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中国制造创造论文 机器人导论课程论文中国制造20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期刊 机械制造工艺杂志 理论和我的中国梦2000论文 中国文化现象分析论文6000字

关于中国制造2025论文范文 中国制造2025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智能指向实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中国制造2025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5

中国制造2025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智能指向实现是适合中国制造2025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指挥棒和路线图,正在引发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变革,进而影响到职业的流动和变化,对技能人才提出更趋智能化的要求,为此构建起职业教育智能素养核心框架,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创新素养、网络素养五个方面十五项能力.智能素养的培育应在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资源交互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构建“纵横有道”的智能素养培育载体和机制.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智能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9-0008-0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范围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正在引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的进步会通过产业转型和生产变革间接影响到职业,进而会影响到与职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借用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艾瑟尔教授提出的“经济4.0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机会”的论断,“中国制造2025”作为新工业时代指导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双重尴尬: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历史发展实践证明,工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根基.事实上,人类的工业发展史就是科学与技术的变革史,这些变革往往都在制造业上得到明显体现,最终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从制造业发展的视角来梳理近代工业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见表1.近代世界的工业发展始于西方,而欧美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仍然把制造业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砝码,并牢牢掌控着全球制造业的话语权.当前,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在进行着新的制造业博弈.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纷纷抛出新工业化战略,力图通过制造技术的升级重新夺回在制造业领域的发展优势.比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制定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英国也不失时机地发布了绿色主导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2020”等.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凭借着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正在以更廉价的劳动力、更低的生产制造成本承接着来自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大量转移,这些都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显性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4 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例超过20%,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见图1.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放眼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制造业“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双重尴尬”,当前我国的制造业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多而不精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我国以往赖以依存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下降.根据2014劳动力生产率调整后的综合劳动成本,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南部州的35%左右,2015年达到60%左右;未来的5~10年,我国和美国劳动力成本的差距将逐渐缩小,我国发展制造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将逐渐减弱.同样,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相比,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制造”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见图2.

例如,Foxconn投资数十亿美元在印度、越南等地投资建厂,Nike和Adidas纷纷关闭在华直属工厂并将主要生产工厂迁往东南亚.从国内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在经济增速换挡和结构转型的新常态下,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不合时宜,如何打造出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夯实制造强国之基势在必行.然而,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能力薄弱、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即“中国制造2025”,为制造业勾勒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受到极大关注.“中国制造2025”的主题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制造2025”承袭了德国“工业4.0”的一些发展理念和思路.其不同之处在于,“工业4.0”是立足德国工业发展实际,通过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旨在维续“德国制造”的领先地位和世界声誉.“中国制造2025”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立足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和水平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通过面向未来的“找短补差”,旨在推动制造业关键領域的突破式发展,并最终实现以点带面、整体发展的目的.

二、生态重构:“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及职业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湘丽研究员认为,当前工业发展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推动着多面向、多层次、多领域技术的跨界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进而推动着制造业的网络化、智能化.德国提出的“工业4.0”、日本提出的机器人战略等都是立足于此,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也同样是立足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对于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微笑曲线提供了一种相对较好的分析路径 ,见图3.

微笑曲线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具体划分为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三个紧密连接的区间.在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点)主要体现在研发与设计、营销与服务两端,处在中间(低点)的生产与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就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来看,“Made in China”大多处于“微笑曲线”生产与制造环节(珠三角、长三角随处可见的加工制造工厂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的驱动下,投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获得的却是严重不对等的零星利润[3].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中国制造2025”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表征,提出通过制造业体系的重构来达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生产、人在产业生态链中的生态位得以重新定义.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大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对高新技术的研发.这样,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产业扩展了向两端发展的力度,原来的科技含量低、能源消耗大的产业就会逐渐被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产业间“隐形竞争”的发生,推动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大量技术创新人才对制造业的支撑.从生产方式的变化来看,“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推动对传统工厂集中制造生产模式的变革,将使得生产过程正式迈进“机器人时代”.生产操作的无人化、机器设备的数字化、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将成为常态,也就意味着原有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将被逐渐取代.可以说,“机器换人”使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的同时,也对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可见,“中国制造2025”下的产业转型和生产变革都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支撑.首先是规模的适度扩大.根据统计和预测,未来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总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将持续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将基本持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将持续增加.根据这一趋势,结合我国第六次人口统计数据,并参照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从业人员构成变化情况,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大约为1.2~1.3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约为7200万~7800万,占比约为55%~60%,2015-2025年增加总量为3000万左右,按平均计算,每年增加值约为300万人,见图4.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中国制造2025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活教育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正由“规模式”走向“内涵式”,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适应创意产业结构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

2、 一带一路建设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摘 要】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关键词】“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中。

3、 探析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他们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作保证,而且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与企业参与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4、 人才强国目标下云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赋予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以崭新的重。

5、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如何和市场需求接轨 大学生就业难但是社会上会存在很多用人单位招到不到人的现象,从而职业教育开始成为大家就业的另外一个渠道。它会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学习某些特定的职业技能。

6、 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摘要:现代化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国家输送的人才也比较多。为了在日后的职业教育上,获得更大的突破,可尝试将工作过程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