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围绕教育人才培养的小论文 土木工程进程与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题报告简报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中高职衔接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人才培养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20

中高职衔接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本文可作为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中职和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加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构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

一、中高职会计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兼顾不同的生源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既包括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又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增加了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复杂性.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将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混合编班.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有些难以适应,对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一定的困难,中职毕业的学生群体很难跟上《高职英语》、《经济学》等课程,无法适应高职高层次的教学要求.

2.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严重

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是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的,而中职的教材在内容上大多采用高教的专业课教材,只是难度上有所降低,因此在目前中、高职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中高职教学内容相互涵盖,使得中职毕业生在高职的学习过程中不得不重新学习一遍之前已经学过的课程.比如,会计专业学生在高职会学习《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财会实训》等已经在中职学习过的课程,导致学生上课缺乏热情.

3.高职在组织职业资格考证效果方面没有明显高于中职

在某种程度上说,中职在组织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力度比高职还强,这使得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反而有自我放松的感觉.比如说,中高职会计专业对“双证书”要求基本一致,都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高职只是鼓励获取“助理会计师”资格,并没有做硬性要求,也没有大力组织培训考证,学生考证通过率不高.

二、影响中高职会计衔接的原因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区分度不明显

中职和高职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不同层次, 都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方针,在办学模式上和教学模式上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09]2 号文件,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 号文件,高职教育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见,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相似性,缺乏清晰的差异定位,都是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作为重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性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高职在教学内容等方面出现重复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

2.缺少统一的中高职专业课程标准

由于缺少统一的专业课程标准,中高职教材没有统一的编写框架.当前我国中职教材都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管理比较规范.然而高职教材出版管理较为松散,绝大多数是由本院校组织老师编写出版,造成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市场混乱,同一种教材有多种版本,教材内容重复.例如“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据2012-2015 年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使用情况抽样调查,128 所高职高专就使用了58 家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

三、促进中高职会计衔接的对策

1.加强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中高职衔接问题是中职和高职共同的课题,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应该“知己知彼”.中职学校要密切关注高职学校教学改革动向,更好地为高职打好基础.高职教育要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和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完善职教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2.区分不同生源,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职院校应兼顾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中职生源,应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比如有部分学生在中职时已经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到了高职时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所以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在中职学校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

3.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内容整合

逐步建立以核心课程为引导,构建模块组合式、叠加互补式和开放式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应包含职业服务方向(就业岗位)和社会职业角色(职业资格)两个内容,应清楚地表达三层含义:面向的行业企业、工作的岗位及岗位群、培养的核心能力.为此,高职阶段的教学应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将学生培养成基 适应社会的职业人,二是将学生培养成符合上岗条件、具备职业技能的职业人.因此,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应从职业能力出发,融入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等模块.

4.推行学分制,灵活中高职衔接模式下的课程衔接

通过学分制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管理平台,统一学科的评分标准、不同学历层次的评分标准,使学分成为各类中高职院校相互认可的“护照”,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专业课程(包括技能训练项目)的学分比重大于中职学生,而文化课程的学分比重应该少于中职学生.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对于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不理想的学生要延长学程,如其文化基础达到标准,专业知识又很扎实,其学程可以相对短一些.同时,学分制还可以兼顾不同素质生源学生的培养,使不同背景学生可以按学分制的规定选修相关课程,提高中高职会计衔接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鲍伟,韩彦芳,欧阳志红.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2(2).

[2]张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讨[J].广东教育,2010(5).

总结:本文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充分认识现有培养模式的局限性,研究市场需求,创新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按层次重新设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

2、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对东西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一直以来,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主要用于理工。

3、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反思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带动了教育领域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基于此,应用案例研究法,将上海工艺美院与WPP集团合作开。

4、 高职双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在教育部鼓励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即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和。

5、 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中模式定位和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立、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重学轻术”观念严重、实践性教学和企。

6、 企业参和高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在ERP环境下如何培养下高质量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