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洛神赋图赏析参考文献 创兴论文 熊兴江国际论文 陈兴良的硕士论文是什么 潘兴强参考文献 关于兴仁房地产的期刊

关于赋比兴论文范文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赋比兴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赋比兴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赋比兴读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以诗的形式给我们保留了2600多年前各地域各阶层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而且其中的“诗大序”对于诗这一文体的心理发生过程、讽喻教化功能以及它的独特创作方法都有着直切诗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的理论概括.中国诗歌千百年来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汪洋恣肆,蔚为大观.但万变不离其宗.时至今日,其创作方法仍不出“赋”、“比”、“兴”三字.

何为“赋”、“比”、“兴”?自古以来解释纷纭,各种说法林林总总,不过从中还是可以理出一个大致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线索来.首先是把“赋”和“比兴”相较,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认为“比”刺“兴”美、“赋”则兼之的观点似乎太机械死板了,但道出了“赋”和“比”、“兴”不同,在于“赋”是直陈,“比”、“兴”则用借托.这一点后人大多没有异议.如宋·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诗集传》)梁·钟嵘也说:“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诗品序)这直接性就是“赋”的一个特点.和此相连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叙事性,那就是“直陈”、“敷陈”中的“陈”了.不用任何比喻、意象来直接写物叙事,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含他意,这就是“赋”的方法.我忽然联想到诗歌界一度流行的反抒情、反意象的叙事热,这不就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赋”的写法吗?怎么又成了新潮流、先锋派了呢?虽然说,人要直,诗要曲,诗忌直露,但不等于说用直接叙事法就写不出好诗.杜甫的《北征》、《三吏》、《三别》等就是.《汉乐府》和白居易的《新乐府》中也是不乏佳篇.我在《中华诗词》2003年5期评论沂蒙老农的诗集时,曾提出应有“现代乐府诗”,说明“赋”的写法仍有其现实作用.诗人高昌对于“时人久疏白乐府”就很有感慨,决心用自己的诗笔来填补此空白,写了《哀矿难》等“现代乐府”;这都离不开“赋”.获奖的刘征《红豆曲并序》,也是用“赋”的叙事手法来写的,不过关于昭明太子萧统和农女红豆的故事则是虚构的.正如作者自述“赋诗任臆所之”,“真实不虚者只一情字”.事可虚构,情不可虚构.即使有些现代诗人标榜的冷抒情、零感情,也是有情在的,只是不露声色而已.

“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铺”、“敷”(郑玄“赋之言铺”,晋·挚虞“赋者,敷陈之称也”).这是一种向外铺展扩张型的写法,用对仗、排比等句式把一件事多方面地展开来叙述,如《诗经》中《木瓜》一诗即是如此: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已故诗人郭小川就喜欢用这种反复回旋的句式,排浪式地向前推进诗意,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

铺张的另一层意思是讲究辞藻缤纷华丽.刘勰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到汉代这种写法蔚然成风,并游离于诗,似成另一文体,被人称为有韵之散文.这一古老文体后来渐渐衰落,但在现代生活中它并未完全消失.我们在各地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点常能读到现代人写的赋,有名的就是巴蜀鬼才魏明伦写的《中华世纪坛赋》和《大会堂赋》.不过,这不是大众化的文体,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娴熟驾驭辞藻、典故的腕力,是写不出来的.虽然,正如前述,直陈其事的“赋”法在当今诗词创作中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尤其对于“救济人病,补弊时阙”的现实题材.至于其直、露、实的弊病,也不是不可加以补救和转化.清·刘熙载《艺概·赋概》就说:“赋兼比兴,则以言内之实事,写言外之重旨.等不然,赋物必此物,其为用也几何?”聂绀 的诗大多为生活实录,用“赋”直陈,但读起来却很有味道,意蕴很深,即是最好的例子.

较之“赋”的直陈,“比”、“兴”的婉曲借托应该更加适合诗质的表达.故“诗要比兴”,是历代诗人的共识.刘勰《文心雕龙》就单列一章谈《比兴》.清·吴乔《围炉诗话》云:“唐诗有意,而托比兴以杂出之,其辞婉而微,如人而衣冠.宋诗亦有意,唯赋而少比兴,其辞径以直,如人而赤体.”他从艺术性上比量,认为“比”、“兴”要高明于“赋”.“赋”是本事直观,为单层结构.唐·孔颖达就说:“不譬喻者,皆赋辞也”(《毛诗正义》);“比”、“兴”是用相似或相关的意象透视本事,故为双层结构,孔颖达说它们“同是付托外物”(同上),这“外物”也就是吴乔说的“衣冠”.要把“赋”和“比”“兴”区别开,还是比较容易的.至于同为“付托外物”,“比”和“兴”二者有什么不同?这却是古代诗学上议论纷纷不断加以探究的课题.宋·朱熹的《诗集传》中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只是从语句修辞的角度去解释二者之异,辨认不难.如高昌在《玩转律诗》一书中谈及律诗的谋篇,就以此为依据,分作“以赋开头”、“以比开头”、“以兴开头”几种,他举古诗例子来说明.在当代诗词中也是不乏这三类例子的,如:李增山《偕妻游张家界》:“张家界上李家游,万座青山两白头.我看夕阳红一点,宛如老伴少时羞.”(《中华诗词》2013.4)开头就是用“赋”直述,“白头”是借代,和“青山”相映,来衬托“红一点”.张君恋《题山瀑图》:“滚滚银河下九垓,负图鳞介似平台.伊谁撒下天罗网,欲把青山拽上来.”(同上2013.2)开头就是用“比”,以“银河”喻“山瀑”,于是“青山”就是河中鱼,凭君打捞了.秦兆阳《雾景》:“雾里嫦娥云里山,奇峰隐约九重天.始信文章有妙诀,但在虚实有无间.”(同上2013.3)开头就是用“兴”,由缥缈的云雾起兴产生联想,点出写诗的诀窍就在这亦虚亦实、似有似无之间.这个“兴”还是有“比”的意思在内的.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引起物和所咏对象无直接关联的纯“兴”例子,只有在信天游等民歌中才用得比较普遍.

由于不满足这种句式修辞上的简单化解释,更多诗人学者就从诗的艺术表现和欣赏角度去体悟“比”、“兴”二者之不同,由此开拓了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的广阔途径,从而使之达到一个更高境界.略举以下三说证之:一,“比显兴隐”说.最早见于《毛诗·关雎传·正义》,毛亨说:“比之于兴,虽同是付托外物,比显而兴隐,当先显后隐,故比居兴先也.”刘勰也很赞同这一观点,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并批评当时诗风是“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所以文谢于周人也.”在刘勰的心目中“兴”是优于“比”的,其重轻判然分明.二,“兴在象外”说.梁·钟嵘《诗品》序说:“文有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比”、“赋”无新意,“兴”却是全新解释,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宋·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等经典名言,以及言外、味外、韵外、弦外、景外等种种提法,在诗艺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到清·冯班就认为严羽说唐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种种比喻,殊不如刘梦得云‘兴在象外’一语妙绝”(《钝吟杂录》卷五),这就更加扼要概括了.尽管刘梦得说的是“境生象外”,和“兴在象外”的意思还是相去不远的.三,“兴无寄托”说.清代常州词派把“比”、“兴”引入词的赏析评论,提高了词的品位,尤其以有无“寄托”来区别“比”、“兴”,很有创意.周济说:“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宜,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介存斋论词杂著》)这儿的“有寄托”指“比”,“无寄托”就是“兴”了.不过“兴”的“无寄托”不同于“赋”的“无寄托”.“赋”是实打实的“无寄托”,一眼看到底,无法见仁见智.“兴”则是“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宋四家词选》),也就是要“有寄托人,无寄托出”.词人是带着情思进入创作状态的,心中自有寄托,但写作时不能“喻可专指,义可强附”,而要“所谓兴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这样写出来的词似“无寄托”,才能让读者见仁见智.对于“兴”的理解不止以上三种,但不论解释如何不同,都跳不出一个“隐”字,“象外”也好,“无寄托”也好,不都是求“隐”吗?就是现代人提出的“兴”是象征、“兴”是隐喻等观点和说法,也是围绕着“隐”展开的,并由此和现代派的朦胧、晦涩接上轨.可见,“赋”、“比”、“兴”虽仅三字,其包容大得很.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赋比兴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赋比兴和立象以尽意的关系 摘要:“赋”、“比”、“兴”乃是战国时代的学者总结《诗经》的艺术经验而提出的一组美学范畴。而“立象以尽意”则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

2、 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 摘要:在当代油画中运用综合材料,能使油画的表现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本文主要对综合材料在现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关键词:综合材料 当代油。

3、 论平面构成在当代版画创作中运用 一、平面构成对当代版画创作的意义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有灵感和激情,还要在作品中融入美的形式。版画创作需要画家在作画前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对作。

4、 屈赋中香草之兴文化溯源 内容提要:通过对苗族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屈赋“香草”之“兴”植根于苗族得天独厚的自然生境,承载着苗族深重复杂的历史命运,积淀。

5、 对比汉英爱情类民谣赋比兴手法运用和差异 摘要:民谣作为各国人民民间文艺的艺术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爱情类民谣能够较为真切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活动,同时反射社会现实,不论在文学还。

6、 当代大学生新媒体运用中的问题与 [摘 要] 在梳理与掌握学界关于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现状及核心观点基础上,以采用调查方式获取的真实数据为支撑,深度剖析当前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现状,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