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祠堂论文范文 祠堂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祠堂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祠堂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祠堂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现代农村祠堂效果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我祖上,其实也是有祠堂的.

其实,这个词说起来让人觉得怪怪的,本来以为没有,后来才知道曾经拥有.那是小时候的某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几个根本不认识的老汉.说老,是有点过了.一套根本不合身的西服,一口叫人听得费力的普通话,再加上总是在手搓手的一份矜持,让人觉得那张褶皱的脸无故多添了十岁光阴.后来才听老爸说,这是老家湘乡来的族人,是过来说修祠堂的事,主题是募捐.这时,我才知道我祖上,其实也是有祠堂的.

从我记事开始,在许多所谓的表格中,就有一项内容,籍贯.这是让我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词,因为我老是记错,有时填的是湖南湘潭,有时填的是湖南湘乡.后来有一次,很确定地问过我爸以后,他告知我,是湘乡,没错.这才开始把这个地名一路填下来.

湘乡,对从来没去过那个地方的我来说,对其应有的故乡情,纯粹是一个虚妄的做作.而祠堂长什么样,曾几何时,在梦中出现过几回,样子嘛等应该是哪本乡土小说或者乡土电影里面的模样罢了.因为爷爷去世得早,也没怎么听他说起过老家,只知道爷爷在他 岁的时候,就和他的爸爸,我的祖爷爷一起离开了湘乡,到江西讨生活,就再没回去过.等到老了的时候,才有闲回了老家几趟.至于我爸,也就陪爷爷去过两三回.

不过,祠堂也不是那么遥远的事.

那些年,我在厦门读书的时候,从厦大到学生公寓的那段路程,有时候抄近路,常常会经过一些祠堂,边上一般都会有一个简陋的场地,平时用来晒东西,有的时候会有唱歌仔戏的闽南剧戏班子在演出,一群人围坐着,以老人和小孩为多,年轻人很少,再有就是像我这类好奇心重的学生,会聚过去看上几分钟.周末的时候,我会和舍友一起在环岛路上跑步,路边上最大的那个戏台在曾厝垵的祠堂.一次傍晚经过那里,看到戏台边上竟然有走字幕的显示屏,想来是演闽南剧的时候用的.有时坐公交车还会留意张望,看看祠堂边上是否有摆戏台,因为每次在戏台边上的烧烤摊最多,料最好.

而我夫家,确实是有过祠堂的.

记得第一次去他们家,除了带我参观他家一亩三分地之外,就是到他们陈家祠堂去看看,当时的祠堂已经空旷无人,虽然个别角落有些尘灰,但基本上还是完好的.那里曾经是他读小学的地方,他一一指给我看,哪里是放课桌的,哪里是老师的办公室,而门前的那口池塘更是那时的天堂,摸鱼,游泳等言语间,童年的气息渐渐聚拢于周围,祠堂在他心中已经和童年等位.现在村里有了新的教学楼,小学就从原来的祠堂迁出去了.想来,这种和童年等位的待遇,在后辈人心里是不会再有了.果不其然,几年之后,再去他家,祠堂已经是堆杂物的场所,而且屋顶上有些瓦块已经塌陷.如果再不修葺,祠堂的倒塌之日不远了.门口的池塘不断地被填土,淤泥越堵越多.

不仅是祠堂,村里的旧屋越来越多.原来聚居的村落已经有很多人搬走了,大多是在去镇上的路边建上了新房,或者是买了县里的商品房.村里熟悉的面孔渐渐少了.但是,一有时间,他还是喜欢往老家跑.有时,我也会抱怨,总是回去干吗?他会很在意地说道,我对老家的感情,你们是感受不到的.你们没有老家,家就在你们的腿肚子上,走在哪,家就在哪.的确如此,因为我爸妈就在身边,我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过年了.即便还有一些亲戚,也就电话联系了.不,准确地说,回我的出生地过年.至于在籍贯一栏填写的湘乡老家,仍然是一次都没去过.在他的善意的嘲弄中,我是属于无根的一族.

可是,去年冬至回家,也让他有了一些无法言说的寂寥.每一次回老家他都会循例和我说些老家新鲜事,这次呢,却很自嘲地说,竟然有老人见了他不认识他,真是相见不相识啦!祠堂呢?已经旧得不成样了.门前的池塘已经没水了.虽然儿时伙伴在一起聚会时,还曾笑谈起修葺村里祠堂的事,当然,也只是笑谈罢了.

祠堂,也并不总是萧条的代名词.偶然发现,祠堂也有复兴时.

广州的陈家祠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景点”祠堂.

因为是景点,祠堂的功能项已经改变,但祠堂建筑的大气和雕琢依然让人唏嘘不已,特别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三雕、三塑、一铸铁”.做了前期功课,才知陈家祠只是俗称,本应为“陈氏书院”,原先主要为广东72县参和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陈氏书院的神龛内供奉.现在的话,陈家书院作为馆地,同时还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前段时间正当博物馆日,去了陈家祠一趟.除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展览,还有不少粤地的手工艺,如广绣、牙雕、榄雕等,有非常多细节的展示.印象最深的是潮州的金漆木雕,以及灰塑和嵌瓷这几个工艺展览,把整个程序环节都分成几个步骤直观呈现,真是细致入微,作为民间工艺博物馆,真的是名副其实,做到了本土文化的普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博物馆日,还展出了万兆原和万兆元两兄弟的泥塑作品展,他们是广东东莞人,本土艺术家.他们的泥塑主题便是独具西关风情、岭南特色的故土系列,有广州老区小巷人家的挑担叫卖、木屐声声的南国韵味,也有广东郊区村姑乡童、耕牛犁耙的时光回顾,最有意思的是,和泥塑并列的诗配文的说明,例如:

留神烟

剃头师傅好手艺,刀下头颅无不低.

只怕嘴上衔烟仔,跌了落来满头灰.

过去广州街头随处可见理发摊挡.其条件简陋,理发师傅不讲究卫生,不拘小节,常口衔 工作,每逢烟灰跌落,搞得顾客很狼狈.

——廖陵思配诗文

看完泥塑和诗配文,昔日西关小巷里的剃头师傅的影像立即回到眼前.除此之外,粤语版的歌谣,俗语也能一见.如,《插豆竿》:豆苗生到三四十公分就要插豆竿比佢爬上去,再迟就会生到乱龙(豆苗长到三四十公分就要插豆竿让藤蔓往上爬,再晚就会乱长了).在词和景的相互呼应下,观者自会会心一笑,被乡土情浸染其中.

现今的陈家祠早已被广州市委定为新世纪的羊城八景之一,名为“古祠流芳”,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留念,再加上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设定,陈家祠已非昔日的宗祠.如同祠堂门前的大广场,早已取代了往日的莲塘,想看昔日之景,也只有在1949年前的陈氏书院旧照集中才能看到.

其实,广东还是有很多地方不仅保留而且还在善用祠堂.有次偶然机会,到了顺德的乐从古镇,感受到了当下真实的、血肉之亲的乡村宗祠文化.甚至,有些宗祠活动还和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在“后寻根时代”和“后家族时代”中有所传承和创新.当时,最让人感慨的是村落的手绘活动,这种亲子类的手绘活动之前在很多城区的小区活动中见过,这次居然在乡村中看到,不仅在街道中的墙上可以看到手绘图,他们还有村落宗祠分布路线图,都是由老师引导,由小学生自己绘制,可以说,宗祠文化的认同感便在亲子手绘活动中逐渐强化.

值得庆幸的是,那天我们竟然遇上了一次喜宴,在宗祠大厅中布置操办的喜宴,对于我这类外来者,这种场景真的是很难得.因为时辰尚早,没见到新人,只见到忙前忙后的族人以及请来的帮厨,看到祠堂内摆满的桌椅,喜气洋洋的红色布置,大规模的白切鸡摆盘,一大盆一大盆的沙虾、鲍鱼,颇为壮观的现场烧烤乳猪,还有跑前跑后的玩气球的小孩.见此场景,当时我就赶紧用手机拍下了好几张照片,打算回去给家人看看,让他们都感受一下祠堂婚礼的场景.这是我们这些外乡人无法领略到的风景,我的婚礼也就是在酒店和家里办的,哪有这般的回味.

家族的联络,血脉的传承,叶落归根的思念,祠堂承载了太多太多.善用,常用,祠堂才能让人保留根的留念,这不仅仅是血缘血脉的根,更是乡土文化的根.我想起了夫家破落的祠堂,还有门前那口越发见小的池塘,今年过年一定要回去看看,也许修葺祠堂的事不仅仅是笑谈吧.

责任编辑 杨 希

总结:本文关于祠堂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潮州祠堂建筑文化 摘要:潮州地区祠堂建筑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和艺术价值,现根据潮州地区本土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对潮汕祠堂的建筑文化内涵和建筑工艺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并分。

2、 中国祠堂立体族谱和族训 青原区新圩毛氏宗祠图 山东画报出版社祠堂是宗族祭祖联宗、议决宗族事务、 红白喜事、上灯修谱、表彰功德、惩戒罪恶等的重要活动场所,它集祭。

3、 祠堂的困难 十九大报告特别讲到一个题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很多乡村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感到振奋。不过大家也不能不意识到,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

4、 徜徉在祠堂理学暖风中 谁能想到,六百年前的北宋理学会像一道耀眼的光环笼罩着一个边陲文山的土地上,六百年的时间有多长?程颢、程颐、周敦颐、朱熹、张载五位理学大师离我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