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文学杂志征稿 文学杂志排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论文 文学批评论文题目 文学批评论文 怎样运用文学批评理论写论文 文学批评杂志 中国文学批评论文

关于文学批评论文范文 新世纪香港文学批评管窥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文学批评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9

新世纪香港文学批评管窥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香港报刊商业化倾向严重,且不少报刊无法做到长期经营,很难形成强大的平台来支持文学的发展.这使文学评论发表的园地越来越少,大多数评论文章只能借助一些纯文学刊物或者文化刊物发表,可大部分也由于资金受限而被迫停刊,比如:“《素叶文学》等杂志是由编辑群集资出版的,因为资金的无法顺利到位而最终停刊;《香江文坛》、《字花》等杂志都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资助,前者因资助取消而被迫停刊.”a相较而言,《香港文学》是上述所说能为香港文学评论提供重要发表平台的刊物b.它是迄今为止在香港存在时间最长(从创刊至今达31年)且影响广泛的纯文学刊物.在31年的发展历程中,《香港文学》经历过一次主编的更换:由香港作家刘以鬯于1985年1月创办刊物并任主编,直到2000年9月由香港作家陶然接任主编至今.本文拟以陶然主编《香港文学》c批评栏目的主要特色为考察对象,探讨新世纪香港文学批评的问题和现象.

一、 批评现状:借“大陆”之石来攻玉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香港文学研究归纳为如下特点:“香港文学在香港,香港文学研究在大陆.”d这说明了香港本地评论处于弱势地位,而且需要依仗大陆的评论力量才能提高它的影响和价值.那么新世纪以来香港文学批评是否已改变这种情况?

实际上,这依旧没有得到改变.以陶然主编的《香港文学》为例,把涉及香港文学批评栏目的作者归属地做了一个统计.按作者所属国家或地区将作者“出处”先划分为香港籍和非香港籍,再将非香港籍细分为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区域.同时,依据写作题材划分为涉及香港话题还是非香港话题.经统计e,这些批评栏目里共有198位作者发表文章,其中香港籍作者有110人(约占总人数的56%),非香港籍作者有88人(约占总人数的44%).而在非香港籍作者中f,大陆占了58人(约占非香港籍作者总人数的66%).由此可以看出:评论者不限于香港,而是遍布世界各地.接着再把涉及香港文学批评栏目的评论文章分为“香港话题”和“非香港话题”.经统计,《香港文学》在这15年的香港文学批评栏目共发表文章391篇,其中直接涉及谈论香港文学的有386篇,含香港籍作者发表“谈论香港话题”的文章共有161篇(约占总篇数的42%),发表“非香港话题”的文章共有54篇(约占总篇数的14%).本文主要涉及的是香港文学的批评,所以在统计“非香港籍作者”发表评论文章时,考察的是他们“谈论香港话题”的情形.据此,非香港籍作者“谈论香港话题”的文章有171篇(约占总篇数的44%).在这171篇文章里,大陆作者的文章占了131篇(约占非香港籍“香港话题”文章的77%),台湾作者有14篇(约占8%),剩下15%的作者来自澳门、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对此,可以看出同样还是香港籍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最多(共有215篇,约占总数的56%).再把目光聚焦到“谈论香港话题”上,就会发现非香港籍作者发表的篇数比香港籍作者要多.有11人发表过6篇以上的评论,其中香港作者有4人,大陆作者有7人.如果将这11人所发表的篇数从多到少排序,就有了下面的结果:

可知大陆学者的人数要多于香港学者,且前列的大陆学者较为集中.也就是说,大陆评论家是香港文学评论的重要力量.陶然在主编《香港文学》时也发现,虽然香港本地的评论力量在新世纪以来逐步发展,但成效甚微.他在《卷首漫笔》里三次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担忧:“本刊收到的文学评论稿件不可谓少,但出自本港作者之手的,比起其他类别,相对薄弱”g;“不是没有人写评论,但可能这和评论要花很多功夫有关吧,香港的论者比较欠缺,虽然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本土评论家评论香港文学作品,但成效并不太理想,我们只得较多地借助外地的力量来推动香港文学,也许这未必是最好的办法,但不得已而求其次,也是无奈的事情”h;“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我们可以借力审视自身,但也要看到,批评乏力,实际上也削弱创作生机;在客观上形成好的作品无人提及,成熟的作品也没人批评.”i

面对香港文学批评需要“借‘大陆’之石来攻玉”的现状,陶然的无奈也代表着不少香港文学研究者的心声.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陆学界研究香港文学以后,香港学者和大陆学者形成了各自的“香港立场”和“大陆立场”,在达成共识上产生了分歧.正如古远清在《香港文学研究二十年》里所说:“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学术背景、文学观念的不同,内地和香港学者交流中产生了一些碰撞.”j在香港学者看来,大陆学者研究香港文学的态度、方法和立场还未能切合香港文学的生态,比如:方法论的陈旧、对史料的不加甄别以及用大陆的意识形态和“大一统”的标准套用对香港文学的研究等.《香港文学》发表过昆南的《香港·文学·反思·断想》明确表达了不满:“香港文学,是一个大题目.总有一个奇怪的感觉:往往是从别的地方才看到香港文学的研究.是的,过去的日子,撰写香港文学历史的,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修修补补的,拼拼凑凑的,甚至我抄你你抄我的资料,历史的面目竟然如此样板化.”k叶辉的《十年来的香港文学评论》l同样针对大陆人用“收编心态”而不去实地深入了解香港文学就来撰写香港文学史的情况提出质疑m,且两篇文章都认为目前还未到书写香港文学史的时候,希望有更多的人落实去做史料收集和研究的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能够深入历史现场进行香港文学研究的本地学者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更为重要的是,香港学者想借此重新强调学术研究的特殊性、本土性和主体性.

香港学者如此强调自身的特性和自身固有的“边缘”和“夹缝”心态有关.由于有殖民化的背景,香港始终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聚合点.这种“边缘”和“夹缝”心态曾随着“九七回归”的来临而达到 .在此期间,不少文学和评论作品都关注香港文学的文化身份定位问题,期待能形成一個既包容又超越于中国和英国话语力量支配的“第三空间”(Third Space),以便有效抵抗这两种文化所形成的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使香港永远保持一种不受某一话语力量支配的开放多元状态.这种不想被中国文学“收编”的心态并没有随着回归而消失.《香港文学》这15年来就有10篇文章论述香港文学的本土性、主体性以及文化身份.

总结:这篇文学批评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新世纪以来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 摘要:21世纪以来,国内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发生重要转变,研究者努力探寻并建构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发展脉络清晰:从文学文本。

2、 论新世纪湖北文学的影视改编策略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虽然时间不长,但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令人乍舌,大众文化在新世纪的湖北同样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湖北文学在新世。

3、 新世纪文学学院化趋势和忧思 面对新世纪,文化或文学研究者“普遍注意到——文化和文学发生的一系列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深刻性已经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表征”(1)。在一些期刊推。

4、 新世纪美国海外华裔文学 主持人王 凯(青年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外 国语学院讲师)观察者: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Ki。

5、 论新世纪诗歌批评文体意识重建 文学批评的职业化,是重新激发了批评的潜在活力,还是将其推向了更深的困境?我们确实很难说清这一问题。然而,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力渐趋弱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