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文化论文题目 少数民族教育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论文

关于少数民族论文范文 关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少数民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6

关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是适合少数民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在我国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与否,对于我国构建团结稳定的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深入探讨关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问题,提出只有在城市中构建嵌入式社区以及培养原有城市居民和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公民意识等才是解决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新生代 农民工 市民化 路径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路径研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项目编号:2016ZC108).

作者简介:范兆飞,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310

一、问题的提出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少数民族籍人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也被纳入市场经济的范围.同时,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少数民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居住地区涌入城市,奋斗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的主力军.然而,辛苦的工作并没有为所属群体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带来方便,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该群体落户城市的相关政策,但该群体市民化的进程依旧艰难,尤其是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笔者认为,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包括该群体成员从农村身份到非农身份的转变问题,而且包括该群体定居城市后真正融入的一系列问题,也即是说,该群体在城市安家落户,实现市民化后,仍然存在较多的后续问题,导致该群体与城市其它族群居民融合不够,以及无法真正实现思维和行为的市民化的转变等现象.

二、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非市民身份,以及所在城市推进该群体市民化后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再加上落户城市后该群体原本保留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与汉族相比,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能力不足导致明显的“族群分层”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以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出现劳动力过剩并流入城市的现象.然而,当今社会的就业能力和教育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与教育水平较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相比,教育水平较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竞争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等)进城务工人员,甚至他们用普通话正常交流的能力都不够,更不要说在职业选择层面的竞争力.因此,就业竞争力不对等的情况也导致了不同族群的“族群分层”现象,这种现象阻碍了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但是,相关的责任主体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汉族群体与西部少数民族群体(维吾尔族、藏族等)之间出现的不断加剧的“族群分层”现象,人们却很少予以关注 ,这种忽视严重不利于我国各族群的交往交流交融,阻碍了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推进.

(二)导致城市民族关系复杂化

如上所述,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与汉族新生代农民工相比,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劣势明显,导致所在本地区城市以及外出到达城市地区的大量的高质量就业岗位被汉族占据,在就业领域的不利地位使得城市中民族关系变得紧张而复杂.

另外,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进入城市生活后,由于城市中市民化程度较高,有时候难免会弱化对少数民族成员权益的保护问题,再加上少數民族自身原有的风俗习惯与城市的生活不协调,容易使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感觉到民族尊严受到伤害.此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成员有各种优惠和照顾,国家对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特别关切.然而,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城市社会的激烈竞争难免会使少数民族成员的利益受损,这些都会引发民族关系问题,不利于城市中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不利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后续问题的解决.

(三)城市中存在着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不充分的现象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进入城市生活以后,出现“同族而居”的现象,也即是具有相同族群身份,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相同的成员更容易聚居在一起,形成该族群成员为主的社区,对其它族群成员形成排斥.而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的族群相对疏离,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居住隔离”现象.这种隔离现象限制了他们日常生活的范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族群成员之间的亲密交流和友好良性互动,不利于城市中各族群市民的融合,不利于我国构建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会给国外敌对势力分化我国族群的缺口.

(四)定居城市后的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未真正实现思维和行为层面的市民化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与他们父辈一代相比,虽然教育层次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该群体多在农村长大,大部分人仍然用农村传统的思维在来看待问题,用传统的行为来做事,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原有的或者遗留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显然与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这种与城市居民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往往让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和原有的城市居民产生某种隔阂,增加两个群体的交往障碍,不利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真正融入城市,造成天然的融入障碍.

三、基于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解决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市民化的最终目的是使该群体真正融入城市,在和谐的族群关系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想实现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的这个目的,就必须创造各族群众能够自发自由自在交往的条件,促进城市中各族群成员的交往交流交融.

总结:这是一篇与少数民族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城镇化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路径 摘 要:城镇化需要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首先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界定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其次从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入手。

2、 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形成机理提升路径 摘 要: 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理论阐释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内涵,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农民工职业转化能力、城市生存生活能力和城市融。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外部牵引力和内在推动力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机制,从外部。

4、 社会组织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析 摘 要: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具有政府和市场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通过对绵阳市农民工市民化的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5、 关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等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摘 要 学术界关于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直接对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

6、 返乡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作用 摘要:2010年,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令,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促进农村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