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发表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江南大学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论文答辩 江南大学毕业论文系统 江南大学论文模板 江南古镇文献综述 江南大学生论文格式

关于江南论文范文 江南词学版图和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发表论文 原创主题:江南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8

江南词学版图和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是关于本文可作为江南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江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明清词的发展,较之其他文体,更能体现江南文学的地域凝聚力和影响力.而对江南词学版图的研究,必须有清晰的层次感.既要对“环太湖词圈”的内涵、外延及形成时间作出明确的界定和阐述,又要摆脱静态、整体的思维定式,考察“环太湖词圈”的内部变化机制,及其中心从杭州至苏州再至嘉兴的移动、发散之势.在此基础上.回归文学本位,探究这一文学地理现象背后的思想演变理路,即元明词人的创作身份从士人向市民的转移.而清初词人对此的回应,一是在词风、词境的重塑上,作复倡雅正之努力;二是顺应阶层下移、散点分布的词学发展大势,这两点在词学地理上皆有所反映.

关键词:江南词学;环太湖词圈;动态化;市隐词风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6)08-0173.10

作者简介:叶

晔,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浙江杭州

310028)

在词学研究领域,向有“环太湖文化区”的概念,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吴熊和先生在1995年上海举办的海峡两岸词学讨论会上首先提出的.然而,我们细读吴先生的论著,发现他除了在《(柳洲词选)与柳洲词派》一文中提过“(清初)词派在地域上有共同性,主要出于环太湖地区与江南运河两岸的一些相邻州县”外,并没有明确、系统的概念界定.此后,不少有关明清词研究的论著,皆对此思路有所借鉴.如李康化《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论江南词人的文化生态,张仲谋《明词史》论明代女性词人的占籍情况,余意《明代词学之建构》论吴中作为明代词学的中心,都使用过“环太湖”这一地理表述.特别是沈松勤的《明清之际太湖流域郡邑词派述论》一文,专门讨论了太湖流域郡邑词派的形成原因及其词史意义.以上成果,当然是对吴说的继承和发扬,但吴先生从未对这一概念作出时间、空间及学术内涵上的清晰定义,而后续的使用却颇为频繁,以致相关观念日渐成为一种思维上的惯习,缺少实质性的学术廓清.这对明清词研究及地域文学研究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小的困局.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以往词学界对“环太湖”概念的使用,不仅在空间层面没有整约的划定,还缺少时间层面的变化呈现.如果说前者指向的是“环太湖词圈”之概念界定的粗糙现状,那么,后者指向的则是“环太湖词圈”之研究思维的定式化.这种思维定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将“环太湖词圈”视作一个静态不变的整体,对其内部要素的动态变化缺少必要的考察.有鉴于此,本篇的主要目的,是在清晰界定“环太湖词圈”之内涵、外延的基础上,考察此“词圈”内部的变化机制及趋势,以更好地认识“环太湖词圈”这一地理概念的深层词史意义.

一、有关“环太湖词圈"的内涵、外延及形成时间

众所周知,南宋以后,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日盛,特别是晚明至清,地域文学呈现多方面的繁荣.故从整体文学的视野来看,所谓“环太湖文化区”,不只是词学研究的专利,它同样适用于对诗、散曲、传奇、小说等各类文体之创作与理论的研究.只不过在词学以外的研究领域,学者们更常用“江南文化”、“江南文学”的概念,更关注整体层面的江南文学世界,且将之置于社会、经济、文化之“江南”视域下,作互动式的宏观考察.考虑到本篇的写作目的,笔者选择使用“环太湖词圈”这一相对狭隘的概念,无意过多涉及其他文体在江南地区的发展情况,以进一步凸显元明清词发展的特有地理轨迹.

笔者所谓的“环太湖词圈”,指在明清两代的太湖流域,包括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六府,形成一个以词人为基本单元、以郡邑词派为基础板块的词坛格局.这一概念的内涵,既不在具体某个词人群落,也不在若干词人群落的地域聚合,而是强调在特定地缘关系下的词坛向心力和凝聚力,及在整体词坛中的绝对地域优势,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性.

从概念界定的角度来说,将“环太湖词圈”限定在苏、松、常、杭、嘉、湖六府,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地理边界的划定,也会带来思维上的某些遮蔽,即很容易将之视为一个静态不变的整体.故我们至少需留意两点:一、其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自宋末杭越词人群,到元末浙西苏南词人群,再到明中叶吴中词人群,直至明清之际江南郡邑词人群,这是一个从单点、两点(杭州、苏州)到多点、散点(江南各府县)的扩散过程,六府只是“环太湖词圈”的定型态,未可代表其中任一阶段;二、其内部之地理中心是在移动的.从宋末元代的杭州,到明中叶后的苏州,再到清前期的嘉兴.此流动性客观存在,不能因为“环太湖”视域下的整体观照而有所忽略.

有关“环太湖词圈”的定型时间,严格意义上说,应在晚明清初.表现有三:一、从词圈以词人为基本单元来看,苏、松、常、杭、嘉、湖六府的词人规模虽各有差,但发展至晚明时期,皆可单独一观,且相对均衡;二、从词圈以词派为基础板块来看,直到明清之际云间词派、柳洲词派、西泠词派、梅里词派、阳羡词派的出现,郡邑词派的发展方进入雨后春笋般的繁荣状态:三、从词圈在整体词坛中的地域优势来看,有明一代,南直隶、浙江地区的凝聚效应愈加明显.据孟瑶的统计,这一地区词人在全国词坛中的比重,从两宋的37.3%,微降至元代的33.1%,上升至明代的66%(存词十首以上的明词人,竞占全国的82%).其中“环太湖”六府又是重中之重,明词人数量占南直隶、浙江总二十五府四州的63.1%.这一向内收拢的密集化趋势,至晚明清初已臻成熟与极致.

当然,在最终定型之前,“环太湖词圈”有一个相当漫长的形成过程.它所拥有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如何养成的,是明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宋室南渡后,江南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两浙词坛呈现出欣荣的面貌,朱彝尊就有“宋以词名家者,浙东西为多”之说.但这一风貌到底是以地域文化为主导,还是以政治文化为主导,颇难厘清.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至晚在宋末元初,以张炎、周密、王沂孙为代表的杭越词人群,已体现出较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与畿辅地区的政治辐射没有太大关系.故本篇以宋末杭越词人群为考察前限,重点梳理宋末元初至明末清初这四百年间江南词学版图的变化情况,即“环太湖词圈”逐渐成型的过程.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江南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参考文献:

1、 晚宋词学的理论分歧和清空词风 〔摘要〕 文章指出晚宋词学专论《乐府指迷》《词源》有着深刻的理论分歧:《乐府指迷》独尊清真,指向“质实”;《词源》专主白石,指向“清空”。文章在。

2、 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差异动因考察 摘 要:现代汉语中,同义复合词语素的构词能力有所不同,其能力差异牵涉诸多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通过对汉语动词性同义语素构词能力的共时与历时考。

3、 例文学作品中色彩词运用 内容摘要:本文就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的运用论题,对写景着“色”,凸显鲜艳明丽景象作了阐述;指出了描形以“色”,再现生动形象的妙处;论述了情以“色”。

4、 2018年山东词学理论会在济南召开 由山东诗词学会和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赵永生,山东省委老。

5、 环太湖地区生态农业方向 摘 要:现代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农业的目标除了提高农产品产量,是不是还必须要确保农产品安全、保证农产品质量?农业在体现生产功。

6、 环太湖国际竞走多日赛落幕 比赛为期4天,由4站比赛组成,其中木渎站、东山站分别是10公里、穹窿山站12公里,金庭站15 6公里。比赛分为男、女个人赛和团体赛,以四站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