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抗战精神论文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论文格式 中国抗战论文题目 淞沪会战论文 有关抗战的形势和政策论文 纪抗战胜利抒爱国情怀结业论文 中国文化和抗战的论文

关于淞沪抗战论文范文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和中国的历史作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淞沪抗战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1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和中国的历史作为是关于本文可作为淞沪抗战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淞沪抗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奋勇反击日本侵略的十九路军,其实是一支与中国关系甚深的军队.本文在梳理十九路军的前身与成军后同武装的和战关系基础上,着重指出该军移驻上海后,受引领的民众反日运动的影响,故有组建义勇军的举措,特别是在上海战云密布之际,十九路军高层在战斗动员时,更多地吸取了中国领导的工农武装战术战法、战斗意志等方面的精气神,因此方有与顽敌周旋的勇毅.

[关键词]十九路军;一·二八;中国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9-928X(2018)01-0010-03

1932年1月28日深夜,十九路军奋起反击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闸北地区的入侵,揭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上海战役,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其战役之持久、战况之惨烈、战果之显著、民气之振扬,皆堪称九一八事变以来之前所未有.一·二八淞沪抗战虽然后有第五军参战,但是率先奋起抗敌并坚持到最后的十九路军,英名一时满天下,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志气与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该军之所以敢违逆国民党当局,中国领导的工农武装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和在京沪掀起的抗日民众运动,对其的影响不可轻忽.追溯十九路军与中国的历史因缘,特别是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二者的互动,实有助于对一段历史的理解.

一、十九路军是一支与中国因缘甚深的军队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其前身可追溯到1920年由闽返粤的粤军第一师第四团,陈铭枢为团长,蒋光鼐、蔡廷锴等后来十九路军的主将皆在该团任职.1925年夏,孙中山回粤组织革命政府,陈铭枢为粤军第一旅旅长,蒋光鼐为该旅第二团团长,蔡廷锴时任营长.1925年夏,陈铭枢为第四军第十师师长,即以前粤军第一旅蒋光鼐团为基干,扩充为3个团,蒋氏为副师长,蔡廷锴为二十八团团长,戴戟为三十团团长.翌年夏,北伐开启征程,第十师隶属第四军,经历汀泗桥、贺胜桥之战,协同张发奎之第十二师,发动猛攻,消灭吴佩孚精锐,进而血战武昌城下,战取威名.当时,与其并肩作战的叶挺独立团敢为先驱,不怕牺牲,战果卓著,共同为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

然而,这支部队最终与中国领导的武装分道扬镳.武昌之役后,陈铭枢凭战功升任第十一军军长,蒋光鼐为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戴戟为二十四师师长,蔡廷锴为副师长.不久,陈、蒋、戴离开武汉,蔡廷锴为第十师师长,叶挺为二十四师师长,并兼第十一军副军长,正军长为张发奎,张同时为第四军军长.随后,叶挺率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就此开启工农红军创建之路.蔡廷锴率第十师原拟参加起义,但在南下途中脱离了起义队伍,直走福建.

陈铭枢回闽后,即以第十师为基础,重建第十一军.在北伐成功后,又缩编为一个师、一个独立旅,后为两师.后在中原大战中助击败冯玉祥、阎锡山,赢得了两师成军的发展新机遇.一说十九路军的诞生是在1930年秋两师开赴江西“剿”共之后,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十九路军留赣,前后共计十月,经历三次反“围剿”战役,当年北伐战友成为对垒交锋的敌人.高兴墟(一作高兴圩)一战,蔡廷锴差点折损阵上.

二、引领上海民众反日运动,激励十九路军义勇之心

江西战事胶着不下,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十九路军全体官兵也群情激奋.当时就有人建言:“本军应向请缨,放弃‘剿匪’,开赴东北抗日,收复失地,而以抗日的浪潮,瓦解‘’力量!”随着宁粤和解,十九路军驻防宁沪.上海在九一八事变后日益高涨的民众反日运动,为该军输入了更强大的正能量.

于是,蔡廷锴开始萌生并实施将十九路军部分改编为义勇军开赴东北抗日前线的计划.蔡廷锴追记:“那时政局仍属在不生不死状态中.我们厕身军界,生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若穿军服入租界,帝国主义者的在沪军人见着都投以鄙视的眼光.是以我们国中军政人员,非换便服不敢入租界,即到也不敢抬头,实是可怜可叹.在死气沉沉当中,我甚欲卸责结束军人生活,否则愿率健儿赴东北一拼.即召本军旅以上来沪商谈今后大计,拟将本军志愿官兵由我率领往东北援马,其余不出发的则缩编归还.”后将之编成两独立旅、一特务营,考虑到“如用十九路军名义,必不承认,且会惹起国际视听,似不适宜”,“欲避免为所派之意,则须先辞去军长职,然后以国民资格组义军”,遂定以“西南国民义勇军”为名,拟于1932年正月底北上.这不仅得到陈铭枢回忆的印证,陈的追述还补充了三人商议的心结所在:“蔡廷锴说:‘我军虽然在国内打败过一些精锐队伍,但还不曾和外国敌军作过一次战,现在想起来都是罪过,我们过去苦是白受了,精力是白费了.’在言谈话语之间,我们都流露出对过去的极大不满.”此观点实对“攘外必先安内”论调造成极大冲击.

蔡廷锴等十九路军领导层之所以敢违抗南京政府的政令,与身处上海的民众反日运动不无关系,而这方面中国确有功劳.尽管在六届四中全会后陷入莫大的组织危机,临时还是迅速地于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即发表宣言,号召“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发动的反日罢工、抵制日货运动、罢学运动,特别是学生在沪的抗暴运动,以及三次赴京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影响.此外,还发动左翼文化人士进行抗日鼓动宣传,12月6日成立组建了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不过,蔡廷锴受制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不用十九路军的番号,而扛起“义勇军”的旗号,更多地是受当时方兴未艾的义勇军运动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义勇军运动系因九一八事变而起,极易让人误以为其起源于东北,其实上海才是当时席卷全国的义勇军运动的风暴眼.在东北各类抵抗组织开始更多地以“义勇军”为名前,上海各行各界已组织了各种“义勇军”,预备支援东北,保家卫国.十九路军就接纳过复旦大学随军学生义勇军进营实习,确实没有置身此运动之外.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淞沪抗战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和平县抗日英烈血洒淞沪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追忆和平爱国青年血洒淞沪抗日救国的历史,实在是一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大事,意义深远。1932年1月28日,。

2、 淞沪会战祖父让日军三易统帅 走进广州市华侨新村,顺着一条狭小通道往里走,一栋两层旧式洋房立于眼前,淡绿色墙身已是斑驳黯淡。在洋房二楼阳台护栏正中,镶嵌着一块牌匾,正中刻着两。

3、 淞沪支队立足浦东第一仗 1942年8月底,在日军清乡节节紧逼时,浦东工委和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第五大队最后一批南下浙东,浦东成为真空地带。此时,浙东区党委制订了“坚持三北。

4、 第十七师巨城浴血抗战 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奉命率部外围保卫娘子关,于27日晚在山西省平定县巨城村阻击西进日军,苦战一昼夜,滞阻了日。

5、 一个淞沪会战幸存老兵的抗战经历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淞沪会战中,中方共计70余万兵力投入战斗,时间持续近4个月,最终,伤亡约30万人。在大陆幸存的20多位淞沪会。

6、 四年走完十年路 回来后,他们立刻放弃研制合同要求的单处理机系统方案,着手设计性能高出两倍的双处理机,而且很快就拿出了设计方案。这时,有的国家已经推出了性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