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粮食工程论文 有关粮食的论文 粮食加工论文 中国粮食经济杂志社期刊 粮食和油脂杂志投稿 关于粮食安全的论文

关于粮食产量论文范文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粮食产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8

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是关于对写作粮食产量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各省粮食产量排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本文运用变异系数、加权离差系数和GIS空间技术,分析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先持续下跌后波动增长,粮食产量波动趋于稳定,主产省粮食产量增长显著.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粮食单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税减免政策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均GDP对粮食产量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固定效应模型

一、引言

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一直以来,党 、国务院都将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重要战略地位.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发展长江经济带和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起成为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三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1%,辐射中国45%的GDP地区,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00万hm2上下,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维持在38%—40%之间;粮食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维持在37%—45%之间,在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中举足轻重,对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提升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能力,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围绕粮食产量驱动因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法進行了探究.有学者认为,粮食产量受到劳动力、耕地、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农膜等要素投入的影响,增加要素投入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①.也有学者认为,农业政策是粮食生产重要的政治环境,政府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增加粮食产量②.还有学者从粮食受灾率、有效灌溉率、粮食价格等方面探讨了粮食产量驱动因素①.以上研究为本文进一步分析粮食产量变动及驱动因素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已有研究大多以我国整体或某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而专门针对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及驱动因素的研究极少.本文将运用变异系数、加权离差系数和GIS空间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其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驱动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变异系数

这是衡量地区某要素相对差异的指标,变异系数越大,表明该要素在该地区的差异越大,反之,则差异越小.本文运用变异系数测算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的总体差异,计算公式如下②:

2.加权离差系数

这是测度地区间某要素差异变化的指标,加权离差系数越大,表明该要素在地区间的差异越大;反之,则差异越小.本文运用加权离差系数测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间粮食产量差异水平,计算公式如下③: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时间从2000年至2014年,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省(市)统计年鉴,采用的空间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心提供的1∶300万矢量数据.

三、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空演变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时序演变

如下页图1所示,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大致经历先持续下跌、后波动上涨两个阶段,粮食产量由2.08亿吨上升到2.30亿吨,累计上升0.22亿吨.其中,第一阶段为2000—2003年,受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粮食收益相对低下等影响,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2.08亿吨下降至2003年的1.83亿吨,累计下降0.25亿吨,下降12.02%;第二阶段为2004—2014年,受国家农业税减免政策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等影响,粮食产量波动上升,2007年开始持续上升,累计上升0.47亿吨,上升25.68%.同时,2000—2014年间,虽然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整体上升,但对全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整体却呈现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45%下降至2014年的38%,累计下降7个百分点.

(二)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时序演变

首先,运用变异系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状况进行定量测算.如图2所示,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变异系数经历先大幅波动、后保持稳定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00—2006年,变异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最小为0.52,最大为0.57,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差异较大;第二阶段为2007—2014年,变异系数维持在0.56上下波动,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差异趋于稳定.

为进一步验证变异系数测算的准确性,继续运用加权离差系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状况进行定量测算.如图2所示,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波动的加权离差系数变动趋势和变异系数变动趋势基本吻合,且两者趋于收敛.具体来看,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加权离差系数也经历了先大幅波动、后保持稳定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00—2006年,加权离差系数最小值为0.38,最大值为0.42,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差异显著;第二阶段为2007—2014年,加权离差系数在0.40上下波动,粮食产量差异趋于稳定.

(三)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空间分异状况

为了进一步探讨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的空间分异情况,本文选择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4个年份,利用GIS技术绘制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空间分布图,具体见下页图3.如图3所示,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粮食产量基本稳定的地区有:上海维持在1000万吨以下;重庆和贵州维持在1000—1500万吨;江苏和四川维持在3000万吨以上.粮食产量下降的地区为浙江,由1000—1500万吨下降至1000万吨以下.粮食产量上升的地区有:云南由1000—1500万吨上升至1500—2000万吨;江西由1500—2000万吨上升至2000—2500万吨;安徽先由2000—2500万吨上升至2500—3000万吨,再上升至3000万吨以上;湖北由2000—2500万吨上升至2500—3000万吨;湖南由2500—3000万吨上升至3000万吨以上.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粮食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且粮食主产省上升趋势较为明显.

总结:这是一篇与粮食产量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粮食可持续供应链的驱动因素 摘 要:实现粮食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文章基于现有可持续供应链的研究,构建了粮食可持续供应链驱动因素的分析框架,从内部和外部。

2、 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变化与其影响因素 摘 要: 粮食生产既是产生能量物质,也是消耗能源的过程。在当今全球性能源紧缺、能源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从能源视角研究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变化具有重。

3、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滇沪区域协同面临问题 摘 要:滇沪合作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大品牌。然而因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未健全、合作机制不衔接、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滇沪深度合作。为促进滇沪共融。

4、 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法律保障 摘 要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战略地位。笔者试从目前我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法律制度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

5、 工业化进程中金属矿产消费驱动因素 摘要:文章以铜、铅、锌、锡、铁、铝这6种矿产资源为代表,运用PMG估计法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与中国等5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金属矿产消费驱。

6、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摘 要:长江经济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两横三纵”中的重要主体,同时伴随着沪汉蓉铁路大通道的打通,长江经济带将在促进“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