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传统孝道的论文 电子杂志和传统杂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日本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论文 传统体育项目论文

关于论传统孝道论文范文 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与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论传统孝道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与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是关于论传统孝道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论传统孝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准则,是养老的前提和基础,而养老是传统孝道的体现与展开,是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与实践.传统孝道中有着丰富的养老思想,包含着养老与敬老的内容,其中规范了养老敬老的礼仪,物质供养与精神慰藉的统一等,因此传统孝道作为养老伦理规范,对当前我国在构筑农村养老的思想基础,提高农村养老的内在动力,家庭养老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孝道;养老思想;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农村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3-0020-005

我国传统孝道有着十分丰富的养老思想和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儒家孝的学说中有关敬养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行孝的规定要求,有维持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功能与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和规范家庭代际关系和养老关系,使养老和敬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成为人们必须遵循的养老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一养老敬老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历经延伸和扩展也成为了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一、孝道与养老的关系

什么是“孝”,一般地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奉养和尊敬.儒家则从子女角度阐述父辈与子辈之间有关敬养关系的道德原则和敬养的基本要求.敬老和养老是老年伦理学中一对常见范畴.敬老是指子女或晚辈从内心对父母及老年人的尊重,让老人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养老指对子女或晚辈对父母和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上的合理需要.因此敬老是孝道的核心内容,是孝道的本质,是养老的深化,是养老的精神所在;养老是孝道的表现形式,是敬老的具体体现,两者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为老年人提供赡养的实践中.具体说来:

(一)孝道是养老的思想前提和道德基础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思想决定行为.”良好的思想观念决定着行为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因此深刻的孝道意识是产生养老行为自觉性的前提,是达到养老良好效果的基础.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人们的生活十分贫困,许多人经常朝不保夕.若老年人身体差,经济困难,自给自足能力低,那么子女和社会对孝道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水平是决定养老质量的前提.《 礼记·乡饮酒义》曰:“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也说明了只有知道敬老,才能很好地养老尽孝.在孝道思想里,“事生”是最基本的“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此基础上,敬老才是养老的最高层次.《礼记·祭义》曾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实际上是行孝的三个层次,最高境界是尊亲,最低层次是能养,这说明孝养在孝观念中的基础性地位.儒家更看重“敬亲”,认为“敬亲”比“养亲”更有道德意义,认为如果仅从物质上养活父母,而在行为语言上对父母不礼貌不尊敬,即使每一顿都给他们山珍海味,也不能算尽到了“孝养”.孝顺源于内心的真爱,事奉父母,理应尽心竭力.

(二)养老是孝道的实践形式和具体落实

敬老、养老既是社会问题,也是道德问题.在这对伦理范畴中,敬老偏重于价值本体,养老偏重于实践本体.价值是在实践活动中客体为主体所用,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是对价值的自觉追求,因此,养老是敬老的实现形式,是敬老在养老行为方式的具体化,也就是说养老既是尽孝的责任也是尽孝的义务.儒家更看重“敬老”,认为“敬老”比“养老”更有道德意义,“孝”本来的含义是“善事父母”,敬老是通过尽力尽心赡养父母表现出来的.因此敬老是养老的价值尺度,敬老基础上的养老才是合乎孝道德的.在古代中国,“善事父母”,也就是对父母供养是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法律上的规范,是一种道德和法律合一的制度化规范.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所提到的“五不孝”中,前三项直接和养老有关.事实上,后两种从贪财和纵欲的角度反衬养老,告诉人们若使父母蒙受耻辱,心灵受到悲伤,也是一种不养老的行为.可见,敬老只有落实到养老的具体行动之中,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孝道与养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对父母的物质供养和精神慰藉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孝”的内在要求之一.“养亲”一直被视为中国孝道的基本要求、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中国的古代法律也一直强调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传统孝道认为,对父母尽经济上的赡养责任,只能算是“下孝”.孟子认为,“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尽心上》)因而,赡养父母一定要尊敬父母,仅仅从表面上赡养而不从内心深处去敬爱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一般来说,敬老主要是指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通过肯定其为家庭和社会所作贡献及亲情慰藉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实现;而养老是通过更多地满足老年人的吃穿用等物质供给和日常生活照料的需要而完成.人们常说:“吃饱穿暖”并非完全是老人所需,精神慰藉的满足才是老人的心中所需,所以敬老要把精神慰藉放在第一位,是更高要求的养老,是养老质量提高的体现.

传统孝道的本质是敬养,敬老是孝道的核心内容,是其精神所在.对父母的衣食等物质方面的赡养和精神上的敬养,是“孝”的内在要求之一,是人类一切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所以说,传统孝道和养老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两者统一于为老年人提供适当的条件和养老和谐氛围,达到生命延续、社会发展之目的,这也体现了民本主义的养老思想.

二、传统孝道养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尊老敬长”的养老礼仪道德规范.从上古时始,无论是民间或是历代王朝都十分注重养老礼仪.民间,在尊老称谓上,称长者“父老”、“父兄”;在尊老礼仪上,对老人吃有吃礼,行有行礼,坐有坐礼,起住有起住礼;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为尊重敬重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民间的风俗制定出各种不同的敬老和养老礼仪标准,形成了一定的养老敬老礼仪习俗.据儒家的经典《礼记·王制》篇的传说,远古的有虞氏,即舜,用燕礼养老;夏后氏,即禹,用飨礼养老;殷人用食礼养老;周人则兼而用之.据说,周代的敬老礼仪是按老人的年龄分别在不同的层次举行,即“凡养老等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等”(《礼记·王制》).

总结:关于免费论传统孝道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论传统孝道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当代价值 摘 要:孝道思想作為伦理道德规范,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传统孝道思想存在封建落后性,在新时期,必须转变传统孝道观。

2、 论中国传统礼文化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融合 一、中国传统礼文化的渊源与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几乎在中华文明之初,就可以看到礼的诸多形迹。然而,作为中国文化渊薮和基质的礼俗,究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路径 【摘 要】本文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思想内容、教育目的上的关联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提出。

4、 传统文化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摘要: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通过对西藏高校472名学生的调查得知,西藏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但有待深化。

5、 传统美育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探析 摘 要:当前高校思政理论教育,往往给学生留下授课内容枯燥、知识讲解老套、知识体系陈旧、讲课形式单调的印象,究其原因是思政教育中的“美”尚未被发觉。

6、 略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种族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价值观念、 道德、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