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生命文化教育论文 中美文化教育合作论文 文化教育杂志 运动员文化教育开题报告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对当今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论文

关于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工程文化教育背景下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文化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7

工程文化教育背景下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是适合文化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什么是文化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文章论述了在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新形势之下,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客观存在的重理轻文观念过于陈旧、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人文课程的开设缺乏科学系统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并根据实际状况探索可能性措施,确立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的合理地位,使其在高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程文化;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

一、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新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环境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发展,20世纪初期,新建的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转型,如果要统一办学理念,顺利完成由原有的专科阶段到现有的本科阶段的层次提升,需要有一种能适应这种转型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工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探究和摸索的过程之中,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工程文化教育理念.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内涵呢?原黑龙江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申林是这样阐述的:“工程文化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和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让学生受到包括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在内的工程文化的全面熏陶,把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体现大学文化育人功能.”从这个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工程文化教育和其他的教育理念一样注重科学精神的传承,但是它更强调被教育忽视已久的人文精神的传递,而知识传承和人文熏陶这两方面才构成完整的“人才”.工程文化教育强调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的融合,在工程文化教育背景下,再一次把被忽略了的人文教育重新推到教育视野之下. 工程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内容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知识的传承越来越成为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它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

我国应用型工科院校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却不够重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对工科院校的错误定位.以往我们都片面地认为理工科院校就是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忽略了人文素养的提升,殊不知,没有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存在哪些问题呢?

二、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

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提出,已经得到工科院校的认可和接受,但是人文类课程在设置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长久以来,由于高校教育的功利性,工科院校片面注重学生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和技能实习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内在人文修为的培养,人文课程的开设常常让位于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倾向于“才”的训练,而忽略了“人”的培养.

(一) 重理轻文观念过于陈旧

即使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重理轻文的陈旧观念仍然在许多理工类大学和专业教师中普遍存在,工科院校对就业率的过分强调导致在课程教学中倾向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术的掌握,因为这些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有可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对高校而言则意味着更高的就业率,更好的招生前景.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带来了课程安排的不平均和课程教学的单一,高校育人的结果和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二)课程设置过度专业化

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度倾向于各类专业课,缺乏文科和理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课程设置和安排完全倾向于专业技术类课程,人文类课程不断被专业课程排挤,甚至被取代,课程体系中仅仅设计了相当少量的人文课程,课程内容极为有限,导致学生知识面相当狭窄,人文视野有限,有些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甚至做不到字迹工整,更谈不上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了.即使有些工科院校设置了系列人文课程,也是为了追求数据的量化,课程内容不合理,学生没有兴趣主动学习,使得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一句空话.

(三)人文课程的开设缺乏科学系统性

在理工类高校中,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普遍轻视人文课程,可供选择的人文课程的数目比较少,知识范围相对狭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高校提供的课题经费和教学改革经费比较匮乏.尽管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许多高校也进行了或多或少的素质教育改革,为了表现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开设人文类选修课,但是经过详细分析课程目录,发现数量确实大大增加,质量却不容乐观,许多课程都是滥竽充数,没有真正发挥人文类课程的作用.

(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在工科院校,人文专业是相对弱势的学科,从事文化课教育的教师数量较少,担任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竞争力低,学校对人文课程教学的精力和资金投入不够,导致教师对学术和教学的兴趣不高,教师对人文学科的研究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文课程内容的涉猎深度和广度,影响了课堂效果.

三、工科院校文化课程设置的调整措施

工程文化教育背景下,按照“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人文协调”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既开设专业课程,也要有传统的人文类课程,实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努力挖掘课程的文化教育功能,增强专业课程的工程背景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开设人文选修课程达到提高学生工程文化素质的目的.

(一) 要转变教育观念

工程文化教育的背景指出教育既有知识教育,又有职业技能教育,既要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又要注重人文文化的学习及工程文化的教育.高等教育已经进入21世纪,教育者不应停留在过去的重理轻文的旧观念之上,而是确立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目标,培养知识全面、创新能力强、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努力融合文理学科,把弘扬人文精神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到教育的各个过程,将其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为切入点”的指导思想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上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针对当前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建立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确立以经典阅读为核心课程的人文课程体系,可以打破学生专业视野的局限,引领学生理解体会经典文本,帮助学生提高领悟能力.

(三)多角度、多渠道丰富人文教育课堂

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在课程内容上,适当打破严格的学科逻辑体系,采用互相渗透交融的知识网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讲堂或不定期举办文化学术讲座,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开设经典阅读等选修课程,以课堂为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以网络作为辅助平台,通过各种课外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氛围,举办学生文化作品展览等交流平台,加强人文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加强人文教师的素质培训

作为一名教育者,其自身的人文修养、人格魅力、行为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从业教师的学识、修为和道德情操更是决定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成果.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人文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行和情感不断感化和带动学生参和情景教学,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修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情感.

总之,在课程设置中凸显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和尊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工程文化教育的根本诉求,课程设置的人文化倾向符合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只有合理地安排人文课程,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文教育必将在高校工程文化教育这种创新的工程教育模式中发挥极大作用,高校教育只有将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使工科院校学生不仅具备创造社会生产力的直接能力,更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才是真正适合未来的现代化工程人才.

编辑/赵卓然

总结:本文关于文化教育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刍议高校英语教学为载体强化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教育重点,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了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近年来,工科院校的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缺。

2、 师范高职院校教育课程设置 内容摘要:2011年秋季起,国家正式试点推行教师资格认证全国统考。2013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了教师资格证实行全。

3、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摘 要]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主要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高。

4、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开发 【摘要】社會在不断的发展长大,同时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高职院校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专业人才的职。

5、 MOOC背景下中职院校精品课程开发实践 摘要:MOOC不仅能丰富中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内涵,更能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意力曲线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是MOOC背景下中职。

6、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处于蓬蓬勃勃的发展阶段,日趋显示出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推动经济、社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