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女报杂志 中国教育报校长论文 华理学报论文格式 华北农学报投稿 女报约稿 券商研报论文查重 小主人报投稿地址

关于收益列报论文范文 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收益列报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1

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收益列报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汇兑收益列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国家修订了关于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准则,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并且不断地完善其内容.本文通过对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揭露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的成因,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质量,从而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业绩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会计准则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全球各国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的重视,政府通过颁布相关财务报告准则,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来保证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能够屹立不倒.我国自2009年引入其他综合收益概念后,对于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研究不断增加,有效促进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而提高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

一、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现状

目前,各国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问题方面.其他综合收益是对企业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的定义,需要依靠企业的公允价值来确定.虽然我国早在2012年就给出了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但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条件始终没有明确的准则依据,且国际上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导致企业对于其他综合收益没有明确的认识,影响其他综合收益的科目设置,进而增加披露成本,经济消耗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此外,会计人员运用的核算方式不正确、核算理念落后,直接影响财务人员在企业会计实务过程中记录信息不当,误报错报利润信息,进而导致企业管理层出现决策失误的后果.国家对其他综合收益的确定条件和国际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净利润之间关系脆弱,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信息不准确,严重降低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对于企业投资决策的作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掌握其他综合收益相关内涵的人才较少,使得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播,发展其他综合收益能力不足,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存在的问题

1.缺乏会计要素的区分意识

企业缺乏对于会计要素的区分意识,即无法实现对会计要素进行明确区分的能力,进而企业无法确认其他综合收益条件,致使其他综合收益最终结果核算错误,因此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造成不利影响.

2.缺乏完善健全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建设的不完善,也是导致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表和披露问题的重要因素.建立健全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关于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还存在很多问题,部分地区的会计规章还有很大的漏洞.

3.缺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及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会计人员对于全面收益观还没有形成切实的认知,对其他综合收益的知识并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导致在进行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点.

4.缺乏对其他综合收益的重视

其他综合收益得不到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视,主要被理解为对于企业的帮助较少,不够重要.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的投资者及决策者,并未明确意识到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重要性,缺少综合收益观.传统的利润报表不能直观的体现出其他综合收益的重要性,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查阅过程中自然无法看出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的重要部分.

三、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产生问题的原因

1.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且不够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较晚,市场化的程度相对较低,而其他综合收益完全依靠市场反应进行确认,且当前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直接促使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会计信息的忽视,因此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发展得不到保障.

2.其他综合收益相关准则条例不明确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有两部分构成,并细分为8个子项目,而准则的相关内容缺乏对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具体说明,且分类不够细致,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对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存在一定的误解,导致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报和披露的不完整性.

3.高校教育的相关专业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讲解较少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会计相关专业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讲解较少,也未作为重点考核对象.在专业教科书中,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介绍及涉猎的项目遍布各个章节.且在会计职称考试中,也没有把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知识点列入重点考纲中去.

4.未区分于权益易

因为许多上市公司缺少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条件,并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不同于权益易,甚至理解为二者应在同一科目核算,这样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及相关项目的多报、少列和误报的财务风险,由此直接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缺失和错误.

四、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改进建议

1.建立健全的相关会计准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他综合收益在企业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作用也不断增强.财政部应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准则,在其他综合收益规定中加入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并严格规定收益的会计核算.通过对具体准则的制定和完善,给企业的会计实务提供相应的引导作用.而企业也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改进日常核算的弊端,明确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项目,重新分类调整,对后续的会计处理进行规定,比如在会计准则中尚未明确的特殊收益事项等.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除了国家要不断完善明确相关准则和制度,企业更要加强对于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在企业范围内,通过宣讲、会议等多种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全面提高企业在职会计人员对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加强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宣传,提高会计人员的认知能力.尽量从政府开始建立相应的自上而下的监管监督机构,且从全国高校内部,加强培养会计类学生掌握其他综合收益核算方法技能,在各类会计考试和培训中加强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知识点的考核.以济南钢铁企业为例,该企业参考欧美等同类型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重点培养会计人员,聘请相关专业老师,对会计人员掌握的知识进行全方面的提升,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质量,严格区分各种不同的收益列报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企业决策的正确性.

3.明确区分会计要素

只有满足相应的会计要素条件,才能够正确进行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加强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研究,能够从根本上加强企业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认识.通过沪深两市近三年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可以看出,一些上市公司在列报的过程中混淆了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性事项,导致了将不属于其他綜合收益的事项,通通列入其中,严重降低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在企业决策过程中起到的指导性作用.

4.推广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除了上述明确区分会计要素、建立健全的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法,企业还可以通过推广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来进行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的改进.将投资由原来的收入费用观向现在的综合收益观转变,进而体现出决策有用性的应用.例如,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推行单独设置“其他综合收益”的明细会计科目,并且有效避免了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和项目总额之间的混淆之处.此外,将自用或者作为存货的房地产项目转换成为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后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并且使其在转换每日公允价值之后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会计信息使用者将直接介入所有者权益项目和和之相关的其他项目中受所得税影响而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进行计算;投资者需要分步处置子公司所有股权,逐步降低直至失去控制权,将其中未失去控制权之前的处置价款和和之相对应的享有子公司的净资产份额差额,上述均将进行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判定.

参考文献:

[1]徐春玲.基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及其列报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7,(10):142-143.

[2]李佳,郭萌洁.试论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及其列报[J].知识经济,2016,(21):76-77.

[3]李嘉琳.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9):127-128.

作者简介:管思琪(1992- ),女,山东省德州人,学历:硕士在读,佳木斯大学研究生部,研究方向:财务会计;通讯作者:杨守杰(1966- ),女,山东省日照人,佳木斯大学经济和管理学院,职称: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

总结:此文是一篇收益列报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分类列报 摘要:习惯上的财务报表由四个报表组成,分别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那么这四张表的划分标准是否统一,它们之间是否具有一致。

2、 如何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干部综合管理能力 摘要:对国有企业干部的管理长期以来—直被公认为人事管理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背景及现状出发,揭示目前国有企。

3、 产融结合对企业投资和收益影响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产融结合的概念以及产融结合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对产融结合与企业投资和收益的影响关系做了一定的论证。【关键词】。

4、 建筑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措施 筆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从企业投资管理、内部控制两个方面对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方式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如何扩大建筑企业区域市场品牌影响力进行了。

5、 双重计量模式下我国财务报表列报改进 【摘 要】 自1993年5月FAS115文件允许管理者按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部分金融资产(或负债)以来,世界上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