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机械制造和自动化论文 机械类杂志 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医药类期刊 国家级教育类期刊 交通类期刊 机械制造类论文 机械制造类杂志 想发表船舶制造类论文 高职教育类期刊 机械制造类毕业论文 机械制造类论文发表

关于高职制造类论文范文 高职制造类大类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高职制造类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高职制造类大类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是大学硕士与本科高职制造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制造类专业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入手,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重新定义,分别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内典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9.049

1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各类中职类院校升格为高等职院校,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相关行业行政部门直属管理,各职业院校独立办学的高职院校发展格局.截至2016年我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共计13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来看,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高等性”即有别于中等或高中基础教育其教学内容必须是以某一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职业性”即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从事实践性、操作性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低也成为衡量各院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素定义

笔者结合中外学者的主要观点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做出如下定义:通过自身专业技能成功获取工作,并且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对自己职业生涯做出规划的能力.按其内涵可以由三种要素构成: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定义为掌握某个特定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操作技能.综合素养的定义为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在生产过程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职业素养的定义为能够胜任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要求,并且能够在工作环境中和他人良好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和借鉴

3.1 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享誉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核心就是校企共同培养充分发挥二种培养元素的优势,学生在学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几乎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实践,这种模式下的学生有很强的岗位操作能力,而且在企业工作的时间里也受到企业管理文化的熏陶已经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养,而企业也把学生视为自己公司的员工,所以“双元制”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

3.2 美国“CBE”模式

“CBE”即“competency-base-education”可以译为“能力为基础教育”,这种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教师的理论基础更看重指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这里指的“能力”是针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利用分层法对学生的职业目标进行解析.其培养目标是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并且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职业人.

3.3 澳大利亚“TAFE”模式

“TAFE”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縮写,直译过来为“技术和继续教育”是一种将职业资格获取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行业为主导,TAFE学院和企业展开工学结合教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终身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倡导培养学生的在实际工作环境的工作技能和职场意识.

通过对发达国家几种典型的基于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辨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一些共性,首先,是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指的是学生就业岗位定位为高新技术制造业中关键性技能操作职位,这些岗位要求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在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都和行业、企业密切配合,最终实现学院教学资源和企业生产实训资源共享,使得学生能够得从两个方面受益.最后,学院“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师配置,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教育.

4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国内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4.1 “订单式”模式

“订单式”模式是企业和院校合作,企业按照自身的用工的岗位需求向院校提出人才“订单”,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企业参和学院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全部去合作企业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这种模式紧扣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学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来提升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较早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具备很强的岗位就业能力.

4.2 “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是将培养计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学校理论学习,第二部分在企业顶岗实习,二者相互交替进行.这种模式很好的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实操之间的转换,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和市场对技能人才要求的同步,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企业,也把自身的就业能力提升放在第一位,也有助于院校找准正确的教学定位.

4.3 “2+1顶岗实习”模式

“2+1顶岗实习”模式是将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2年,主要围绕理论教学展开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第二阶段为1年,主要是学生根据专业进入到企业在相匹配的岗位上进行实习. 这种模式使得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仅考虑到社会经济和企业需求,更考虑到了学生作为将来时的社会人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既有利于院校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又有助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最后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通过对于国内集中几种典型的基于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辨析,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一些共性,首先,院校对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剖析,以充分掌握市场岗位需求和结构为前提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次,深入分析企业需求岗位的职业技能,并且把各项能力形成过程具体化并且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最终形成完整一套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企业全过程介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并且全面把控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保证了高职人才的技能型、应用型特征.

5 基于就业能力塑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5.1 利用“工学结合模式”替代传统“产学研”模式

所谓“工学结合模式”是指将高职生的在校学习和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将校内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工作实习环境相结合,将学生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企业实践获得实际工作经验相融合.学生同时拥有两种身份即“在读生”和“准员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放在首位.和原有传统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不同,“工学结合模式”强调学生在半工半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就业能力,而“产学研”模式则倡导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学生更多是参和一些辅助性工作对就业能力提升帮助甚少.

5.2 构建“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自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特别是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比较欠缺.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选聘机制,在教师招聘过程把企业工作经验作为考核要素之一,通过“走出去”即选派教师赴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学习,也可选择“请进来”即将企业在职的一线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者请进课堂现身说法,这种师资队伍的教学可以最大程度让学生认知今后就业的工作环境和流程.

5.3 推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双证书”考核标准

传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学历教育为中心,强调学生通过获取 来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双证书”则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的证明之外,还必须获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岗位技能证书,这种岗位技能证书能够保证学生在企业就业岗位上岗前掌握基本的操作,一方面增加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在新员工培训方面的成本.

6 结语

本文以就业能力的提升作为高职制造类大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对就业能力进行了解构,通过对主流发达国家的高技能人才模式和我国几种典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 析,提出基于就业能力塑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晓蕾.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张荣胜. 校企协同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

[3]郭璇. 基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下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和思考[J].江西化工,2016,(5).

总结:此文是一篇高职制造类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统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于统计类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够满足岗位的需求。

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介绍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分析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21世纪新形势对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探索高。

3、 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种植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的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素质的种植类专业创业人才将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可持续。

4、 基于SECI模型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与SECI模型四个基本过程之间的关系,运用知识转化和创造的SECI模型指导管理类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

5、 刍议工商管理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文章对现今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我们提出了要提高教学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构建更强的师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