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鲁迅文学刊物 鲁迅硕士论文 鲁迅写的论文集是 鲁迅的参考文献 文学刊物鲁迅 大学论文鲁迅的

关于鲁迅论文范文 鲁迅文学译作的副文本探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鲁迅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鲁迅文学译作的副文本探析是适合鲁迅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鲁迅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作为“正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副文本”分析对译作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翻译家鲁迅不仅留给国人大量的译文文本,而且还留有丰富的关于翻译的书信,以及围绕这些译作所写的序跋.文章试图以鲁迅翻译的译作中的序、跋、附记、目录、插图等副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副文本作为鲁迅译文文本补充和扩展的平台、鲁迅在译文中显身的平台以及鲁迅与读者交流的平台,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对中国文学翻译所做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鲁迅文学译作;副文本;序言;跋语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3-0064-06

“副文本”(paratext)这一概念是1979年由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首次提出的.而弗兰克·埃尔拉夫对此做了如下解释:“副文本指围绕在作品文本周围的元素:标题、副标题、序、跋、题词、插图、图画、封面.”“副文本”只是相对于正文本而存在的辅助性的次要文本.但它不仅直接促成了译文文本在国内的接受,而且也起到了完善文本意义底蕴,拓展文本意义空间的解释性效应.副文本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序跋等副文本直接与正文本构成一种“互文性”.本文将以《鲁迅全集》和《鲁迅译文集》中收集的鲁迅翻译副文本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副文本对鲁迅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以其引起译界对鲁迅译文副文本研究的重视.

一、副文本——鲁迅译文文本的

补充和扩展的平台

“副文本”与“正文”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副文本材料一般都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对读者阅读和接受文本具有引导作用.在1982年出版的《隐迹稿本》中热奈特提到,“副文本为文本提供了一种(变化的)氛围,有时甚至提供了一种或半的评论,最单纯的、对知识最不感兴趣的读者难以像他想象的或宣称的那样总是轻而易举地占有上述材料.”根据Genette的界定,副文本材料可以分为“伴随文本”和“非伴随文本”两类.“伴随文本”主要是指那些在文本和读者之间起到协调作用的语言或非语言文本材料,如标题、作者名字(包括笔名)、文本类属标记、封面设计、丛书标题、书脊、前言、序、跋、铭文、题词、注释、献词、插图、后记、内容提要、评论、附录、广告等,这些材料一般随同文本正文一起面世:“非伴随文本”则包括那些独立于文本之外,但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评论、采访、日记、通信等材料.译者的翻译策略采取的是“归化”还是“异化”,读者不仅需要从泽文中读解,更需要通过译者序言来了解译者.译者序跋里还包含着译者对原作者的态度,以及对原作的认识程度等等.以鲁迅为例,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的《鲁迅全集·第十卷》收录的《译文序跋集》中的一百二十三篇序跋和附记,超过25万字,《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十四卷》收录的书信以及《鲁迅全集·第十五卷——十六卷》收录的日记已成为研究其翻译思想必不可少的佐证,这些书集就是将鲁迅为自己翻译和别人合译的各书所写的序、跋、辩言、略例、杂识、附记、引言、题记、小引,连同单篇译文在报刊发表时所写“译者附记”和书信以及日记副文本材料合编成的,这是研究鲁迅翻译思想的重要史料.副文本材料不仅是研究鲁迅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是其译介策略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副文本材料的有效支撑,该文集的学术价值有可能大为逊色.这些文字是“鲁迅在非论战状态下写就的文字等有助于理解鲁迅对于翻译的复杂态度和二三十年代中国翻译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层面.在这些为译本所写的序跋中,鲁迅充分地表现了他作为一个贴合原文的译者的基本文化立场”.《鲁迅译文集·第十卷》中的“译者附记”等同样能读出鲁迅对读者的设计以及对原作的态度,同时为读者对译文做出客观的评价提供了充足的证据.《鲁迅全集·第十卷》收录的《译文序跋集》里包含的序跋如下图:

明代徐师曾在他的《文体明辨序说》中说:“《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序是进入作品的门径,是副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作品的最大的关系场.因此如去掉序,读者将很难回到历史现场,正如孙昌坤所说,译作的序言跋语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是客观地评价译者和译作、重构特定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的重要资料源泉.如鲁迅在《<幸福>译者附记》中提到了阿尔志跋绥夫的经历,并提到其著作是“厌世的”,其作风“只是时代的肖像”,其是“描写现代生活的作家”.《<医生>译者附记》中鲁迅认为这篇文章是“为弱民族主张正义的文章”,因此与他用“文学救国,拯救国民民智”的思想不谋而同.序跋对作品涵义的准确把握和深度揭示,挖掘出作品中遗留的阐释空白,为译作的经典化提供了理论的评论支撑.鲁迅非常善于利用副文本来实现其翻译目的,他总是力图通过序跋、评论、按语等副文本向其读者灌输进步思想,并经常在译文副文本中将中国和西方文法加以比较.如《<域外小说集>序言》中提到,“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莫之感矣.”《<一个青年的梦>后记》中提到,鲁迅译这剧本时“由于《新青年》上的介绍”,但因其进步性而“忽被禁止出版了”.可想而知,鲁迅对弱小民族的文学和短篇小说的译介毫无疑问为当时沉寂的国内文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春风.

广告同样也是一种副文本,广告可为译作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它更是关于新文学作品的微型的书评、精到的阐释.如《鲁迅全集·第七集》里收录了《<未名丛刊>与<乌合丛书>广告》(1926),其“希图在这庞杂中略见一致”,《<奔流>凡例五则》(1928),《<艺苑朝华>广告》(1929),还有《鲁迅全集·第八集》里收录了《<域外小说集>第一册》(1909),当时上海《时代》第一版登载了其的广告:“是集所录,率皆近世名家短篇.结构缜密,情思幽眇.各国竟先选择,斐然为文学之新宗,我国独阙如焉.”鲁迅称此为首次将“文学新宗”引入中国的文学界.《<苦闷的象征>广告》(1925)中提到该“文艺论”“并无删节”,因此没有“误译的地方”,该文集还有《<莽原>出版预告》(1925)和《<毁灭>和<铁流>的出版预告》(1931),鲁迅在其译作出版广告中对作品内涵进行了阐发,作品优劣做了点评以及对作品在文学史的定位做了简单的分析.文章的标题是作品最简明扼要的意符,它对文章内容有所告知或有所提示.一个书面文本就是一套符号,之所以如此,仅仅因为在它们的构成中暗含了某种语言.一个印刷的文本绝不会仅仅存在于纸面上.它是纸上之物和特定语言符码之间的一种交易——那种符码在根源上使得那些符号传递意义成为可能.鲁迅撰写了一些有关翻译理论的文章,如《摩罗诗力说》(1908)、《不懂的音译》(1922)、《咬文嚼字(一至三)》(1925)、《鲁迅译著书目》(1929)、《“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1930)、《几条“顺”的翻译》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鲁迅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其影响探析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多种多样,从文体上属于诗歌、散文居多,是我国灿烂文化的象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文学价值,也不乏作者干预政治、抒发自己的。

2、 让·谷克多电影文本探析 提及法国电影以及诸多电影大师,广大影迷简直如数家珍,无论是新浪潮还是左岸派,都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目光。而作为新浪潮之前、只拍过五部长片、身份复杂。

3、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参和式教学法探析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引入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4、 鲁迅文学作品对于惜别中鲁迅形象影响 摘要:《惜别》是日本著名文学家太宰治于1945年创作的以鲁迅为原型的小说,记述了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弃医从文”的经历在内的鲁迅在日本仙台的生活。。

5、 影子形象典型文本看中西文学对比 摘 要:影子形象在文学中是常出现的一个经典形象。不同国度、不同时代对影子形象有不同的阐释。本文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分析严文井《“下次开船”港》中的影。

6、 盛大网络文学产业链探析 摘 要: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文学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盛大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等几大网站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