文献中古文译者格式 参考文献作者译者 有译者的参考文献格式

关于译者论文范文 理论其对译者主体性影响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译者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3

理论其对译者主体性影响是关于本文可作为译者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著名的翻译小说有哪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阐释理论的发展历经不同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后,和翻译研究相结合,自此,阐释学翻译研究逐步深入.本文试对阐释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同时说明其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阐释理论;译者主体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6-0121-04

阐释理论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方法论.它包括传统阐释理论和现代阐释理论,前者(如圣经阐释学)研究对诸如文学、宗教和法律等领域书面文本的理解,而后者还涵盖了对解读过程的研究.该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国后,和翻译研究相结合,并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1 阐释理论的起源

阐释理论一词hermeneutics源自希腊神话人物赫尔墨斯(Hermes),他的职责是将神的命令传达给民众.因为神和民众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赫尔墨斯必须对神要传达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读,而非只是报告和复述.翻译只是将民众不熟悉的语言转化为他们熟知的语言,而解读是要向民众解释神的命令中他们不理解的部分,双管齐下,方能保证民众能理解神的旨意.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理解阐释理论hermeneutics一词的人,他认为它是一种理解和解读原文的工具或途径.

2 阐释理论的发展

从古代阐释学到现代阐释学,阐释理论在西方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可划分为两大类别:以Schleiermacher和Dilthey等为代表的方法论阐释学和以Heidegger和Gadamer等为代表的本体论阐释学.根据其发展历程,阐释理论又可细分为:古代阐释学(从文艺复兴至新教改革之前)、现代阐释学(从新教改革到Schleiermacher的历史学派阐释理论)和当代阐释学(从Dilthey的本体论阐释学至今).

古代阐释学用于解读神的命令.在中世纪,阐释学主要指的是解读《圣经》和研读相关文学作品的神学阐释学.这使得古代阐释学有了最初的研究领域,但彼时的阐释学并未触及理解和解读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在Martin Luther的神学理论发展繁荣时期,阐释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Martin Luther在16世纪倡导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反对传统的对宗教教义的武断式解读,认为其并不能完全表达圣经的道义.Martin Luther认为词语的事实含义由其字面意义所彰显.他提出了“阐释圈”原则,即应在语境中理解原文细节.这一观点给之后阐释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

由于宗教改革,《圣经》逐步走下神坛,和其他经典文学作品一样,被同等对待,这为一般阐释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17世纪,阐释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18世纪晚期,关于阐释学本质的研究又发生了重大变革.德国浪漫主义神学哲学家Friedrich Schleiermache作为现代阐释学的创始人,做出了以下贡献:讨论了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倡避免误解;提出理解是对原文作者意图的再建;认为译者应理解原文作者胜过自己;表明理解即解读.

阐释学之父Dilthey在德国哲学传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Schleiermache的基础上,Dilthey把阐释学融入历史哲学,使阐释学成为人文学科的一般方法论和研究理解和解读的科学.他对阐释学做出的贡献有:区分科学和人文学科;将理解和解读视为一般方法论;重视理解和解读的历史性.

在20世纪早期,Martin Heidegger的著作Being and Time(1926)引发了由方法论阐释学到本体论阐释学的转向.他的学生Hans-George Gadamer继续推动这一转向.Heidegger对哲学阐释学做出的贡献包括:引导从方法论阐释学到本体论阐释学的转变,为Gadamer提供了系统的哲学阐释学的理论原则;讨论了本体论的本质和理解的历史原则.可以说,在Dilthey之前的阐释学是传统阐释学,而在Heidegger和Gadamer之后的是新的哲学阐释学.

1975年Gadamer的著作Time and Truth的出版標志着系统的哲学阐释学的建立,表明西方当代哲学有了新趋势.

3 阐释理论的关键概念

哲学阐释学的观点对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至关重要,在此有必要先解释其重要概念.

3.1 “前理解”(fore-understanding)和“偏见”(prejudice)

Heidegger认为理解是主观的,不能做到完全客观,且理解本身就是“前理解”的主体.解读不是对事物的理解,而是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之上.“前理解”包含“前有”、“前见”和“前概念”.当我们接触到任何文本的任何内容时,我们不可能没有任何预设,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最初的理解.

Gadamer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念.他提出任何理解都是带有“偏见”的理解,任何人在接触任何信息时都带有自己的“偏见”,因为人无法摆脱历史性.

由于历史性的存在,“偏见”不能被视作理解的障碍,而是理解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偏见”是理解的基础,并决定理解的历史性.

但Gadamer并不认为任何“偏见”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和此相反,他认为只有正确的“偏见”才有助于理解和解读.“偏见”是普遍的,在解读过程中也是有必要的.任何“偏见”都是在对决定局面的所有因素进行最终查验之前做出的判断.“偏见”当然并不意味错误的判断.一个人只有带着正确的偏见才能正确的理解和解读.方法论阐释学认为,所谓正确的理解是能满足原文作者意愿的理解.Gadamer认为正确理解的评判标准是对细节的理解应和对整体的理解一致,否则理解就是失败的.

由于理解的“偏见”,纯客观的理解是不存在的.因此,译者想达到原文和目的语文本的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因此针对同一文本存在不同的翻译版本也就不足为奇.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译者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译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关联理论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之 摘 要: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译者对于原商业广告来说,既是读者,译作者,又是一个创作者,是沟通原商业广告语作者。

2、 人名典故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 摘 要:本文以《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译者主体性在人名典故翻译中的发挥。《牡丹亭》中人名典故使用的特点有:人名典故在典故使用中。

3、 译者主体性看长信怨英译 摘 要:本文以唐代王昌龄《长信怨》为载体,以裘小龙和许渊冲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唐诗翻译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裘译以散文体译求真,许。

4、 译者主体性和源语文本地位分析 【摘要】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关系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话题,传统语言学派将文本意义等同于作者意译,以翻译忠诚为评价标准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语言学则。

5、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中创造性发挥 摘 要:本文旨在阐述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得翻译不可能完全的出现等值或者等效的终极作品,进而出现翻译主体性的创造性发挥。。

6、 译者主体性为视角刘宇昆对三体翻译 摘 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起着重要作用,是高质量译本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从翻译选材,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和翻译态度四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