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自考本科论文答辩难吗 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毕业生发表论文难吗 大学生就业难之我见论文 免费下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题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电大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生论文

关于就业难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就业难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和是关于本文可作为就业难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就业难的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随着大学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同时也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7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因此,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和之同时出现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此问题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综合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发现这其中既有社会问题,也有学校问题,更有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1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1 社会整体的就业形势严峻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GDP,就业也和GDP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据显示,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 058人,第三产业为1 348人,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目前上升到140万-160万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时期逐渐趋向平稳,发展速度也变缓,导致用工整体需求下降,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企业是就业市场的主力,每年都能吸纳大多数的劳动.从社会用工需求的类型看,多数企业立足企业资本,需要的是有实践工作经验、聘用后能马上工作的人才,而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不存在这方面的优势.一些愿意聘用大学生的企业不仅有很多要求,更是压低了新职工的工资待遇,使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要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而更有一些无良企业,在大学生试用期结束就不再续聘,转而继续招聘新毕业的大学生,年年招用“廉价劳动力”.企业的种种不公平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几千人争一个岗位的“国考热”“省考热”.这种现象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形态来说,是不正常的,更多的优秀人才应该平均走向各行各业,使大学生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1.2 学校的教育“不接地气”

人们常常把大学的教育称为“ 塔”教育,“ ”则象征着洁白、高贵、神圣、坚韧等品性,“塔”则具有内敛性和神秘性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真理的地方,这是大学的本质所在.但同时,这也是大学和社会脱节的症结所在,学校过分重视学术,忽视技术培养,造成了就业难问题.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拿着优秀院校的 却不敌一些技术学校培养的技术工,这也是高校教育的矛盾所在.此外,高校教育对就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都有就业指导处,这类部门的作用应该是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提供丰富多样的实习机会等,而实际中,这类部门的主要作用是采集毕业生信息、开动员会、组织招聘会等,没有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是高校又一个“不接地气”的方面.

1.3 学生自身素质需要提高

素质教育依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不可避免,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很多学生都被培养成了“高分低能”的理论人才,缺乏实践经验,缺少社会经历,在工作中不懂得团队合作,只懂得业务,不懂得生活常识,这类学生工作后会遇到许多麻烦.然而,相比这类学生,那些“低分低能”的学生更加欲哭无泪,高校扩招后,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其中更不乏一些分数相当低的学生,他们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学习,只有游戏、恋爱等事情,开心地渡过了四年却发现无一技之长,更没有漂亮的学习成绩,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处于就业的劣势,这部分人的就业形势甚至不如没上过大学的人.

在对就业定位和求职期望方面,大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很多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其迫切希望通过上大学改变自身命运,对前途充满膨胀的期望,以为毕了业就可以成为傲气的白领、趾高气昂的管理者等,这是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对就业形势过分乐观所形成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就业形势过分消极,对就业产生胆怯心理,他们害怕竞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只一味地等待机会,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求职不顺,就会产生焦虑心情,对其他同学有着嫉妒等不良心理,这种消极的就业心理,往往人为地造成各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2 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1 社会应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是关系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高校教育、社会人才结构甚至社会稳定等问题.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和引导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投入、产业调整、项目布局和企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发展小微企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大学生具有完善的知识储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创业方面具有技术优势,社会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比如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2.2 学校教育要和实践相联系

在理论学习和深造的基础上,高校教育也要和市场经济相联系,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要了解更新、更准确的技术,并拥有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将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融为一体,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大学生把知识技术奉献给社会.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实、落细,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就业指导处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将工作层层落实.大学中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培养和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学校和企业也要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和提供更广阔的择业舞台,加强高校和“关系单位”的联系,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取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才能有更多的创业机会,高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的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正如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在北大讲学时所说:“大学帮助学生寻求实用和令人满意的职业是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的杰出性是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最好的教育不仅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力,而且使学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它帮助科学家欣赏艺术,艺术家欣赏科学,它帮助人们看到用其他方法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它使作为个人和社区成员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3 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打铁还要自身硬”,想要在就业市场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高,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加强专业知识的储备,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次,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高端人才”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从小企业做起,从小城市做起,须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热衷于“国考”“省考”的大学生也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可以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进行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晨.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6).

[2]张颖倩.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和对策[J].科技信息,2010(35).

[3]杨海,符星.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就业难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基于刘易斯拐点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摘要】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刘易斯拐点,已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困境。通过运用劳动经济学相关知识和“刘易。

2、 新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指导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我国大学生已成为社会的顶梁柱,先进科学技术的领航人,但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

3、 能岗匹配视角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 摘要:能岗匹配现象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好状态,当前大学生出现“低能高岗”和“高能低岗”的现象。依据此原理,本文从民办大学的角度阐释了学校、个人及家庭。

4、 新兴中产阶级兴起消费升级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影响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在大规模培养大学生高素养人才的基础上,也是诞生出众多的中产阶级人士,强化消费升级。但是。

5、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引导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的高校就业引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大数据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引导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和分析,以期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