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图书管理系统论文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图书情报杂志 图书参考文献格式 网上图书销售系统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硕士论文国内图书分类号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社 图书商城开题报告 图书情报投稿

关于图书论文范文 音乐图书质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图书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21

音乐图书质量是关于本文可作为图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音乐图书质量良莠不齐,文章试图通过对比国内外音乐图书的差距,结合国内音乐图书出版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音乐图书;质量;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8-0127-02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当时社会上主动学习音乐的群体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主要的群体局限于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或者有着特殊背景的人群,由于受众群体的有限性就导致了音乐图书市场的狭隘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一股学习音乐的热潮开始盛行.

1 学音乐的热潮带动了音乐图书市场的繁荣

学习音乐的人多了,带动了音乐图书市场的发展.比较突出的是学琴热、考级热,引发学员对音乐图书的大量需求,音乐图书市场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需要也随之发生改变.据统计当时学琴的学员人数高达百万,主要需求的群体是孩子,这样的市场需求同时带动出来数百万的教材销量.当然,这种需求量的改变和我国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音乐图书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其中当然也有一些泡沫的部分,这是无可否认的.20世纪90年代末,很多非专业出版社纷纷介入音乐图书出版领域,其中有些科教类、综合类的出版社也进入了音乐图书出版,给音乐图书出版带来繁荣,但是也出现音乐图书出版良莠不齐的问题,甚至有些音乐老师纯粹为了个人的实际需求拼凑了一些图书.我们到了音乐图书市场去看,或家里面的各种音乐图书,品种很多,但是我们发现选题的重复率很高,互相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

然而,如今音乐爱好者的数量和日俱增.可是我国所出版的音乐图书非常有限.而在国外音乐方面出版的图书就相对丰富.在德国,亨勒出版社每年出版的音乐图书就超过2万多种,莱比锡出版社更是接近4万种,日本一家私立出版社每年推出的音乐图书种类就能有数千种之多.

2 音乐图书的高需求量导致质量良莠不齐

在我国关于参和音乐类图书的出版主体,据 信息中心提供的有关出版资料的统计数据显示涉及到了近160家出版社.日前,音乐图书市场繁荣面不断在延展.市面上的音乐类图书种类主要有三大类:

一种是乐谱教材,另一种是音乐欣赏类书籍,还有一种就是歌词曲谱类的书籍.笔者到北京图书大厦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发现,就乐谱类的教材图书,其中由三大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占76.8%,即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参和专业性很强的音乐教材出版工作的也存在较少的非专业出版社.

音乐欣赏类书籍中,专业出版社占51.2%,非专业出版社占48.8%,专业出版社也没占优势.笔者在图书大厦观察音乐爱好者对音乐欣赏类书籍的选择,除去一些专业学者查看书的出版者是否权威外,多数购买者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选择.

关于歌词曲谱类的书籍,涉及到的非专业出版社庞杂的很,但是基本上找不到专业的出版社.如:海天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海南出版社等都是非专业的出版社.音乐书籍专业的出版社比较有名的如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都是比较专业的出版社,当然也不乏存在一小部分出版社中聘用有音乐专业的出版精英,可以说其他多数涉及音乐图书出版的机构,在专业性方面还是非常匮乏的,可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也参和到了音乐出版的行列之中.

图书出版主体的良莠不齐造成图书市场上关于音乐的图书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音乐图书畅销当然是市场需要较高的表现,但是不能导致音乐图书出版进入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当前,音乐出版物的质量缺乏规范,音乐理论图书存在较高的抄袭现象,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非专业出版社的音乐图书中.

音乐图书出版需要出版社具备极强的专业技术性,需要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从组稿开始,经过审稿,到最后的校对工作,都需要专业的审核.非专业出版社在专业性的图书出版过程中,只在图书出版的某一环节能做到去聘请一些专业人士简单的指导,这样出版的专业性图书在质量上令人质疑.

3 利益的驱使造成音乐图书抄袭拼凑严重

当前音乐图书市场上普遍存在如下现象,一是重复出版.如《车尔尼钢琴教程》《哈农钢琴练指法》就有上海音乐出版社版本的钢琴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版本的钢琴教程,还有湖南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等版本的钢琴教程.二是品种匮乏.如有一种音乐图书,即总谱在2002年之前图书市场上是没有的.直到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在2002年才出版过,之后此类书籍在市面上也很少见到.三是抄袭拼凑严重.抄袭拼凑现象主要集中在音乐欣赏类图书上,任意找出几本就会发现都是类似的,只是前后顺序被编辑了或章节被调整改动了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有两点,无非就是市场需求的指令和利益的驱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学习钢琴乐器的较多,钢琴在普通家庭里也不稀罕,孩子学习钢琴的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培训机构五花八门,音乐图书中的教材颇具市场,导致不少出版社重复出版教材的现象严重.

当前对于版权查的比较严格,为规避版权纠纷,有些出版社引进并翻译一些国外无教学指导标记的版本,可是根本不适用于国内的学生使用.比较抢手的音乐欣赏类图书,需要具备一定理论知识,但是专业出版机构的出版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非专业出版社之间为在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就采取拼凑的办法出版.

4 专业出版专注的领域狭窄

调查显示,在北京图书大厦的音乐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上,著名专业出版社并不占优势,一些非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歌词曲谱及音乐欣赏图书比较畅销.究其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专业出版社只盯住了音乐教材这一领域,对于市场需求关注不够.如读者找不到新歌歌词书籍,歌词曲谱类图书品种欠缺,专业出版社对新作品不屑一顾.

二是,专业出版社的市场定位狭窄,面对的读者所需要的理论性图书、音乐美学图书,在内容设计上较为死板,没有个别非专业出版社的大众类音乐欣赏读物在设计上吸引读者.

专业音乐出版社面对市场上和非专业出版社的竞争压力,以质取胜是正确的,但是为了音乐市场的繁荣更需要放下“学院派”的清高,尝试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如多关注音乐欣赏类和歌词曲谱类的图书出版,以求在音乐图书市场占据优势.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第2版)》本书以中西方音乐史和音乐体裁为线索,以经典的西方音乐、中国古典音乐、20世纪中国新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为欣赏通俗、流行音乐做导引,同时介绍了有关音乐美学、音乐分析、管弦乐队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对具体音乐作品作出评析.既可以作为音乐院校的音乐欣赏教材,亦可供音乐爱好者自学使用.列举的音乐作品从易到难,以贴近音乐欣赏的规律和方法,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同时将音乐史、音乐作品和音乐分析融合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

因此,當前音乐图书的需要量仅靠少数几家专业出版社来出版是不够的,需要有关部门组织有经验的音乐出版人才开展培训工作.非专业出版社在抢占市场的同时需要培养和聘请合格的专业责任编辑,在音乐图书的质量上把关,提高当前音乐图书的质量问题.

5 建议音乐业内人士参和到出版界

事实上,我国许多大学增加了音乐专业,甚至增设了音乐学院.音乐专业学生的增加,导致了音乐类图书需求的增长.从音乐类高考生开始,就对《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课程需求大增,加上各自所学习的音乐专业不同,又需要各自专业的教材.但几乎每所音乐学院都在使用自己选定或本校老师主编的教材,这样一来,音乐教育类图书的品种增加较快.

当前,音乐业内人士和出版界处于无交流状态.有的院校老师,甚至编写好教材直接找工厂印刷,就拿来给学生使用,并不正式的出版.这样做的后果是图书质量不可靠,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审稿和校对,加上教师自己的图书设计水平比较有限,所以导致音乐教材的整体质量不高,存在体例不规范、语言表达问题以及错字、版面呆板等问题.因此,音乐专业领域人士需要参和到出版界,给予更多的交流意见,才能保证音乐图书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桂晓风.编辑要树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J].中国出版,2010(13):48-49.

[2]付豫波.成为数字化时代合格的策划编辑[J].科技和出版,2010(4):21-22.

总结:这是一篇与图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反思问题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它的优化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新的音乐课程教育理念,从不同角度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研究、改进、这样才会使学。

2、 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音乐的教学不是盲目的、无迹可寻的,而是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感知音乐、学习音乐的能力显得至关。

3、 基于DEA博弈交叉效率图书情报类期刊质量实证 【摘 要】 对期刊质量进行评价是提高期刊质量以及影响力的主要参考途径。文章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DEA博弈来对23种选自《中文核心期刊要。

4、 关系图书高质量六种矛盾 【摘 要】 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今年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业发展的方向。文章择取营销与编辑策划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5、 用流程管理解决图书编校质量不确定性 [摘 要] 提出图书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概念,分析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探讨基于流程管理的解决方案。基于“建立流程—明确任务—监督检查—评价激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