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音乐生论文 国学经典论文 音乐论文网 北方音乐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经典音乐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论文 音乐教育自考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音乐方面的杂志 音乐语文论文 中班音乐活动论文

关于经典音乐论文范文 百年前叙事性和描绘性经典音乐之作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经典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4

百年前叙事性和描绘性经典音乐之作是关于经典音乐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十首必听的纯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理查·施特劳斯于1915年创作完成并公演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一部由22个文学标题构成的描绘大自然油画般的、规模宏大的管弦乐音诗.这部长达四十八分钟的音诗中,将明确的音乐和园艺般的描绘融为一体,并将人类崇尚自然的哲学理念寓于文学性的交响乐表述之中.而这部作品也充分反映出理查·施特劳斯对登山探险的兴趣、受到一位学生在阿尔卑斯山探险途中迷路,又在下山途中遭遇暴风雨真实故事的启示;也深受尼采著作《反基督:基督教的危机》一书思想的启迪.从根据尼采散文史诗《查拉土斯特如是说》所创作的音诗公演之时(1896年理查·施特劳斯亲自指挥首演),便唤起了理查·施特劳斯“不可知论”和“反宗教论”的思想意识,而开始构思以《反基督》为标题而最终定名为《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同时,这部音诗的音乐材料来源,可上溯到1902年理查·施特劳斯在阿尔卑斯山时所创作的《艺术家的悲怆》,这部音诗的第一部分就成了九年之后《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中“夜晚”的音乐材料.由此可见,《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中有理查·施特劳斯早年对阿尔卑斯山冒险的好奇;从尼采在大自然中获得自由以及宗教解放的哲学思想意识受到的深刻的影响;对艺术家斯陶弗·伯恩(一位颇有成就的艺术家,因和自己保护人的妻子之间的 ,致使他们自杀,殉情)悲剧命运的同情,三者相得益彰地有机结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部作品之中.这部作品最初的草稿完成于1911年,但真正动笔写作总谱是在1914年底,历史一百天到1915年2月8日全部完成.

为了表现阿尔卑斯山的雄伟、神奇、险峻,理查· 施特劳斯使用了庞大的管弦乐队.其中,舞台上的铜管组有十四件乐器,而舞台后还有12双圆号,2双小号和2双长号.除了常规交响乐队的乐器外,还使用了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四双中音大号、四架竖琴、管风琴,以及众多特殊的打击乐器,拟风器、雷鸣器、牧羊拟音器等.1915年10月18日在柏林理查·施特劳斯亲自指挥了这部管弦乐音诗的首演,当时承担演出的德累斯顿宫廷管弦团的演奏员超出了150人,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和震撼般的社会效应.

一、标题性组曲和宏观结构的对称性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中所设的文本标题使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交响组曲,也使这部管弦乐音诗作品具有了“一听就懂”的场景描绘式的音乐性质.因此,有许多音乐评论家将其视为“电影音乐”,是用“音乐来描绘图画”.使得登阿尔卑斯山行程中,人所经历的各种场景及惊险的窘境,能够在瞬间让人从听觉转化为视觉.

然而,作曲家却不仅仅限于阿尔卑斯山的“写真”式的音乐描绘,而是将一个漂泊不定的浪子的情感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整部音诗可谓是一幅情景交融、用天籁般的音乐语言所描绘的栩栩如生而富于灵动性的“山水画”,并将其赋予了崇尚自然理念的哲学寓意,使音乐又增添了庄严和肃穆.在神圣的阿尔卑斯山面前,置身于浩如烟海的大自然之中,人类自身是那么的渺小.

为了作品表现内容的需要理查·施特劳斯创造了只属于这部作品的音乐结构形式,音乐自始至终呈现出许多令人情不自禁而产生极度兴奋的乐段,以及令人心旷神怡、变幻莫测的音响色彩.尽管这部交响乐使用了庞大的管弦乐队,甚至使用了一些音乐机械装置,但理查·施特劳斯在这部作品中突出了自然和声风格,并立足于功能体系的和声语言,采用含混对位等使多声部音乐技术手段得以彰显和弘扬.从作品中所出现的文本标题来看,描述的正是理查·施特劳斯从自己住处窗口所观看到阿尔卑斯山一天中的景致变化.这部音诗的篇幅庞大、作品的结构也很自由,然而,由于作品有着明确的情节主意,以及主题贯穿、材料高度统一、文本标题详尽等综合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其音乐的叙事性发展和描绘,具有层次清晰、结构布局井然有序.其中,正确解读这部管弦乐音诗文本标题的说明,才使其具有鲜明的标题组曲性的结构特征.《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中具体的文本标题及所处位置、调性布局的基本概况如下:

(1)夜晚1~45小节,降b小调;(2)日出46~73小节,A大调;(3)登山74~148小节,降E大调;(4)进入森林149~271小节,c小调;(5)溪旁徘徊272~291小节,降A大调;(6)瀑布292~300小节,D大调;(7)幻境301~332小节,D大调;(8)鲜花盛开的草地333~365小节,B大调;(9)阿尔卑斯山的牧场366~435小节,降E大调;(10)森林中迷路436~489小节,降E大调;(11)冰川之上490~522小节,d小调;(12)危险的瞬间523~564小节,d小调;(13)在山顶562~625小节,F大调;(14)幻觉653~729小节,升f小调;(15)云雾弥漫730~736小节,降b小调;(16)日无光辉737~754小节,降b小调;(17)悲歌755~790小节,升f小调;(18)暴风雨前的宁静791~846小节,b小调;(19)在雷雨中下山847~979小节,降b小调;(20)日落980~1035小节降b小调、降G大调;(21)尾声1036~1130小节,降E大调、降b小调;(22)夜晚1131~1153小节,降b小调.

在文学表达层面上,这22个文本标题具有明确的叙事性和画面感,然而,在音乐的时值比例关系和陈述方式上,各文本标题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理查·施特劳斯独具匠心地赋予这些文本标题不同的音乐陈述方式,并承担着不同的结构功能,使整部音乐的曲式结构呈现出三部性,对称性的特质,从而达到以文学化音乐表现需要为目的,而创造出符合音乐规律的音乐作品结构形式.

在列表中的引子和尾声体现出鲜明的对称性.引子部分的“夜晚”和“日出”两个文本标题的音乐内容,以时间、地理位置、音乐基本风格的叙述性呈示为特质.使用下行音阶描绘“夜晚”、用铜管、木管乐器演奏出“大山”的主题,直至乐队全奏的“太阳”主题,形成了清晰的呈示型陈述的导入功能.而尾声中的“日落”“夜晚”正是和引子形成呼应的对称,增加的“尾声”标题下出现了主要主题回归主调的再现,使尾声增加了总结性的功能.这使得整部音诗从文学化的音乐表达到音乐叙事性的文学化描绘高度融合,而全曲的终止性的结束中,以降b小调自然音阶的七个音级纵向叠置构成终止的“和声语汇”,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样的手法,充分地展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不解之谜将永远地存在”的深刻的哲学寓意.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经典音乐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经典音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小学音乐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和 我们看到——缘起我们的音乐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声音一:“这节课我们学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现在,请大家先听录音。”……。

2、 音乐审美体验性特征和主体性 [摘要] 音乐审美过程主要是一个感知、体验过程而不是理性思辨过程。在音乐美学研究中不应强调简单、抽象的知识灌输和再现性内容的阐释,而应该认识音。

3、 景舟百年经典永恒 2015年是顾景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缅怀顾景舟,不仅仅是因为他严谨的艺术风格、勤奋的艺术态度,更多的是怀念他那些经典紫砂作品带给我们的领悟。顾景。

4、 经典音乐背景下韵律活动对幼儿人格塑造影响 【摘要】利用经典音乐作为媒体,让幼儿在音乐韵律中释放个性、发挥想象、主动合作、积极响应,使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让幼儿在有趣的韵律活动中,充分运用。

5、 运用反思性学习策略优化作文学困生教学效能 摘 要:基于对反思性教学理论基础的学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初中作文学困生中开展反思性学习的培养和研究,分析归纳出作文学困生的问题症结,寻求一些。

6、 关注音乐和其他学科融合性增强学生艺术修养 摘 要:当前新形势下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音乐课要倡导“综合”的理念,使音乐课堂教学变得多元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学要合理地运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