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公开发行期刊 杂志发行 杂志发行总结 杂志发行工作 期刊发行招聘 时尚杂志发行 出版发行杂志社地址 杂志发行人员

关于新股发行论文范文 中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历史演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新股发行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8

中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历史演进是关于新股发行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新股发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一、中国新股发审制度的沿革

中国新股发审制度大致分为1993-1995年的“额度管理”、1996-2000年的“指标管理”、2001-2004年期间的“通道制”以及2004年至今的“保荐制”四个阶段.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指导发行审核的主要是一些地方性规章和少量行政条例.2000年以前,政府对新股发行采取额度审批制,由国家计委和证监会共同决定额度,并分配给各省、市、自治区和部委.地方政府和各部委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证监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公开发行股票.2000年,根据《证券法》的要求,证监会改行核准制,但发审批准仍是公开发行股票的必要条件.

(一)“额度管理”阶段(1993-1995年)

1993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标志着审批制正式确立.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情况,制定当年股票发行总规模(额度或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后下达给计委,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需要,分配到各省区市和有关部委.省级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推荐预选企业,证券监管机构预选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批.企业需经历两级行政审批,首先向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委提交额度申请,经批准后报证监会复审.证监会对企业进行实质审查,并对发行股票规模、、方式、时间等作出安排.这个阶段,共确定了105亿发行额度,上市了200多家企业,筹资400多亿元.

证券市场建立初期,由于法规不够健全,市场参与者还不成熟,各行业、地区发展不均衡,拟上市企业质量参差不齐,需加以宏观调控和严格审查.额度管理仅规定额度总量,未限制上市家数,各地政府在额度内选择尽量多推荐企业,导致上市企业规模偏小,一些具有行业代表性、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企业却难以发行股票.

(二)“指标管理”阶段(1996-2000年)

1996年开始,推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指标管理办法,国家计委、证券委共同制定股票发行总规模,证监会根据市场情况,向各省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下达股票发行家数指标,省级政府或行业管理部门在指标内推荐预选企业,提交证券监管部门审核.1997年,证监会增加了拟上市公司预选材料审核程序,对推荐企业进行预选,改变了两级行政审批下单纯由地方推荐企业的做法,开始对企业进行事前审核.

从“额度管理”转为“指标管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规模偏小问题,但一些地方政府将上市作为国企解困的手段,影响了上市公司质量,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难以进入市场,造成上市公司结构性失衡.此外,行政化审批存在寻租空间,容易滋生腐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市规模的不断壮大,“额度管理”和“指标管理”等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发行审核体制弊病逐渐暴露,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

(三)“通道制”阶段(2001-2004年)

2001年3月17日,证监会宣布取消股票发行审批制,实施“通道”管理体制.证券公司将拟推荐企业逐一排队,按序推荐,每核准一家才能再报一家,即“过会一家,递增一家”(后调整为“发行一家,递增一家”),具有主承销资格的证券公司最多拥有8条通道.到2005年“通道制”被废除时,全国83家证券公司一共拥有318条通道.

“通道制”改变了行政机制遴选推荐的做法,主承销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股票发行的风险,也获得了遴选、推荐公司的权利.发行通道由证券监管机构下达给证券公司,但名额有限,且受制于证监会的审核速度.所以,“通道制”仍未彻底摆脱计划体制束缚.此外,证券公司使用通道时,必须遵守排队规则,按照申报材料报送顺序排队,弱化了各证券公司的通道数量区别,抑制了证券公司间的竞争.

(四)“保荐制”阶段(2004年至今)

2003年10月9日,证监会颁布《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标志着新股发行进入“保荐制”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管理制度;明确保荐期限;分清保荐责任;引进持续信用监管和“冷淡对待”监管措施等四方面.保荐制重点是明确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与“通道制”相比,保荐制强化了保荐人的连带责任,延长了保荐责任期.

现行新股发审制度有新股发行上市审核一体化、实质审核为主两个基本特征.根据《证券法》,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并报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授权部门核准.实践中,所有公开发行股票必须得到证监会核准,一旦发行申请获批,经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形式审查后即可安排上市,即发行与上市联动.证监会的发行审核已经暗含交易所的上市审核,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即可在交易所上市,证监会的发行审核成为企业发行上市的唯一门槛,通过发行审核的企业相对较少,交易所通过各种方式争夺上市资源,企业上市申请审核流于形式.

另外,新股发行采用实质性审核,证券监管机构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发行人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涉及公司设立及历史沿革、主要股东、主要业务及产品、主要财务指标(最近三年及当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募集资金投向等项.发行审核核准制以强制信息披露和合规审核为核心,但由于上市资源的稀缺性、上市先后的导向性、市场选择机制不健全、后续制裁机制不完备等因素,监管机构也要对发行人的行业、质量、内控和前景等进行实质性审查,作为是否核准的依据.

二、新股定价机制的演进

新股定价机制是指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与承销商确定股票发行,并出售给投资者的制度安排.交易所成立以前,新股多按面值发行,交易所成立后,新股定价经历了“定价——竞价——定价”的演变,先后经历多轮改革,逐渐演进至累计投标询价制.

(一)固定发售机制(1990-1998年)

固定机制下,承销商事先根据一定标准确定发行,再由投资者进行申购,发售简便易行,对市场化程度要求不高.1990年到1998年底,新股定价主要采取这种模式,且普遍采用市盈率定价法,即“新股发行等于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但具体计算方式又历经几个发展阶段.1996年以前,发行定价用固定市盈率和盈利预测倒推得出.1996年后,以过去三年每股税后利润的算术平均数为基础计算市盈率.后又改为证监会确定合理的市盈率水平(最初规定发行市盈率上限为15倍,后有较大放宽).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新股发行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新股发行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英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其基本特点 摘要:英国的职业教育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了强调技术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注重成立相应的职业教育机构和监管部门,重视为职业教育资金提供法律保。

2、 关于新股发审制度 【摘要】2001年,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开始由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这一转变在当时被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变革,给证券市场带来了一阵春风。然而,在它发挥。

3、 中国恐怖主义风险管理制度构建 【摘要】首先,本文指出“9 11”事件使得人们对恐怖主义的风险认识发生转变,并结合近年来我国恐怖主义活动发生情况与趋势,指明我国恐怖主义风险的四。

4、 中国模式存款保险制度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时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及运营、保险基金的来源和规模、参保方式及费率的确定、存款保险的范围、存款。

5、 产品责任保险历史演进和基本范畴 摘 要:产品责任保险是承保产品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失,与产品质量保险不同,它不承保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责任保险涉及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完善的法律制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