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近代学前教育 毕业论文历史学近代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文献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论文集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 章太炎和近代中国学术会论文集

关于近代论文范文 略论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与其运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近代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9

略论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与其运行是关于近代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近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中国近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地主、富农、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其经营制度呈现出两重性:一是所有权人出租制,这是土地制度的封建制;二是所有权人自营制,这是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农民缺乏必要的土地产权是制约中国近代土地制度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近代;农村土地制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1671--7740(2010)02--0084--02

随着战争的失败,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在这一特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中,农村土地也出现了新的运行格局.

一、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格局

(一)地主土地私有制及其经营制度

地主土地私有制仍然是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30年代地主在中国农村约占总户数的4%,却占有耕地50%以上.另据1927年《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农民部土地委员会报告》记载,占全国总人口14%的地主,占有62%的土地;占18%的富农,占有19%的土地;占24%的中农,占有13%的土地;占44%的贫农,占有6%的土地.由此可见,地主享有大部分土地,广大农民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为了生活,只能去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的土地,90%分割出租给农民,从中收取地租,自己并不直接进行经营.这种租佃制经营的显著特点是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地主凭借向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而征收地租,而农民则通过与地主土地的结合,获取必要的生活用品与供养地主.这种土地运行格局的局限是经营规模狭小,资金短缺,资本构成和土地收益率低.

(二)富农土地私有制及其经营制度

中国近代富农的情况比较复杂,大多数富农直接占有、经营相当数量的土地,少数富农是租佃富农.据统计,在抗战前,全国富农约占总户数的6%,却占有18%左右的土地.多数富农是通过雇佣长工或短工来直接经营自己的土地,很少向地主租进土地,有时还出租一部分土地,在这一点上又与地主的性质相同.总之,中国近代的富农多数是旧式富农,完全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富农很少,这是中国近代富农区别于西方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及其经营制度

自耕农又称为中农,历史久远,长期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到了近代,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自耕农,约占农户总数的20%,占有土地15%.自耕农的特点是小土地所有者,与佃农不同,他是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个体所有者,对自己的土地有自由的支配权和经营权.自耕农作为所有者,直接与土地相结合,具有很大的劳动积极性,在这一点上要优于佃农.但自耕农经营规模狭小,各种负担沉重,因此具有不稳定性与脆弱性,时刻有被兼并而转化为佃农的危险.

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在中国近代,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滋生,相对于封建的土地经营制度,体现了明显的进步性:一是拥有较先进的生产资料,二是生产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三是经营者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四是土地的产品商品率与生产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具体而言,中国近代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富农经营.资本主义在中国近展较慢,富农经营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经营制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富农经营又可分为旧式富农经营与新式富农经营.前者的基本特点是对自己所有的土地,除出租一部分外,主要是进行雇工经营;后者的特点是对自己所有的土地或租进的土地,完全实行雇工经营.(2)地主经营.地主对其所有的土地,除向外出租的部分外,直接进行雇工经营,主要从事商业性农业生产.地主本人不参加劳动,主要是通过雇佣与自己社会关系较近、有一定生产经验的长工做工头,代替他指挥生产,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3)农牧垦殖企业.这主要指由军阀、官僚、商人等投资,在雇工垦荒的基础上举办的规模化农牧垦殖企业.它一般分布在垦殖区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其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先进的生产技术、较好的生产资料、较高的土地劳动生产率.

三、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启示

1给农民以必要的土地产权,是农村土地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纵观中国近代史,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效率是低下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没有对土地的产权.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调节来实现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过程.因此,一个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必然是能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制度,能使各种生产要素做到到优化组合的制度.在中国近代农民没有必要的土地产权,也就难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土地制度的运行缺乏必要的动力源泉.农民对土地具有必要的产权是农村土地制度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2农民家庭经营规模狭小,是影响农村土地制度运行效率的瓶颈.在近代土地制度的各种运行模式中,除了农牧垦殖企业效果较好之外,其他经营方式效率都很低下.究其原因虽然较多,但农民家庭经营规模狭小是制约土地制度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村土地所有权日趋集中,另一方面又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本单元,使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朝着日趋分散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了经营规模狭小的局面.据统计,一般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是三至五亩,不足10亩的农户占半数以上.这种情况是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的.

总结:本文关于近代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农村土地制度再的内在逻辑、困境和路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彰显了制度变迁的正能量。然而,“有增长无发展”的制度变迁“内卷化”也提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

2、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演进轨迹 摘要: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第一步改革是通过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制,实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分离,把生产经营自。

3、 农村土地抵押运行实践和制度完善 摘要:农村土地抵押的客体是土地使用权,囿于现行法律规范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具有不同的抵押能力;土地权利形态的多元化趋向在各地区的土地市场化运。

4、 农村土地制度反思 近期的《中国乡村发现》刊载了曹锦清的文章,就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反思。曹锦清说,有两项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影响深远,一是土地家庭承包制,。

5、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进入启动实施阶段(2则) 据悉,3月25日结束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根据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历史沿革和 摘 要 土地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活资源,土地权利随社会发展不断变革和流转,农村土地权利变革,应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充分适应民情进而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