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学科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论文 中学生学科论文 政治学科期刊 高中英语学科论文 法学学科导论论文 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论文

关于学科论文范文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组织模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学科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1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组织模式是大学硕士与本科学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学科分类方面论文范文。

多学科的交叉发展是当今世界高校适应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大科学”的背景下,寻求知识的新突破已经成为了社会和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历史表明,交叉学科往往是科学前沿的生长点,也是高新技术的发祥地.而要更有效的促进多学科的发展,构建交叉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便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虽然交叉学科比跨学科有着更精准的意思,但在谈到组织模式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跨学科.因此在本文探讨关于组织模式时也采用跨学科的概念.

一、我国高校跨学科组织模式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分析

跨学科组织模式是支撑跨学科组织运行的框架,只有在了解我国现有的关于跨学科的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改造提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模式.根据跨学科组织模式运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我们把组织模式分为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跨学科重点实验室.

1.跨学科课题组

跨学科课题组是由学者群演化而来的,是他们对特定的项目或研究课题感兴趣,并以此为纽带而组建的一种跨学科组织.它的规模一般较小,是大学矩阵中最基本的单元,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模式.跨学科课题组以研究课题为核心,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而把需要的学科人员或感兴趣的老师联系在一起共同研究完成课题.它一般挂靠在某个学院或由某个学院的主管负责,实行行会式协商管理的模式.这种组织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广泛地被人们亲睐和接受.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麻省理工学院聚合物科学和技术计划、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并进行处理运动分析结果研究组等.

2.跨学科研究中心

跨学科研究中心作为正式的机构,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跨学科组织.跨学科研究中心承担了传统学系所不包含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一些随着社会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的作用在研究型大学中尤为突出.它一般以科学研究为主,同时兼顾教学.这种跨学科组织模式分为国家级和校级两种大的类型.国家级研究中心是由国家部门重点扶植或资助学校的研究中心,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校级研究中心又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学校自主创办的研究中心,由学校独立管理和进行,如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的求是高等研究院等;另外一种是校企合作共同创办,如现在的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往往是大企业的研究基地或者是校企联合实体.

3.重点实验室

目前国内成立的跨学科重点实验室并不多,因为它对高校的综合实力有很高的要求,成立的起点就是高标准、高要求,聚焦的是社会前沿问题的探究.它是由科研力量雄厚的高校在国家财政扶持下建立起来的,主要依托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跨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在组织管理上比较规范,独立于任何院系,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教师展开研究,是学校申报项目,产生高水平成果的主要基地.我国目前各种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很多,但是涉及跨学科方面的比较少.比较著名的是天津大学的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力学、自动控制等学科交叉研究,在我国的内燃动力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二、跨学科组织模式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的单一化

我国高校在从事跨学科研究时大部分采用学院制结构,即“大学学院部-学系”型的学术组织结构,跨学科的组织体系也建立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之上.由于大学学术组织基本将学科专业目录作為设置学院、学系和研究所的依据,且跨学科组织大都建立在原有院系的基础之上,因此这些跨学科组织的科研活动都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范围内,导致科研领域狭窄、研究视野不宽,不同学系和研究所之间缺乏交流,最终使得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成为各系或各学院的附属,无法形成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因此这样的组织模式不利于跨学科研究的进行,人员和组织机构被限制在单一的学科和专业范围内,无法凸显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功能和对新学科的创设.

2.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健全

在关于跨学科项目研究的问题上,没有制定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配套政策法规,特别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人员流动机制.利益分配主要指的是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经济利益和对研究成果的分享,以及外界对跨学科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的认可程度.如果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可想而知,容易使人们形成一种消极怠工的现象,无法使每个人都积极的参和到研究中来,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人员流动主要指能保证各学科的研究人员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共享.当今社会知识在高速的交叉和融合,如果把自己固封在自己所熟悉和擅长的区域内,自然会缺少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合作和跨学科项目的发展.

3.行政管理模式的僵硬化

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基于传统的组织机构的,传统的组织机构的学术组织以学科组织为基本单元,传统机构的行政组织是和传统的学术组织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因此,从某种角度上看,跨学科组织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组织结构,也就意味要打破僵硬的行政管理模式.而且我国大学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交织在一起,各级的行政组织都行使相应的学术管理权力.因此在基层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不得不受制于上层的行政体制.这就给基层的关于跨学科的研究带来了限制,再加上政策上没有对跨学科研究进行支持和倾斜,从而也降低了人们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

三、关于跨学科组织模式创新的思考

1.建立虚拟的跨学科组织模式

虚拟跨学科组织由高校或科研机构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互补优势的组织,为解决跨学科难题而形成的以任务为基本纽带、超越时空、边界模糊的动态联合体.因此,虚拟的跨学科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性强.它能够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师资、技术、信息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跨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广大的平台.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它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历史较长,因此它的关于跨学科的模式基本已经成熟而且大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麻省理工学院共有66个跨学科研究组织,其中半数以上是虚拟跨学科组织.

2.建立专门的跨学科研究学院

由于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忽略其中一方都会给另一方的充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在发展跨学科研究的同时不能忽视跨学科的教育.关于如何发展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它们在跨学科发展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的研究生院模式,建立了研究和教育能相互促进发展的良好模式,实现了跨学科的高效发展.如东京大学成立的独立跨学科研究生院,它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模式既可以实现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相互促进,又可以培养有关跨学科的人才,完善跨学科的师资队伍,并为跨学科研究集聚了后备力量.

3.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

我国跨学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规范的制度保障,因此会造成关于跨学科组织模式的杂乱无章.适时建立和跨学科研究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对调动人员研究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跨学科研究的制度建设主要应该包括岗位聘任、职称评聘、成果管理等.这样就使得团队中的利益分配有依据,体现其规范性和合理性.不同成员可以根据自我贡献的大小得到相应的回报,为团队建设和跨学科研究的展开营造良好的氛围.

目前我国高校的跨学科组织模式虽然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在创设新型模式的发展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组织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组织模式,并建立配套的制度措施,保障跨学科研究能顺利的开展.在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基础上,激发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氛围,促进跨学科学术组织健康发展,从而不断提高知识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学科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协同学科交叉和融合助推学术和繁荣 编者按:当今,传媒在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强势发展,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进一步加强。在融合环境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学科。

2、 会计文化五融合育人模式实践和 摘 要: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总结、积淀而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成果的总和,是会计人员共同信奉并付。

3、 面向产品实现民机项目组织模式 [摘 要] 针对民机产品研制特点,分析了国外民机项目组织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结合国内客机研制实践,提出了IPT管理和运行要求。研究表明,IPT团。

4、 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研发组织模式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期在竞争中胜出。油气勘探开发企业(以下简称“油气企业”)面对的劳动对象与一般企业。

5、 项目导向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模式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组织模式等的调研,发现其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结合国外经验,从组织架构、管。

6、 DT时代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摘 要:为了提高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可持续性发展,采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带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是从本校角度研究如何使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