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城市空间设计杂志 地下空间和工程学报论文审稿流程 餐饮空间开题报告 公共空间设计参考文献 餐饮空间毕业设计论文 测绘和空间地理信息期刊

关于空间效应论文范文 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空间效应实证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空间效应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9

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空间效应实证分析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空间效应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空间效应名词解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基于1998年-2014年我国30个省的空间面板数据,利用Moran’I指数检验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反映地理距离影响的邻接矩阵和距离矩阵,构建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需要设定正确的空间权重矩阵,不仅要考虑反映地理位置的空间邻接矩阵,还应该考虑反映真实距离影响的空间距离矩阵;制造业集聚的专业化、多样性以及竞争性对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空间效应,且政府的干预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也存在空间效应.

关键词:Moran’I指数;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效应

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发生在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也发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但是,近年来研究学者只是单一地从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出发,考察其指标之间的联系,并未从制造业集聚的本质出发,制造业集聚的产生本身就和地理距离存在密切的关系,故而我们在研究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地理距离的影响.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本文采用Moran’I指数(Moran,1950)来检验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具体计算公式为:

从表1可知,1998年-2014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全局Mora’I指数均为正,并且所有的Moran’I指数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这说明我国各地区制造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地空间正相关性,也就是说,我国各省经济增长水平相近的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同时,从1998年-2014年的全局Moran’I指数来看,整体上呈现一个“倒U”型发展趋势,我国各地区的全局Moran’I指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这也充分反映了地理位置在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在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之前需要考虑空间权重问题,本文选取了空间邻接权重矩阵W1和空间距离权重矩阵W2.空间邻接权重矩阵W1是对角线上的元素全部为0,非对角线上的元素根据地区i和地区j的相邻情况,如果两个地区相邻则为1,如果不相邻则取0,具体形式为:

三、变量的选择和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1998年-2014年我国30个省①的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动影响,本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等,具体情况如下:

1.被解释变量:实际人均GDP(pergdp),本文采用的是1998年-2014年我国30个省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四、空间模型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Moran’I指数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的结果,说明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效应,并且以地区之间的空间邻接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我国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依据公式(6)、(7)、(8),得到具体的空间面板回归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以空间邻接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成立的,但三个模型的面板估计结果系数符号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趋于一致,而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却不相同;但是,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估计结果要优于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其拟合优度最好,似然比检验结果也最优.

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和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計结果更为接近,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和企业竞争强度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其系数分别为0.1246和0.0966,但只有地区专业化系数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检验;制造业集聚的经济多样性也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空间自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为0.5552,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我国省际间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能够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力资本和政府的干预程度对地区经济具有正向作用,其系数分别为0.5356和0.3226,且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我国人力资本和政府政策的偏向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表3可知,空间距离矩阵的面板模型估计结果要优于空间邻接矩阵的面板估计结果,说明实际地理在我国各地区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作用;以空间距离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估计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基本成立,回归估计系数符号也基本趋于一致.地区专业化指数和企业竞争强度效应系数为0.1969和0.1657,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和企业竞争强度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经济多样性系数却为-0.3237,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多样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地区专业化和企业竞争强度的空间效应系数却为-0.2966和-0.1800,分别在10%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周边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地区专业化发展和企业竞争强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阻碍作用,周边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和企业竞争加剧会吸引该地区的企业和劳动力;经济多样性的空间效应系数为0.3607,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周边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多样化发展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能够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溢出效应.

从控制变量来看,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程度系数分别为0.1927和0.128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和政府的政策干预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政府的干预程度还具有空间效应,其系数为0.340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说明周边地区政府的政策干预会给本地区的发展带来溢出效应,会带动该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

总结:这篇空间效应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搜集我国2000-2014年的中部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发展水平与污染减排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人均。

2、 中国劳动力流动和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联动分析 摘要: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空间聚集现象,例如,东部地区集中偏高,而西部地区集中偏低等,由此诱发了劳动力流动问题。。

3、 服务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 摘 要: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

4、 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实证 摘要:随着出口结构指标的完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开始从总量层面转向结构层面,国内外出现许多富有意义的研究。虽然大部分研究都显示出口结构对经济。

5、 服务业、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 [提要] 本文结合当前地区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对地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探究,指出当前地区产业正面临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而产业集聚为产业。

6、 新型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分析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正是经济转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