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电源控制器性能测试软件设计开题报告 网络性能论文 汽车性能试验论文 文献综述珠光体耐热钢焊接组织性能 高层建筑抗震论文 土木工程和抗震论文

关于抗震性能论文范文 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抗震性能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5

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是适合抗震性能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钢筋抗震性能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当前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这种新型的节点正在被人们所大量应用,文章将对他的抗震性能的试验进行详细说明.即通过有限元法研究该环梁节点处于低周反复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分析其破坏形态、节点缝隙变化状态和梁端弯矩转角的滞回曲线.进而得出试验结论: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的混凝土柱和环梁节点相对独立,环梁节点处于破坏形态下一般并不影响其承载力.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节点;钢管混凝土环梁;破坏形态

本文介绍的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是一种新型环梁结构,其具体可以定义为:基于梁柱相对独立和抗震设计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方式.该节点的设计思想是实现在地震中等水平低周往复作用下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

该环梁节点具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钢筋混凝土环梁、钢管内侧柔性抗剪件和钢管外侧抗剪环,和传统的钢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节点结构有着较大区别.由于其更为优越的受力性能,该节点已在高层建筑、桥梁和地下等建筑结构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虽然针对此类节点已经有过大量静力或动力的试验分析,但其抗震性能依旧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该节点的受力机理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很有意义而且很有必要.

1 试验

1.1 模型构建

在本试验的模型构建中,各项设定具体为:

1.1.1 本文中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的框架梁和环梁砼等级、框架梁和环梁主筋和箍筋分别设定为C30、二级钢筋和一级钢筋.从图2中我们能够看到砼的应力-应变关系,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学者E.Hogneste建议而产生的一个模型,他主要是利用数学中的抛物线来表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1.1.2 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中的管内核心砼等级设定为C50,其受压状态设定为三向受压状态,并对套箍系数f的影响做出充分分析,同时其本构关系设定为韩林海模型.

1.1.3 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中的钢管我们一般选择为Q235钢,钢材应力-应变关系设定是我们理想中的一种弹塑性模型,它是服从Vonmises的屈服准则,即: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表现为为双线性随动强化.

1.2 模型粘结滑移的模拟

由于现实中上的环梁节点中钢管和核心砼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粘结的滑移现象.然而该滑动位移量较小,基于这种实际情况,将其简化,即假设钢管和核心砼之间存在合理粘结,因此本文试验模型中将使钢管和核心砼两者的接触界面之间使用相同的节点.

而在钢筋混凝土粱中钢筋和砼存在较好锚固,因此这两者间的滑动位移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故而Link8和Solid65在此模型中使用相同的节点.

对于环梁混凝土和钢管壁,在本次试验中,这两者之间的摩擦模型将应用库伦摩擦模型模拟两者间的切向力传递,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中所包含的面面接触模块来构建.

1.3 低周往复加载

本文中所描述的低周往复的模拟铰的运动,主要是通过数学中我们都了解的X、Y、Z三元的数学模型来表现的.其加载模式具体表现为在钢管砼柱的顶部加上一个0.3倍轴压比的轴压力,之后在两框架梁的自由端加上一个竖向往复载荷.通过使用力控制,从而使得每个等级的载荷都经过反复两次的加载.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构架模型之后,经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在低周往复加载的情况下,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该图表现为在低周反复载荷的影响之下环梁节点处于破坏形态时,钢管和环粱混凝土接触区域的滑动位移量最大的节点在各个载荷级别下表现出的滑移值.由图1可以分析得出,在各个载荷级别,环梁和柱两者之间的纵向相对位移滑动量都很小,其最大值仅为0.38mm.

图1

除此之外试验中的钢筋混凝土梁经过低周反复加载之后的缝隙扩展图如图2所示,由图分析可得,在顶部加上一个轴压比为0.3倍的轴压力,在此情况下环梁及框架梁均未出现裂痕;而若顶部加载的载荷维持恒定,在框架梁的两端加上低周反复的载荷,当框架梁的梁端加载到第4个载荷级别,此时梁端载荷具体为-6.5kN,在这一情况下环梁和框架梁的表面连接处出现了微量垂直于框梁的受弯缝隙;在之后的载荷级别中,这些受弯缝隙开始不断的发展变多.当加载上第12个载荷级别的时候,这次梁端的载荷具体为-19.5kN,环梁表面上开始出现多处纵向的缝隙,环梁侧面出现的纵向缝隙和斜缝隙,环梁侧面斜缝隙在钢筋锚固区外呈“八”字形状;当加载到19.9个载荷级别时,即梁端载荷为-23.4kN时,框架梁和环梁两者的连接处已经重度开裂,此时程序停止运行.

图2

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节点处于破坏形态下,环梁钢筋已弯曲变形,环梁和框架梁连接处的砼破坏严重,产生塑性铰,然而砼柱本身并未被破坏,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理念.而以往此类的实际试验已经证明,框架梁尺寸、环梁尺寸、环梁箍筋及环筋和框架梁纵筋的相对配筋量影响着各类节点的具体的破坏形态,因此通过此类设计,可以良好的实现“强连接,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

试验结果图3是有限元软件模拟出的梁端弯矩-转角的滞回曲线,从图3可看出滞回环的形状呈现为弓形,并且表现出较明显的捏缩感.

图3 弯矩-转角滞回曲线

根据热力学定理可以分析确定,在考虑滑动摩擦的状态下,该滞回曲线的形态是合理的,环梁和钢管混凝土柱两者之间存在的摩擦力具有比较显著的耗能能力.除此之外在往复载荷运动的作用之下,试验模型中的环梁和钢管局部缝隙开合也具有耗能能力.

3 结语

经过对节点的试验,可以对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一个评定,即可以得出:

3.1 处于低周反复载荷作用下,塑性铰都出现于框架梁和环梁两者的相交处,环梁和钢管混凝土柱之间无显著位移和滑动情况出现,因此可以判断该环梁节点连接有着较高的可靠性,有着较高的抗震性能,体现出了“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理念.

3.2 基于滑动摩擦的存在,该新型节点中载荷-位移滞回曲线表现出一定程度收缩,而由于有限元法自身的局限性,滞回曲线的试验计算所得和实际存在将有一定的差异.此外该试验所得只能是实际存在的某一部.故针对实际节点约束条件和工作性能研究可以发现,该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而这也是其抗震性能的体现.

3.3 该环梁节点的梁、柱相对独立,因此节点即使处于破坏形态下,也不会影响其承载力,体现出“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 方少丹,李少云等.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23(6).

[2] 杨维国,张雅等.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受力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11.

[3] 王来,高峰.一种新型方钢管混凝土节点静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和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6年.

[4] 辛建珍.钢筋混凝土环梁包钢管柱节点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3(6).

总结:此文是一篇抗震性能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混凝土柱屈服性能 摘 要: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矩形混凝土柱屈服性能预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经验模型进行柱屈服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确定该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并通。

2、 高轴压比下PVA—ECC柱抗震性能试验 摘 要:设计了3根PVA-ECC柱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高轴压比下配箍率变化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对比,分析其在滞回。

3、 钢管混凝土隔板贯通式节点性能 摘要:隔板贯通式节点是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形式。以中海广场为工程背景,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隔板贯通式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

4、 空间网架结构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力学性能足尺试验分析 摘要:采用足尺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空间网架结构中的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力及抗震性能。试验荷载逐级加载到设计荷载的1 6倍并观测柱节点的。

5、 X形配筋增强高强钢筋异形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摘要:通过对核心区应用X形配筋增强的高强钢筋异形柱边节点和同等条件下未被增强的高强钢筋异形柱边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异形柱边节点的破。

6、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保护层厚度对抗震性能影响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工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桥梁施工中追求短时、高效、高质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对施工的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