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发表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声乐论文 声乐论文选题 声乐论文题目 关于声乐的论文 声乐专业论文题目 西方声乐史论文 当代声乐作品文献综述 声乐大学开题报告 声乐演唱论文开题报告 声乐期刊 声乐类论文题目

关于声乐论文范文 普通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构建和实施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发表论文 原创主题:声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8

普通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构建和实施是适合声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声乐教学一对一价格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公共声乐教育课程是中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受到广大学生喜欢,然而中国高校公共声乐课程开设却相对滞后.因此,在高校中有效、合理、科学地安排公共声乐课程,满足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等方面需求,已经势在必然.文章从公共音乐和声乐教育的地位出发,就公共声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课内外的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提出意见,以期推动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课程获得发展.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公共声乐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5018605

一、公共音乐教育和声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一)国内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其中“乐”就是音乐,可见音乐教育历史十分悠久.直到现今,中国依然特别重视音乐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音乐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音乐教育也不容忽视.2006年3月教育部 印发了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清华大学被誉为中国工程师的摇篮,要求本科学生必须选够13个人文科学和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学分才能毕业.曾经开设过和现在正开设的课程包括20世纪中国歌曲史概况、合唱艺术表演、话剧和曲艺表演、欧洲歌剧艺术和赏析、中外名剧欣赏等40余门之多;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开设音乐课的8所理工院校之一,开设的课程有读谱和乐理、中外经典歌剧欣赏、声乐选修、乐理和名歌欣赏等20多门课程;北京工业大学也开设了合唱艺术课、声乐课(男声、女生、提高班)、声乐基础、中外艺术歌曲演唱等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有西方音乐史和名曲欣赏、乐理和世界名曲视唱、合唱和声乐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等音乐课程;浙江工业大学开设过基本乐理和音乐欣赏、合唱艺术、铜管乐艺术等音乐类课程.

公共音乐教育在国外高校也受到高度重视.俄罗斯的公共音乐教育直接属于强制性教育,音乐课为必修课,在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下教学.德国的大学教育则要求所有大学生必修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等人文学科.美国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它被确定为核心学科和必修课程.如哈佛大学低年级学生必须选修7-8种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史艺术、公共基础课;麻省理工学院则规定在获得学士学位所必修的360学分中,必须包括72学分的音乐普通必修课.

(二)高校教育中公共声乐教育边缘化及原因分析

公共声乐教育为公共音乐教育的分支,因为声乐艺术具有较强的参和性和推广性,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易被人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之一,所以也是艺术类课程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尽管上有古训,下有国家政策保障,但公共声乐教育课程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已经逐渐出现边缘化趋势,且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发展都不甚成熟,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至今依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1].基本上,中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设情况较为乐观,而声乐教育却被冷落.在大多数开设公共声乐课程的学校中也仅仅是合唱艺术和一些以欣赏为主的课程,比如中国公共音乐教育中开设相对完善的清华大学仅开设了合唱艺术和歌剧欣赏,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声乐演唱的热爱.

中国高校公共声乐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国家政策抽象化

由于中国公共音乐教育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明确教学科目和规定教材,一般高校排课皆以自己现有的师资选择课程,大部分学校皆是以某一时期或某种音乐风格的欣赏为教学内容,公共声乐课程边缘化.

2.公共声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清晰

公共声乐教育受冷落的原因之一是混淆了和专业声乐教育的教学目的,被标注了“一对一”、“演唱技巧”等字眼的专业声乐教育无法同时面对近百人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所以许多高校的音乐老师不愿开设此课程,同时这种专业教育模式也被高校学生排斥.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中专业声乐教育目的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家,需要获得完美的声乐技巧和三度创作,能有感情地向观众表达作品的内容.而公共声乐教育要求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即可,在演唱方面可以没有观众,需要多少声乐技巧取决于个性化的要求,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力.教育的对象是高校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生,所以教学目标是以声乐教育为媒介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受能力、音乐鉴赏力及其审美能力,最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3.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

国家政策的抽象化导致了公共音乐教育在教学上的随意状态,学校上多少课程和上什么课程皆由学校现有的音乐教师自主安排,导致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课程设置并不是专门为了学生,学生在选择上(也许并没有选择)只是为了修学分,教师教学是为了完成工作量,基于这种情况下的课程设置完全违背了公共音乐教育的初衷.

公共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是为非音乐专业学生开展的以提高学生音乐人文素养和音乐审美普及式的音乐教育.目的是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所以课程设置应该根据高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学生喜欢为导向,以培养素质高、发展全面、人格健全、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专业不同、爱好各异的大学生,公共声乐课程应该更加丰富多样,并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如麻省理工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分为音乐基础、音乐史论、理论作曲、音乐表演、专题或高级课程五大类,第四部分包含音乐会合唱、室内合唱、声乐技术和表演、音乐会钢琴、交响乐队、室内乐队、节日爵士乐队、钢琴伴奏、高级音乐表演等.

总结:此文是一篇声乐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 摘 要:本文以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保障、评估为框架构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和课堂教育普及生态文明。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高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课程担负着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培养合格音乐人才的重任,其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水平。然而,目前。

3、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和应用 [摘 要]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所引发的信息生产及传播对政治和文化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当代高校大学生而言,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快,。

4、 基于农村视角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摘要:通识教育关注人格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于人才培养过分专业化的反思,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成为了国内高校教改的主流思。

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策略探析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载体。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及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思。

6、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摘 要:在学校通时教育选修课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反馈机制、评价标准不明确、客观性不足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