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人文医学论文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社 人文社科类期刊 护理人文关怀论文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环球人文地理杂志订阅 人文社科期刊投稿经验 人文社科杂志 人文地理类期刊 人文英语论文题目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订阅

关于人文论文范文 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中蒙关系全面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人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中蒙关系全面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人文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人文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14年8月21-22日,习近平主席对蒙古进行了“走亲戚”式访问,将两国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人文交流是中蒙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提升同时,应不断加强两国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对巩固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推动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中蒙人文交流现状

自1989年中蒙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各方面关系逐步回暖,人文交流也日趋活跃.

(一)搭建多种交流平台

目前,“文化周”、“文化月”等活动已成为中蒙文化交流的盛会.2004年、 2005年中蒙分别在乌兰巴托和北京互办“文化周”,之后,两国不定期开展“文化周”活动,2012年两国又开展了“文化月”活动.互办“文化周”、“文化月”加深了两国政府尤其是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此外,两国还提出互设文化中心,2011年,“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用,成为蒙古民众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教育领域合作交流不断加深

近年来,在蒙学习汉语人数以及到中国留学的蒙古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据蒙方统计,蒙古国已有60多所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在校学习汉语人数超过7500人;每年有将近2800人报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蒙古来华留学的人数也不断增加,目前,每年有8000名自费或公费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赴蒙志愿者教师人数也从142名增加到170余名,并逐步分布到蒙古国各个省份.

(三)积极开展多领域人文交流

中蒙双方还在科技、医疗、旅游、考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1987年中蒙两国恢复科技交流,签订《1987-1988年度科技合作计划》,此后双方定期举行科技会议和签订科技合作计划;2011年,双方签订中蒙《2011-2015年科学技术合作协议》,科技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医疗合作方面,内蒙古与蒙古国在蒙医的传承与发展、人才培养、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了积极地交流与合作,医疗合作步入新阶段.旅游方面,每年有近百万蒙古国居民到中国旅游、观光,约占其总人口的1/3.此外,两国在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合作申遗方面均有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正视当前中蒙人文交流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中蒙人文交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缺乏完善的制度机制

当前中蒙人文交流活动是在两国各自的制度和政策框架下制定的,以各自需求为依据,并没有充分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和感受,尤其是双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因此,两国单方面制定的人文交流制度或政策有时会遇到排斥或抵制,直接影响到两国人文交流活动的开展实效.

(二)以官方为主导,民间参与少

当前中蒙两国人文交流,政府是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大部分交流活动由官方组织,每项活动有特定参与者,受众面小,各类民间团体、学术机构、企业、个人等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较少,难以涉及广大中蒙民众,使得两国人文交流在“加强沟通、深化了解”方面未收到预期效果.

(三)人文交流存在不平衡

中蒙民间进行的非官方人文交流存在不平衡现象.蒙古到中国旅游人数远高于中国到蒙古旅游人数.蒙古到中国旅游人数2009年是57.67万,2013年已达到105万,而中国到蒙古旅游人数则少得多,2009年是18.15万,2012年仅达到22.85万.而在教育、文艺、科技等其他领域,中国“走出去”多于“引进来”,对蒙古的宣传和介绍较少,中国民众对蒙古的国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缺乏了解.

三、加强中蒙人文交流与合作,助推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一)发挥官方作用,不断完善两国人文交流机制

发挥政府在两国人文交流中的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是两国人文交流健康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将人文交流定为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夯实中蒙关系发展的人文基础.习近平主席访蒙时表示“中蒙要做常来常往的好朋友”,“进一步活跃人员往来”,“大力宣传中蒙友好”.除两国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外,还要不断完善两国人文交流机制,将“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同时还要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从政府层面协调各部门,统筹规划和解决两国人文交流中的问题.

(二)加强中蒙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教育交流是中蒙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两国相互理解和深化友谊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应加强在蒙汉语教育的推广.虽然在蒙学习汉语人数不断增加,但仍面临师资匮乏、教材不完善、汉语普及率低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派出志愿者、提供教材和教学设备、组织蒙古教师来华进修等途径,为蒙方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蒙古汉语教学.

其次,增加人文交流专项奖学金名额,扩大蒙古学生来华留学规模.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蒙古时就提出“今后5年,中方将向蒙方提供1000个培训名额.增加提供1000个中国政府全额奖学金名额”,以鼓励更多蒙古学生来中国学习;同时,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中国学生和学者到蒙古访问学习,促进中蒙两国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

最后,扩大教育交流合作的领域.蒙古国十分重视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较高,且重视对个人创造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组织行政、科研、教学等各方面人员,进行互访和召开研讨会,学习对方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促进两国教育共同发展.

(三)扩大中蒙青年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未来中蒙关系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两国的年轻一代,当前蒙古青年一代在意识形态上对中国仍抱有很大偏见,在感情上缺少对中国的好感度.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扩大两国青年间的交流,如组织中蒙各界青年相互交流、联欢、考察;开办中蒙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周、增加蒙古学者来华留学名额,鼓励中国青年学者赴蒙交流等,加强两国青年的交往、联系,为双方青年之间的学习、互动、交流搭建平台.

(四)加强中蒙学术界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当前两国学术界对于中蒙关系的发展都有专门研究机构,加强双方在学术领域共同研究,支持两国智库、学术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合作,对于促进中蒙关系发展十分有必要.可以通过举办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就中蒙双方共同关心且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如历史观问题、民族宗教问题、经贸发展问题等进行学术领域的交流与研究,为解决中蒙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以组织刊物介绍对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学术界最新观点,对两国学术界有影响的作品进行翻译等,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对方的思想和观点,还能够影响双方舆论界甚至为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五)建立中蒙两国媒体定期交流机制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媒体在中蒙交流与互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和正确引导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在内的各类媒体,使其客观、公正地报导和评论中蒙关系,发挥中蒙交流的媒介作用,是两国政府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为此,中蒙两国应着眼长远、开阔思维,着力构建相互尊重、信息共享、依法管理的良好传媒秩序,建立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机制、新媒体交流合作互动机制和媒体重大问题磋商机制,不断开创两国媒体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六)扩大中蒙人文交流的民间主体

人文交流只有让民众成为主体,才能富有活力、持续发展.在中蒙人文交流中,两国政府应注重让民众成为交流对话的主体,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的交流平台,扩大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此,一要打破人文交流活动参与者的领域界线,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人文交流,实现人文交流主体范围从政界到普通民众的转变;二要充分利用沿边地区地理优势,制定多元化优惠政策,促进边境人民往来,发挥友好关系的辐射效应,带动内地人民的热情;三要鼓励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层次较高的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组织或承办中蒙国际性会议及其他有关活动,特别是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有两国民众之间理解和接纳对方,各项协议计划才能得到具体落实,才能进一步推动中蒙关系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科院俄罗斯与蒙古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康伟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人文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困难和应对 (提要)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助于推进民心相通、构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当前“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面临沿线国家宗教文。

2、 中蒙关系1949—2018档案展在京开幕 9月,由中国国家档案局和蒙古国国家档案总局主办、北京市档案局协办的“中蒙关系1949—2016档案展”在京开幕。2014年,中国国家档案局与蒙。

3、 十八大来中国外交新特点对中蒙关系影响 摘 要: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在保持外交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主动为先,积极运筹外交全局,实现了外交运行理论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新外交特点。

4、 新时代对外人文交流战略 近期,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政论片《大国外交》以宏大的视野、精致的细节深刻地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推进国家发展、增进民族福祉、促进社会进。

5、 中国文化和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学术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7年10月30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办,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

6、 重视人文交流,打造中国—东盟关系新支柱 高等教育合作是中国—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随着“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特别是在2016年中国—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