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家国情怀论文 家校合作教育论文 世界家苑杂志社 创业家杂志 艺术百家杂志社 世界家苑杂志 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论文 家国观念论文 论文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论文 初识诸子百家开题报告 家校教育论文

关于家国天下论文范文 五四知识人家国天下情怀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家国天下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2

五四知识人家国天下情怀是关于对写作家国天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家国天下的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许寿裳曾经对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作如是评价:“蔡先生又以克己为他道德生活的核心.他虽然也和当时的名人一样,醉心于法国革命时代的三个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可是他解释这三个口号时,是从克己方面出发的.博爱是什么?他说博爱就是孔子之所谓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平等是什么?就是孔子之所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义,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蔡先生就以这仁、义、恕三个字做着日常道德生活的标准.”

由此可见,对于清末民初的士大夫和具有士大夫情怀的新式知识人而言,对于西方价值观念的接收和诠释,其实同时也是对于传统已有价值观念的一种回归和再阐释,这触及到的其实是晚清民国中国知识人文化认同的核心议题,即许纪霖在新著《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和世界认同》(以下提及此书简称为《家国天下》)里所提炼的问题,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古今中西之争,他们是如何处理个人认同、国家认同和世界认同的?五四运动中的师生合影.

所谓“家国天下”指的就是“以自我为核心的社会连续体.”而李鸿章所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最深刻的变迁也就是这个家国天下的连续体出现了深刻的断裂,从自我到社会,从天下到世界,从精神到物质,无一不处于“衰世”和“西法”的新陈代谢之中,其实质也就是作为中国文化传承者和阐释者的知识人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

何为自我?何为国家?何为世界?

即以自我而言,就传统中国而言,“中国文化中自我的这种双重性,形成了中国人性格中似乎是截然对立的两极:他们是严谨的家族主义者、忠君爱国的保守主义者,但同时,又是自由散漫的自然主义者.他们身上具有权威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复杂性格,常常在两个极端当中来回动荡,平时是遵守礼法的顺民,乱世之中又会成为蔑视一切权威、无所羁绊的‘天民’,甚至暴民.”

但到了五四时代,家族和个人之间被描述和阐释成了势不两立的关系,个人只有从传统家族的网罗中冲决出来,才可能获得自我的新生.由此,“家族主义不仅是政治专制主义的温床,而且是个性解放、个人自主的最大屏障.年轻一代纷纷从家乡出走,走向自由自在的都市.”

在这样一个追求解放而非自由的转型时代里,传统的自我蜕变成现代具有本真性的自由个人,而原来具有天道超越性的天下则转型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因此才有五四之子傅斯年的自我观:“我只承认大的方面有人类,小的方面有‘我’是真实的.‘我’和人类中间的一切阶级,若家族、地方、国家等等,都是偶像.我们要为人类的缘故,培成一个‘真我’.”

傅斯年的这番话和前引许寿裳评论蔡元培的话,构成了一个饶可回味的对照.

前者主张的是一种抽离历史脉络尊崇本真性的自我,这种自我追寻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和解放,也就是1950年代的殷海光在给林毓生的书信中论及五四一代人所言的,“五四人的意识深处,并非近代西方意义‘to be free’[求自由],而是‘to be liberated’[求解放].”

后者主张的却是一种在历史文化的源流和脉络里理解自由和自我的真意,以严复、梁启超、蔡元培为代表的这一类知识人在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时,一方面积极地翻译和诠释西方启蒙时代以降形成的自由、、理性、博爱等基本价值,另一方面激活了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中和此对应的部分,构成了一种跨文明体系的深度对话.严复对西学的创造性误读和翻译就是一个例证.

可以说,这类知识人的文化认同存在着列文森所言的理性和情感之间的紧张,即在理性上认知到中国固有的历史文化经验(三代之治为象征的黄金时代)已经不足以应对西潮,而在情感上却仍旧深深迷恋于中国固有的价值和生活.其实质也就是西方代表着富国强兵的可能,而中国的过去却有着天下大同的价值情怀,两者之间在中西对冲的近代构成了一种无法消解的困局.

游士知识阶层

一战的爆发所裸露的西方文明的内在危机,让中国知识人开始重新审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优劣和异同.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成为透视西方文明弊病的经典文本,由此出发晚清在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社会达爾文主义思潮支配下所形成的“富国强兵”的国家主义(用杨度的话来说就是金铁主义)在“五四”遭遇了翻转,强调个性自由和尊严的个人主义重新凸显出来,而和此相伴随的是一种强调内在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文化认同和地方意识.

在晚清的公共舆论里,强化地方意识的观念被指责为中国专制政治的温床—乡曲主义,而到了“五四”以后,地方却被想象成为旧邦新命的始点和根基,一个建立在地方自治和联省自治基础的联邦共和国也被一时之舆论热议.但这种地方意识,正如许纪霖所指出的那样,是近代国家意识的产物.可以说,地方意识是被召唤和生产出来的,是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的地方投射.

不管怎样,辛亥革命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释放了地域社会的活力,构成了共和国内部的一种竞争性体系.如同许纪霖所指出的,民国以后的知识分子阶层主要就形成了沉潜在地方的土豪和游离在都市的游士.这两个群体对中国社会的认识、理解以及对未来中国的想象和规划,就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化、政治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分野,前者诉诸温和渐进的改良主义,而后者诉诸激进暴烈的革命主义,从“后五四”的历史趋势来看,显然是游士和革命政党结合打败了土豪.

这个掌握了舆论和话语权的游士知识阶层,就是现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最重要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五四精神中的世界主义

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成了五四青年的标志性话语,但如果细致爬梳五四思潮的源流和轨迹,又会发现其实“五四”并非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它同时具有世界主义的面相.这个面相所折射的恰恰是从天下到世界的转型之中,中国知识人对一个强权和金权世界的拒绝,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最核心的“天下意识”的回收和再阐释.天下意识既强调夷夏之辨和化民成俗,同时也强调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意识,它不同于强权战胜公理的弱肉强食的霸权主义,而可以转换成为一种共享的普遍性(许纪霖语).

总结:该文是关于家国天下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 押题理由中华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行之学,是理想人格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是人生。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33 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254-022014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

3、 初中历史学科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摘 要]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重要标志。将家国情怀教育根植于初中历史教学。

4、 让家国情怀点亮中国的青春 回避家国情怀、一味迎合“流量”的影视作品,在精神内涵上是苍白乏味的从2018年1月12日开始,朋友聚会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无问西东》。

5、 创作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儒家亦即读书人千年传统,自古知识分子最推崇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在私欲膨胀急功近利的当下,重提儒家家国理念,也许不无意义。

6、 郑哲敏爆炸力学家家国情怀 91岁的郑哲敏最令人难忘和喜欢的是他的笑容,笑容中透着的那份孩童般的天真和机灵很容易让人忘记他是当今中国力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郑哲敏是著名的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