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高校招生杂志 高校辅导员学刊 高校辅导员杂志 高校辅导员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开题报告 高校自建特色论文库 在哪些地方可以投稿 海南的风土人情与地方特色酒文化论文 高校师德师风论文 上海高校学术期刊提升计划

关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 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地方高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2

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硕士与本科地方高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什么叫地方高校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对法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进一步的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发展和需求,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打破传统法律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和沉闷性,突出对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地方法学院积极的转变教学思路,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突破,以科学的教学方法,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实现对法律人才的培养目的,为社会发展提供复合型的应用法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8-008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90-4 文献标志码:A

在“全面普法”活动的不断推广下,各地方法学院对法学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法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层次逐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也日趋健全,法律人才在推进法制社会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中去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也愈加明显和突出.我国在《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来迎合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的应用于地方高校教育中,全面的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双重发展,打破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更加侧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全面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1 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法学教育的实质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服务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育人、普法的目的.因而地方高校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也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的几点入手:

1.1 产学研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的聚集地,在针对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中,应以地方整体为基础,加强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法律人才的培养落实到实际,落实到具体应用中.如: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政联合等,构建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原则,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实现对法学知识的内化,提高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培养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一个必然的举措,也是扩学院影响,提升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的的一个途径.1.学校、相关行业、政府相关部分之间相互合作,共同配合,协调发展,针对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制定统筹的、规范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培养和管理方案,将应用型教育具体的贯彻落实到教学中,切实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2.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将多方面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共享师资,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教学需求,创设实训基地啊,联合教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具有操作性和把握性.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知识应用性,提升体的学习水平.3.资源互补.无论是相关政府部门、教师还是企业都在应对市场需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寻求创新,加强自身的科研水平,对此,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开展应用科研,强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1.2 多样培养、多路成才

地方高校在推行应用型法律人才改革中,必须要是以专业的法学理论为立足点,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强调对人才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经验水平、理论知识水平、思想素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培养,如: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多证培养、国家交流等建立一个完善、系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加强教学课程体系的创新,以打破以往法律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和沉闷性,多样培养,多路成才,多面发展.1.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对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遵循法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法律职业资格标准为要求,深入到企业和行业调研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2.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建设网络课程,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对法学有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多元化等特点,仍学生应对自身的发展有更多的选择性和更明确的方向.如:利用网络渠道开设的法学研究所、法律研究所、相关单位招聘等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以实现对法律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和应用型培养.3.以慕课推广探索多元化教学.慕课作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强调的是资源贡献和翻转课程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活动能围绕学生展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双师双能型”法律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高校发展而言,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如果说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生,那么教师则是“引导者”,是教学模式能否切实展开,真正达到目的的关键.应对这种情况,地方高校应积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在教师招聘引进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等因素以外,还需要强调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原则,鼓励本校的教师“走出去”,多参和社会实践中,以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帮助教师更好的制定教学目标和采用教学方式,为打造高效的课程奠定基础.重视对一线法律人才的引进,多开设相关的法律讲座,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法学相关的职业需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定位.1.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以更好的服务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决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应对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重点强调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构建双师双能型的教师队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实现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实施政策引导、加强规范管理,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实践能力、经验方面、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以打造教育理论先进,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从而全面的优化教学改革,进一步的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更好的为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2.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有效的提升了应用型法律教学水平.地方高校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打造中,要全面分析高校办学宗旨和教学改革,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和平台.如:积极的组织教师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行业中,去切实的体验行业需求,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水平,让教师在教学中有迹可循,在教學内容的创设中更具针对性和引入性.聘请相关岗位的优秀人才担任课程教师,并且作为青年教师的实践学习导师,将引进去和走出去原则相结合、统筹兼顾,坚持校企合作,以构建双师双能型的师资队伍为先导,以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根本目的.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综合的考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摒弃以往法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片面性,让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切实的应用于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当然应用型人才培训是否成功,用人单位最具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因而应用型法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还应该遵循客观性原则,以行业标准为检验标准,实现对人才全方面的评价和考虑,以此,实现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2]阎武.论案例教学法在劳动法教学中的运用[J].新乡学院学报,2010.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地方高校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哲学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优化,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教育事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高校中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教。

2、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摘要:当前,赣南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成。

3、 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通过对现阶段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探索如何从自身学科背景和现有教育资源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培养为地方经。

4、 专业认证视阈下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摘 要:目前地方院校法律人才培养面临教学质量与毕业生素质认同危机,法学专业ACBSP与ABA认证机制分别通过职业能力认证与教育量化指标认证的方式。

5、 转型期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1 长春光华学院,长春 130031;2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长春 130012)[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6、 地方高校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摘要】本文从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创新在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阐明其重要性和意义,提出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构建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