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铜鼓论文范文 贵州省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铜鼓音乐文化考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铜鼓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7

贵州省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铜鼓音乐文化考述是适合铜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铜鼓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铜鼓在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水族各类特色浓郁的民俗活动中,铜鼓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贵州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在其“开控”仪式和端节仪式中赋予铜鼓神圣的地位.通过对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铜鼓进行田野调查和访谈,从当地水族铜鼓使用时空、铜鼓节奏特征、俗体行为等方面对铜鼓音乐文化进行阐释.

[关键词]都匀;套头山区;水族;铜鼓

铜鼓在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南少数民族铜鼓的研究受到考古学界、历史学界、民族学界和音乐学界的普遍重视.水族铜鼓的研究同样在考古学、民族学、音乐学等学科中取做到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所要探讨的都匀套头山区水族的铜鼓目前较少受到学界关注,《贵州水族艺术研究》①一书中对都匀套头山区水族祭祀仪式中的铜鼓音乐曲调和使用时间进行了描述.另外《阳和乡格业寨水族丧葬仪式中的铜鼓乐考察》②、《贵州都匀阳和乡格业寨水族“开控”仪式及仪式音声考述》③二文中也涉及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铜鼓音乐曲调和使用场合的介绍.本文以都匀套头山区水族铜鼓的田野资料为基础,从当地水族铜鼓使用时空、铜鼓节奏特征、民俗主体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

都匀市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州州府.都匀市境内辖3个水族乡,分别为基场、阳和、奉合水族乡.2014年这3个水族乡合并为归兰水族乡.归兰水族乡从地形上看像一个戴在人头上的套子,又名套头山区,分为内套和外套.原基场水族乡为内套,阳和、奉合水族乡为外套.套头山区水族均以农业生产为主,境内有集市可以作为农作物的交换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场所.

一、都匀套头山区水族使用铜鼓的时空特性

(一)套头山区水族使用铜鼓的时间特性

水族的铜鼓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敲打.水族人视铜鼓为神物,个体和群体以拥有铜鼓而有一种心理上的自豪感和优越感,铜鼓是一个家族的财富和炫耀的资本,并变相成为铜鼓所在村落的财富与象征资本.④都匀市套头山区水族使用铜鼓也遵循着既定的禁忌,铜鼓的使用与特定的时间观念紧密相连.当地水族人对铜鼓的使用有着一致的时间维度,即铜鼓声响意味着村寨里有大事发生或是有老人去世.在套头山区水族这种家族式的传统村落中,铜鼓声就是一种召集村落群体的信号.当地水族还在民族传统节日端节期间敲击铜鼓,端节使用铜鼓有聚众、热闹、祭祀祖先的功能.不过,套头山区水族端节使用铜鼓的习俗有待继续考证.意见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套头山区水族端节没有敲击铜鼓的习俗;另一种意见是认为套头山区水族存在端节敲击铜鼓的习俗.从当地水族人使用铜鼓的时间特性来看,铜鼓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使用的物件.铜鼓声音似乎已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而这个符号又与当地水族人的时间观念和地方性的惯习结合在一起.水族人对于铜鼓使用时间形成一定的传统习俗观念,并由此形成套头山区水族共同时间观或比较一致的惯习.这种惯习使做到铜鼓的使用与当地民众约定俗成的时间观念有着内在的关联.

(二)套头山区水族使用铜鼓的空间特性

套头山区水族使用铜鼓也具有空间的特性.套头山区水族使用铜鼓的空间可分为室内和室外.当地水族多数家庭仍然保持传统的木制干栏式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一般多为三层,楼下喂养牲畜家禽,二层住人,三层用于储藏食物.室内使用铜鼓的空间位于二层堂屋,堂屋是神龛摆放的所在地,具有神圣的意义.堂屋不仅是当地水族对外呈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也是操演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堂屋的空间意义也顺理成章的成为铜鼓这个神圣性物件的表演空间.

套头山区水族铜鼓的室外空间因两个不同性质的活动而分为两个地点.一是端节的开幕式.2011年至2014年的端节期间,当地乡政府为对外宣传水族文化,在水族文艺展演的开幕式中均安排有铜鼓合奏.将多面铜鼓按一字型或半圆形排列置于开阔的广场地带,一个木鼓放置于铜鼓队列,召集村寨所有会敲击铜鼓的长者一同演奏.二是水族的“开控”仪式.“开控”仪式中室外使用的铜鼓位于仪式中“砍替”的空间.“砍替”是“开控”仪式中比较隆重的环节,这个环节的仪式功能在于为祖先奉献牺牲,属于与祖先灵魂沟通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一种语境假定物,而空间性是以社会为基础的,由社会组织和生产出来的空间组织.①“砍替”的空间是水族人民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的产物,水族人通过这个空间与祖先魂灵进行交流.“砍替”环节的仪式音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铜鼓的演奏,铜鼓本身具有的神圣属性以及铜鼓节奏曲调的文化隐喻使做到铜鼓声音成为人与祖先灵魂沟通的媒介.

二、都匀套头山区水族铜鼓节奏特征

都匀套头山区水族铜鼓节奏由铜鼓和木鼓的节奏音响组合而成,演奏形式为公铜鼓、母铜鼓、木鼓各一面.在实际演奏中,关于演奏原则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公铜鼓的节奏要跟随母铜鼓的节奏,母铜鼓和木鼓需要视时段互相配合,有时母铜鼓跟随木鼓的节奏,有时木鼓跟随母铜鼓的节奏(也有人认为木鼓主导着铜鼓的演奏).

都匀套头山区水族端节仪式和“开控”仪式中的铜鼓节奏高度一致,两者之间区别在于,“开控”仪式中的铜鼓节奏比端节仪式中的铜鼓节奏多一个重复多次的二八节奏型,这个节奏型象征着祖先迁徙途中经过的十二个地方.总的来说,套头山区水族铜鼓音乐节奏的流传应该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当地水族铜鼓的操持者多数不清楚铜鼓音乐节奏的渊源与文化内涵,原阳和水族乡中学校长、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佩君为笔者提供了当地水族铜鼓音乐节奏的“地方性知识”.以下为韦佩君的口述文本:

我们这里的水族铜鼓可以称为战斗进行曲.曲调开始敲击铜鼓鼓面发出“嘟等”的声音,紧接着节奏音调“嘟夺记嘟夺记嘟”象征祖先行走在迁徙途中,迁徙途中会遇到大小部落的阻扰而产生冲突,随后的节奏音调“嘟夺记记夺记嘟、嘟夺记嘟夺记嘟、夺记嘟夺记嘟”象征祖先和其他部落的战争,节奏音调“记夺记记夺记嘟”象征战争结束后继续迁徙,然后又接“嘟夺记记夺记嘟、嘟夺记嘟夺记嘟、夺记嘟夺记嘟”的节奏音调象征又一次战争.为了避免节奏的单调感,木鼓重击三次,预示节奏曲调的变换,连续重复5至6次“记记夺”后接3次“记记嘟”,最后接“记记夺记记夺、夺记嘟夺记嘟、夺嘟、夺记嘟夺记嘟、夺嘟”结束,象征迁徙后定居此地安居乐业.

总结:这是一篇与铜鼓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襄阳市美丽乡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内容齐全,但其保护和传承现状令人堪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倾斜。

2、 套头的逆袭8款高品质变焦镜头推荐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规则的改变,相机的套装镜头再也不是镜头中的鱼腩部队。新一代套头不仅在功能上日渐完善,画质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我们接下来就将为。

3、 齐齐哈尔市旅游景点俄译的跨文化 [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旅游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景色宜人,越来越吸。

4、 水族端节仪式考略 摘 要:在过渡礼仪理论基础上,文章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水族端节赛马仪式多维度考察,研究得知:祭品作为物化的符号凝聚水族人民的期望。

5、 黔东南州水族传统武术文化 摘 要:引入体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以村寨武术为研究个案,对黔东南州雷山县达地水族乡乌空村水族武术进行田野考察,透视微观社会里的武术文化现象。结果。

6、 榆林市 榆林市审计局近日对全市审计人员进行了审计专业技能集中培训。全市共选调10名审计专家和一线审计业务骨干,利用审计会商系统网络视频,异地对全市审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