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艺术科技杂志 艺术创想杂志 艺术导论论文 领导艺术论文 艺术期刊 艺术教育杂志 艺术院校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作品论文 数码艺术设计杂志 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文献 平面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关于艺术院校论文范文 高职艺术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艺术院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5

高职艺术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是关于本文可作为艺术院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艺术类大学排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旋律,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很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为例,阐述了一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期对同类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13—0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专业的职业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诉求,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和高等教育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素养,同时还要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当下高职院校普遍意义上所要求的“双师型”素质.2009年,教育部明确规定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配置比例,“双师型”素质教师占教师比达到50%为合格标准,70%为优秀标准,并明确界定了“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标准,即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同时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职称或专业技术实践成果.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成了最重要的内容,但就目前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建设水平来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并不是很理想,具体分析主要是因为:从教师来源上看,仍然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历的依然很少;从职称结构上看,中低职称的偏多,高级职称太少,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前些年,新引进的教师基本都是高校毕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学院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6.5%,副高及以上的仅占23.5%);表现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存在,理论教学的师资偏多,实践教学的师资反而偏少.由此导致很多学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很不理想,甚至停留在形式层面,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没有实质性帮助.

当然,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三令五申下,随着社会发展对高职院人才需求的外在驱动,各高职院校已然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所有院校都在想方设法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但是因为各自院校的情况不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取得的成效也各有千秋.下面笔者就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来谈一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取得的成效,以期对同类型或更多的高职院校有所启示和帮助.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艺术设计和传统工艺设计制作人才的培养为主,自1999年升格为高职艺术型院校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直致力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一系列适合学院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途径和方法.

一、“大师工作室”的培养方式

这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以下简称学院)学院比较独特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因为学院在传统工艺美术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开设了很多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在苏州得天独厚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有很多国省级各类工艺美术大师,学院根据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装饰艺术系的一些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为基础,聘请具有绝技绝艺的马志远、张学文陶艺大师,顾文霞、梁雪芳刺绣大师,蒋喜、钟锦德雕刻大师,王殿祥、刘永贵、毛立秋首饰大师,房志达桃花坞木刻年画大师分别建成陶瓷、纤维、工艺雕刻和首饰4个大师工作室.

大师们定期进工作室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参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及核心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等.同时组建5个有学院教师组成的大师工作室教学团队,开展项目任务、工学交替的一系列课程教学.这样大师们不仅承担着对学生的教学任务,同时学院也要求大师们完成对进大师工作室教师团队的教师帮带和培养的任务.经过在大师工作室的几年磨练,很多理论强实践弱的年轻教师都锻炼成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并且因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使得一些教师成为相应领域和行业的名师.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行,是学院传统工艺美术专业 “双师型” 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的方法.

二、教师自办企业的培养方式

学院为更好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大力提倡教师自办企业或和他人合作创办企业.学院教师借助雄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设计创作能力,在涉及本专业的行业领域进行投资建立相应的设计公司具有很强的优势.不少教师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都拥有了一定规模的设计公司,通过公司业务项目的运营、工程实务的实际操作,都很自然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并且,在这些企业中,有不少年轻教师因为教学团队或其他原因,成为企业的骨干或一员,也逐渐成为了“双师型”教师,有力地推进了学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三、教师工作站的培养方式

学院通过协议缔约和合作的项目来调动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政府来参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学院和合作企业师资互派,运用共同培养机制,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合力.自2011年开始,学院先后在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旭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苏州电视台等设立教师企业工作站8个,选派135名教师进站实践,实施教师企业轮训计划,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贵州雷山县政府以及苏州镇湖街道合作建立教师行业工作站2个,派驻教师参和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苏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推进现代艺术设计和传统工艺文化的融合;设立西藏教师工作站,选派5名教师赴西藏援教,支援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林芝地区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共享学院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设立国际工作站,选派骨干教师赴驻英、驻法工作室短期研修,学习西方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同时每年暑假选派大量教师到英、法、美等国的一些院校和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实习实践,学习这些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不断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教师进工作站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方式是学院“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的主要方式.

四、产学合作的培养方式

学院在由院校、行业、企业合力组成的理事会的推动作用下,以及作为江苏省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获得了和很多行业、企业合作的条件,校企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产学研合作,落实推进了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同时完成了国家对学院骨干校的任务需求,鼓励教师参加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主持参加院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积累生产实践经验,鼓励并支持教师申报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另外,通过从一些知名企业聘请专业技术骨干,既能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双师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学院从金螳螂装饰有限公司、波司登服装有限公司等一些著名企业中聘请一些经理或技术骨干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既提高了学院“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又对学院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这种模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非常有效而便捷的方式.

近年来,学院的事业发展和教师发展相互促进,专业教师队伍“双师型”素质显著提升,双师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学院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为95.3%,聘请企业专业带头人5人、企业骨干教师12人、国际教授4人,实训教授19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施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思考[OL].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6—12—08.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J].教育部政报,2002(06).

[3]黄儿松,何勇.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4]王玲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3(03).

[5]张化斌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

总结:本文关于艺术院校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 摘要:传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观念,影响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借鉴国外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从“双师型”教师应。

2、 我国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新探 摘 要:为适应新的公安院校招录体制,公安院校的教师培养要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综合素养为目标,探索符合公安教育的新型教师培养模式。要加强校局沟通,为公。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职培训机制 摘要: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职培训工作,不难发现尚存一些有待于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如“双师型”教师在职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此类教师在职。

4、 农业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本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这就决定。

5、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现状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获得了发展的春天,各类职业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一体化教学,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

6、 双师型教师内涵存在问题 摘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热点研究内容。然而,目前各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