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地理教育期刊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艺术教育杂志 廉洁教育论文 国家级教育类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关于通识教育的论文 湘潭大学通识教育论文封面 文献综述写作通识教育讲座 通识教育文献综述 关于通识教育论文 通识教育论文

关于通识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通识教育历史审视、概念辨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通识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3

大学通识教育历史审视、概念辨析是关于对写作通识教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育为什么重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当前中国内地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通识教育改革,但对通识教育的基本概念内涵仍未形成高度共识,因而导致乱象纷呈.对中外教育史的审视和反思表明,通识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阶段的Liberal Education、第二阶段的common education和第三阶段的general education.如果把通识教育定位在古希腊时代、面向少数“自由人”的博雅教育,则在当前的中国大学教育课程中其必要性存疑.基于中国当代现实,内地大学应该推行的是以培养“共同意识”、应对“现代性”为主旨的通识教育.

关键词:教育史:通识教育: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1-108-03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大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通识教育被许多高校提到了改革议程,但是,直至当前,无论是学界还是改革的实施者对我国特殊教育国情前提下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涵盖的内容、实施的形式与方法等方面仍然未达成共识.现实中,人们在对大学通识教育方面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因而在实践中出现通识教育改革的一些乱象,这需要高校对“通识教育”要做足功课:只有从中外教育发展史角度对大学通识教育进行正本清源的历史审视,对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现状剖析,才能改正一系列错误认识,形成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以至对课程体系的内容和手段形式的共识,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也只有通过对中外通识教育发展的历史对比,才能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推动形成对中国特色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路径的理解.

教育,从字面上,包括两个方面:“教”即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育”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促进入学者身心成长.英文“educate”前缀是指引出知识的意思,强调了“教”的过程性特征.从人类的经验和知识史角度,教育遵循的基本逻辑起点是:在知识信息有限、储存和转换的手段缺乏的前提下,早期的“教育”表现为人群中少数的智者,出于与生俱来的“追求影响力的”内在愿望,传授广泛的经验知识并引导对人生的理解,早期的教育背景是学科知识并没有分化、分门别类的学科还没出现,现代意义上系统的完整的专业教育没有存在的基础.

在古希腊,这种教育旨在培养“自由人”应具有的“美德”,同时也传授自由人应知应会的“七艺”:文法、逻辑、修辞、几何、天文、算术、音乐,叫“Liberal Education”.因此,一方面早期的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另一方面早期的通识教育是教育人如何达致“自由”的教育,教育人们如何博而雅,博即知识广博,雅即素质高雅.正如人们所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这些“智者”就是早期杰出的教师,他们教育的重心是教育人们如何成为“完人”“全才”.在欧洲,当神学占据“知识”阵地时,神父、牧师也是杰出的教师,不过,他们的重心是教化人们一种神学世界观.文艺复兴运动的旗号是“回到古希腊、古罗马”,因此,一直到19世纪末,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的学院,仍以学习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为基本门槛,学习拉丁文和古希腊文、诵读荷马的《奥德赛》或《伊利亚德》,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著作选或其《伦理学》《政治学》《圣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便成为欧洲学院教育的基础部分.大学生必懂拉丁文和古希腊文,必须诵读古典文献,这一种大学教育模式,主要盛行于近代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英国,因此叫“英国模式”.

学科知识分化与专业教育的出现几乎是同一个事件的两个侧面,是近代文艺复兴和科学兴起的产物,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现代专业教育为主的“大学”的出现.十九世纪中期德国出现了一种研究型大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再强调传统的古典文化的人文教育,而是强调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为取向的“研究”为主的专业性教育,尤其着重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生院,建立专业性的系科、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对于美国来说,19世纪末以前美国新大陆的大学模式是英国模式,以人文教育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是以两门古典语言为中心的,所以入学首先要考希腊文和拉丁文,到了十九世纪末,多数美国大学按照德国模式建设,就是所谓的研究型大学,强调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实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在于,市场经济的扩展,伴随着工业化和工业社会的形成,对人类的工具理性形成了强大的需求,构成了这种专业教育主导的大学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分科化以后知识进展速度的加快,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只能培养“单向度的人”,助推人的价值观迷失、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纽带断裂等现象,于是,对只强调专业教育的这种德国模式反思和質疑,不绝于耳.例如,早在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提出《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 0f 1828)中就指出:大学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行业专家,而是培养领导群众的通才.

美国的大学开始探索通识教育开始于1917年至1919年,当时,主要由欧洲移民构成的美国的大学存在一个“美国式”的问题,如何在这个新式的国家使人们产生“共同体”意识,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回答那个古老问题“我是谁?”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2个学年4个学期的通识教育,基本上是后来所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范本,它一开始就只有两门课,一个叫做“当代文明”,一个叫做“人文经典”,旨在培养一种属于美国的“共同体意识”.这一时期的通识教育与古希腊“自由人的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基本理念不同,它叫common education,叫“共同的教育”,就是要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面向的是青年一代,而不是少数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学生对“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外面的战争?”进一步产生了困惑,而法西斯的出现,使年轻人产生对“西方文明”的认同问题,因此,这种common education在后来的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大学中达成了共识,并且得到了强化.那一时代的斯坦福的common education干脆定位成以CIV(western civilization)为核心的教育.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通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相应的也就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

2、 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通识教育核心元素 摘要: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对完整的社会人的培养。适当、系统的通识教育,对于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乃至良好的个人品质必将起到。

3、 通识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对于学生的教育早已不满足于学习方面,而是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大学,因为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

4、 通识教育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挑战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关键词]通识教育;信息。

5、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摘 要:在学校通时教育选修课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反馈机制、评价标准不明确、客观性不足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