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论文 杂志名 苏教版小学数学论文 护理论文发表前几名期刊 冀教版小学科学论文 做好一名大学生论文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和学杂志

关于纲常名教论文范文 儒家提倡的纲常名教对于古代立法和司法的影响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纲常名教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7

儒家提倡的纲常名教对于古代立法和司法的影响是适合不知如何写纲常名教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纲常名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关键词 纲常名教 古代立法 古代司法 宋明理学

作者简介:梁明良,广州大学法律硕士(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07

贯彻于中国古代,人们思想与行动的准则为:纲常名教.百科对于“纲常名教”的释义为:纲常,三纲五常;名教,以正名分为中主心的封建礼教.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其中,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人们对于纲常名教的理解往往仅限于上述百科中的解释,其实,纲常名教四个字是古代儒家(包括宋明理学家)思想的集大成.

其一,天命与师出有名.“天者,万物之祖也.”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 天,是崇高而神圣的;天,是万物始祖,万物之源.而天与人之分离,必然需要一个媒介,“传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因此,君之受命于天,君王是天命所归,所有人都应该以王为尊.君因天而名正言顺,尊天而尊君.董仲舒就认为“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等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万物尊始祖,君受命于始祖,因此,万物之尊为君.

其二,忠、孝、贞.这三个字分别对应了三纲:君为臣纲,臣应该忠君;父为子纲,子应该孝父;夫为妻纲,妻应该贞于夫.古语就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由此明志臣之忠君操守是绝对化的.而为女子者“女者如也,從如人也.在家从父夫,既嫁从夫,夫没从子也.”

其三,注重教化.董仲舒认为“天地之数,不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同时,朱熹也认为“盖三纲五常、天理民彝之大节而治道之本根也,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所以教化是为君治国之道,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自古以来,中国的哲学家们就在政治的世界里为自己的哲学观念谋求一个立足之地.世界上许多有名的哲学家往往又是法哲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马克思,都是涉足法学界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往往更透彻.同理,古代的中国社会,从夏商时期的商鞅重法到先秦诸子百家各自的社会理论,百家争鸣、各有所长.自礼崩乐坏,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哲学家们开始了维护礼乐的战争,他们的哲学思想与封建统治在思想与政治两个领域上交相辉映,互为手足.其中,影响直至清末的儒家(包括宋明理学)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线.

哲学思想与法的关联是必然且必要的.一方面,哲学家们为了透彻社会了解世界,掌握社会发展的路径必然要关注政治、参与政治活动.“政治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制度性法和非制度性法的博弈、竞合、交接,最后达到和谐互补的过程”. 儒家重视礼之秩序,维护礼的秩序则肯定要与维护秩序的法律“携手”,因此,儒家,包括宋明理学家对法律、制度有了大量的探讨.

法律与哲学思想的密不可分,使得法律的思想往往来源于哲学思想,以哲学思想为基础,以哲学思想为导航,在法的领域倡导与宣扬哲学思想.首先我们从古代的立法观念看.

其一,则天主义.前文,我们提到了天命.以董仲舒为天命正式倡导者为领头,天,在古代哲学思想的领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同时,其也具有诸多含义.天为自然之天,同时,天有其意志、道德,而天同时还是天国. 则天主义的含义是指以自然界运行规律作为立法原则,加以模仿.即认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体现了天的意志,是有人格的天对于世人的道德启示. 《汉书·刑法志》云:“故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此说法说明则天制刑,是天规定刑之为五刑.而另一种说法在《汉书·刑法志》中也提及了“古人有言,‘天生五才(师古曰:五材,金、木、水、火、土也),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因此,五刑的五又源于五行.五行,乃构成万物的元素.无论何种说话,都证明了刑种的制定源于自然,自然即天.同时,古代还有则天行刑的原则.《盐铁论》中说“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董仲舒有云“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因此,根据天道,只有秋天才是行刑的季节.我们便有了“秋后问斩”的说法.

其二,重刑轻民.重刑轻民的思想最早应该追溯于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最在提出义与利的对立.“君子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即,义为人的行动指南,君子者要见义勇为,合乎义者要积极行动,不合乎义者则不为之. 到了孟子,继续将儒家的义利观深化:“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孟子的思想中,进一步辨识出了,应该舍利取义.到了董仲舒,他更是认为“今人有大义而甚无利,虽贫与贱尚荣其行,以自好而乐生.等人甚有利而大无义,虽甚富则羞辱大恶.”意思是,人可取利于义,但能作为人的价值目标的却只有义.义与利相争时,人的道德取向应该是义.朱熹曾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到了宋明理学时,义利观得到了确定.这一观念渗透到法律领域表现为重刑轻民.刑法,保护的是人们生活中“义”的权利,保护“义”不受侵犯.而保护个人利益的民法,在轻利的传统社会中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里的轻利是指个人之利,对于公利统治者秉承着绝对保护的态度.五常中的“义”,董仲舒就认为“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等” “君子求仁义之别,以纪人我之间,然后辩乎内外之分,而著于顺逆之处也,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服,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因此,董仲舒进一步阐述了仁爱之义与义利之辩,在于除害爱人,仁为爱人,义为正己. 为王者不与民争利,而为民谋利,因此所有危害公利的事情都是不可以容忍的.封建社会对于公利的保护其实本质上是“义”的体现,体现了君王之“义”.

其三,皇帝立法权的绝对化与三纲的法律化.现代文明社会立法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国家领导是没有立法权的.而在古代,没有专门的立法机构,皇帝掌握了绝对的立法权.刑部类似于立法的机构的部门均绝对服从于皇帝,皇命即不可违抗的命令.例子有很多:汉代,“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梁,颁布《新律》“(梁武帝)二年四月癸卯,(蔡)法度表上新律,又上令三十卷,科三十卷.帝乃以法度守廷尉卿,诏班新律于天下.”可见,皇帝拥有立法权且立法听命于皇帝.自董仲舒始,三纲之说被大力宣扬;东汉时期,班固的《白虎通义》进一步将“三纲”法典化.以后历代的法律均以儒家三纲为基础.首先是君为臣纲.皇帝之口,言出法随,“天子一言,驷马难追”.皇帝拥有的立法权不是纸上规定的,而是拥有随时修改的权利的立法权.三权统一于一人的绝对皇权,且其权利不附加任何义务.古代的重罪十条中将“谋反”、“谋大逆”(隋律)确定为第一、第二大罪.在《北齐律》中,也是如此.而唐律更是继承了这一传统.可见,皇权的绝对至高无上及其在法律领域的表现.父为子纲在法律领域也得到体现.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夫为妻纲也是立法的一个规则:《仪礼·丧服》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对于妻子的约束还有“七出”说,即“一无子、二淫秩、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嫉、七恶疾”则父可休妻,却没有妻子可以休夫的说法.立法极大地贯彻了三纲.

总结:该文是关于纲常名教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其影响探析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多种多样,从文体上属于诗歌、散文居多,是我国灿烂文化的象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和文学价值,也不乏作者干预政治、抒发自己的。

2、 小兴国论和儒家诗教论比较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文学尤其是小说被认为是改造国民、革新文化、改良社会等重大的历史使命最得力的工具,“小说兴国”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被提。

3、 先秦儒家教化思想回顾和展望 摘要:对于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研究,学界在教化内涵、产生根源、理论建构、内在价值、现代境遇等方面展开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现有研。

4、 分析PBL教学在护理带教中对护生能力的影响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學模式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和对护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外科实习的护生68例(2017年7。

5、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对南宋影响 英国的李约瑟称“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在发明产生之初,并未能在当朝。

6、 简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 内容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有三首送别诗,关于送别诗的编排涉及以下三个问题:难易程度、单元主题与情感原因。从送别诗的内涵看,涉及对象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