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金融服务论文 普惠金融论文 国内金融期刊排名 金融博览杂志 金融经济杂志社 关于金融的论文 金融监管类论文 金融和金融监管论文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论文 金融监管毕业论文 互联网金融监管论文 金融监管方面的论文

关于金融监管论文范文 美国金融监管有效性衡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金融监管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2

美国金融监管有效性衡量是关于对写作金融监管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消费金融监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利用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对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衡量和判断的结果表明,2000~2009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说明过去10年美国的金融监管质量是逐步下降的,美国的金融监管已经不能适应其金融业的发展.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其金融监管指数的变化,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注意保持金融监管与金融业发展的匹配性,以及金融业效率性与稳定性的均衡.

关键词:金融监管指数; 金融监管有效性;衡量

中图分类号:F8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1-0019-05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国内金融机构众多,金融市场规模很大,相应地,美国也建立了较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 美国的金融监管堪称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监管体系,其监管机构众多,监管法律纷繁复杂.1999年通过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宣告美国实行混业经营, 但美国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却没有太大的调整, 美国进入了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最终于2009年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根据该法案除了出台一些限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条例之外,还设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 增加了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那么,2000年以来,美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如何? 金融监管质量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本文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了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

一、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之一来自于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针对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正在或即将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但现有理论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框架,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不同监管体制之间的优缺点比较来做出评价. 但定性比较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且很难对金融监管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而且缺乏前瞻性, 使得各国金融监管往往滞后于金融业的发展,从而使金融监管改革呈现“危机导向型”的特征. 本文想通过构建金融监管指数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定量研究, 进而为金融监管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本文还希望通过金融监管指数的构建动态监测各国的金融监管质量, 并希望在金融监管水平大幅下降的时候提出预警, 进而使得金融监管改革更具有前瞻性.

研究背景之二来自于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进行评价的需要.2000年至2007年,美国金融监管方面没有做出很大调整,进而引致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2009年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是否起到了大家所期待的效果, 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

鉴于以上两点, 本文依据各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构建了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框架, 并利用这一分析框架对2000~2008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进行衡量与评价.

二、 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其衡量问题的理论综述

所谓有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以此,我们可以将金融监管的有效定义为:“能实现预期的金融监管目的”.关于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其衡量主要包括两个问题: 第一是金融监管是否有效;第二是金融监管有效性如何衡量.

关于监管是否有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监管有效说和监管失灵论.监管有效说以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为代表, 监管失灵论以监管俘获说为代表.

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Stigler,1971;Becker和Stigler,1974)建立在政府拥有充分信息、为社会整体福利服务以及具有完全信用三个假设基础上,认为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其脆弱性,且由于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不完全竞争和搭便车行为等, 私人不可能去监管那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才能够克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改善金融机构的治理水平,从而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金融监管公共利益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积极鼓励政府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实现对金融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政府金融监管的权力, 发挥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问题.

监管俘获说(Becker,1983;Tullock,1967;陆磊,2000)认为监管与公共利益无关,监管机构不过是被监管者俘获的猎物或俘虏而已. 这派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政府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利益的特殊市场主体,它并不能最大化社会的福利.一方面,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往往会被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所左右,因为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有积极性采取各种手段影响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这样,金融监管机构最后常常被俘获.另一方面,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过多管制行为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中寻租的机会,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这就不利于金融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竞争和开放机制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抑制.

虽然在理论上存在着监管有效说和监管失灵论,但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各国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基本达成了共识, 且各国基本都建立起了金融监管机构.根据统计 [1] ,世界共有192个国家建立了金融监管机构.

既然金融监管是必要的, 那么金融监管的效果如何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衡量问题.目前理论界较为常用的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模型主要有两个: 金融监管成本-收益模型和成本有效性分析模型.

金融监管成本-收益模型(秦宛顺、靳云汇、刘明志,1999)的主要思想是:金融监管都存在着一个有效边界的问题, 如果金融监管位于有效边界上或附近的一个区域内, 那么它就可以产生正的综合效应;如果金融监管超过了有效边界或区域,或者离边界很远, 那么它就很有可能会产生负的综合效应.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有效分析金融监管效率,界定金融监管有效边界的量化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是目前理论界研究这一问题运用得最多的方法. 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其结果实际上就是一个金融监管的效率问题, 即用最低成本实现监管收益的最大化.但它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在现实中要计算监管的收益和由于没有实施监管而造成的损失是徒劳的, 因为这种收益和损失是假想中的,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难以量化.同时,各国的金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无法全部由监管的成本和收益来反映. 成本收益分析只是在理论上论证了如何寻找优化本国的金融监管, 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执行性.

鉴于成本-收益模型的缺陷性, 成本有效性分析模型(刘宇飞,1999)随即替代产生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无法确定监管项目的具体收益大小时,可以用目标的完成程度取而代之,并计算出该收益与付出的成本之间的比例. 如果能够同样有效地完成目标,成本较小的方案要优于成本较高的方案.因此, 可以用有效程度与成本之比的最大化替代原有的成本-收益分析下收益与成本的最大化目标.在这种分析方法下, 虽然金融监管的收益仍难以量化,但由于其运用目标完成的程度(即监管的有效程度)替代了金融监管的收益,因此较为巧妙地避免了金融监管收益难以确定的难点, 从而在总体上能运用其来判断金融监管是否有效.但它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国家金融监管目标往往是多重的, 目标的完成程度的测度较为困难, 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量化分析方法.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金融监管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金融监管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缺陷应引为鉴 摘要:为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多项改革。但此次改革后系统风险仍未得到完全控制,道德风险也未能彻底消除,影子银行未能完全纳。

2、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制度过时了吗 美国在后危机时代实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在促进金融稳定方面取得的成果远远超过了因改革而付出的成本。但在其他一些领域,由新的监管规定所产生的监管负担超。

3、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对我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单一的银行存款的理财方式已不能满足我国国民和相关企业的投资理财需求。通过论述我国金融业监管的发展历程和当下面临的问题。

4、 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和核心原则 摘 要: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新兴的金融形式,在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必须有相应的监管作。

5、 当下金融监管该适用什么模式 自股灾发生以来,金融监管机构及其监管能力一直是社会公众广为诟病的对象。但是,当今金融监管中的问题,早已不仅仅是监管机制层面的问题,而应该是国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