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特色城镇化论文摘要 城镇化建设参考文献 农村城镇化建设期刊论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毕业论文题目 文献综述经济城镇化 重庆城镇化路径期刊

关于城镇化论文范文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水平推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城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3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水平推进是大学硕士与本科城镇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中国城镇化2020年完成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如今,城镇化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这给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进程及相伴随的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协调发展

1.前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在2012年12月14日至16召开的 经济工作会议上,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核心;2013年12月召开的 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使命,其中,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它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核心: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攀升,综合国力增长强劲,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一些矛盾也渐渐凸显,内需不足,过度依赖出口就是矛盾之一,因此把内需这一辆马车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符合我国国情,是和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

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缓慢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只到1978年在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成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折点,1992年 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必然会受到我国制度因素的制约,而不断地发生变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二是我国城镇就业模式的转变.

2.1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

1958年户口制的实施,正式明文规定禁止人口跨区域的流动,将劳动者固定于出生地.其后又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户口制和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相结合,劳动者一旦脱离了自身的出生地就面临着生活上的危机.户口制的实施使我国城乡间的劳动力市场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城市工业增长无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改革开放后,户籍管理逐步放松,票证供应制逐步取消.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有了法令上的依据.尽管未能摆脱农村户口,却拥有了进城工作的机会.1988年,国务院和劳动部发出通知,除允许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外,甚至鼓励经济落后的省区,对省内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进行组织,实行“集体输出”的劳动力的省际贸易.此后,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便不断加快.自2000年开始,我国部分大城市和绝大多数的中小城市,开始推行“蓝卡”、“绿卡”等暂住性户口,这象征着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户口的政策限制的放宽.

2012年2月,国务院 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就是通过消除城市户口上所承载的各种“特权”,进一步弱化户籍的旧有功能.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落实进一步户籍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标志着我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2 城镇就业模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一直是城镇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这种方式被称为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就业制度.在1980年8月 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会议中,制定了新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方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由过去单纯依靠 或地方政府的安置,转变为国有、集体、其它经济等多种方式.1986年7月,国务院同时发布了四个重要的规定,指出企业在国家劳动工作计划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除国家特别规定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自此开始全面性的劳动就业改革.

1989年和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有关国有企业中临时工的管理条例,条例规定企业可以直接和工人本人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再报道请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备案.此后,国有企业不断招聘农民工.劳动者的身份也不再锁定于城市劳动力,而是根据劳动成本和工作性质的考虑,拓展到农村劳动力.

通过逐步开放城镇非国有企业的设立,国有企业每年吸纳大量劳动力的负担得以减轻.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国企下岗失业的人数随之上升,导致国有单位所能支配的城市劳动力不断缩减,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重要.到2000年时,非国有部门的劳动力人数已达到1935万人,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的17.2%,2012年底,非国有部门的劳动力人数为7808万人,占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51.3%(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1,2013).

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数据.本文通过对比已有的有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测算后,最终借鉴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研究员科学构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体系并测算的我国1991—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其数据如表1,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劳动年龄内(16岁及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总和,它是未就业劳动力和就业劳动力的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是农村实际从业劳动力和农业实际从业劳动力的差额或二三产业实际从业劳动者和城镇实际从业劳动者的差额.

总结:这是一篇与城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一、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推手1 新型城镇化我国在2000年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使用“城镇化”一词。“城镇化”指随着产业。

2、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以及最新兴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逐渐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现象,这样的情况改善了社会中的农业经济发展。

3、 城乡结构转换环境下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我国城乡结构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发展战略上有所改变,这种城乡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其转换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统筹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我国的农业格局和生产格局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改变。由于当今就业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多样化,农村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土地。

5、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 要:通过建立统计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人均家庭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