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农民收入文献综述 收入分配参考文献 收入确认问题的参考文献 我国金融和收入不平等硕士论文 收入会计核算的参考文献 论文在期刊发表后收入文集

关于收入论文范文 中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收入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6

中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是关于本文可作为收入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中国收入阶层划分2017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将流动性约束条件纳入Dynan(1993)模型对其进行扩展,构建出包含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实际利率变量的新预防性储蓄模型.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更能体现我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特征;在不确定性存在条件下,新引入的流动性约束变量会对面临流动性约束不同居民的储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甚至不同方向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居民面临流动性约束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发现转轨时期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是抑制我国消费需求增长,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根源.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中图分类号:F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4-0002-05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攀高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共同关注的话题.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7119.6亿元,2009年为260771.7亿元,20年间年均增长21.2%,远高于10.1%的同期我国GDP平均增长水平①.储蓄的持续增加引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在1995~2009年不断下降,从0.826下降到0.714,年均下降0.6%.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央行和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居民储蓄总量仍然持续扩张,我国仍面临消费疲软、总需求不足的现状.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还未完成,居民储蓄过快增长使得银行存贷差不断扩大,资金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而大量积聚于银行,势必加大银行的金融风险,这对于我国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是不利的.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探讨目前高储蓄率的原因及其储蓄动机,找出提高消费的办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预防性储蓄的定义最早出现于Leland(1968),他从理论上指出未来收入不确定时,消费者将减少当前消费,多出一部分储蓄,这部分储蓄就是为了防范未来不确定性收入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1].预防性储蓄理论在此基础上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进行扩展和补充,认为消费者不仅是将收入均等分配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且还防范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由此引发学者研究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热潮.Dynan(1993)将收入不确定性引入预防性储蓄模型,率先将得到欧拉方程进行泰勒展开[2].结果发现,美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非常小,这和Skinner(1988)[3]和Dardanoni(1991)[4]发现总储蓄中有近60%或以上来源于预防性储蓄的结论不一样.也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②[5],认为是因为模型中遗漏了重要解释变量③[6,7].随后, Lee和Sawada(2010)[8]的研究发现,忽视流动性约束变量对受到流动性约束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估计具有向下偏差.居民在受到流动性约束时,消费储蓄行为愈发谨慎,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加显著.

国内方面,齐天翔(2000)通过倒“U”曲线假说阐述了不确定性和居民储蓄的关系,认为不确定性是影响居民储蓄动机的主要原因[9].龙志和、周浩明(2000)从收入不确定性入手,采用Dynan(1993)模型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在1991~1998年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结果显示储蓄动机较强[10].李勇辉和温娇秀(2007)也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动机进行研究,认为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预防性储蓄发生[11].裴春霞和孙世重(2004)分析了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对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发现改革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受到明显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反作用[12].杜海韬和邓翔(2005)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新探索,认为当期收入仍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而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会加大储蓄动机[13].

综观以上研究,其研究对象都并没有考虑到各个收入阶层,且没有对面临流动性约束不同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差异做出解释.从经济学角度及经验判断,不同收入阶层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及其预防性储蓄动机肯定不同.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探讨其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差异,以期解决疑惑.二、模型构建

利用流动性约束假说对Dynan(1993)的模型进行扩展.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消费者不仅是将收入均等分配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且是在防范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来达到一生效用最大化.假定消费者i在时间t的目标函数为:

三、实证检验分析

将上述理论模型作为计量模型,利用我国城镇居民在1995~2009年期间数据,运用2SLS分别估计流动性约束和无流动性约束变量时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一)数据选取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整理,得到1995~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耐用品消费支出、名义利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其中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7个等级相关数据也已整理.所用的数据均已用1995年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期,消除了每年价格因素的影响.(二)变量

1.消费性支出.考虑到耐用品消费效用时间较长,会影响效用函数在时间上的独立性,因此,从消费性支出中扣除了耐用品消费支出额.

2.实际利率.如果一年中有多个名义利率值时,取其加权平均数,最终得到的名义利率减去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为实际利率.

3.流动性约束.这一变量采用各个收入等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全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值yi,t~来衡量.yi,t~<1,说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小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只能用于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完全没有流动资本剩余来抵挡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冲击,属于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yi,t~在1~2之间表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除用于满足消费支出外,还剩有一定的流动资本,则该居民属于不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yi,t~>2,表示居民属于不受到流动性约束型,在消费支出后还有大量的流动资本剩余.我们以此来确定流动性约束类型,得知最低收入用户、低收入用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属于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属于不完全受到流动性约束型;最高收入用户属于不受到流动性约束型.(三)检验方法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收入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分析 摘要:房价的不断上涨在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本文探讨房价与分配比例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并从通货膨胀、资产的财富效应、消费等角度。

2、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回归分析 摘 要: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0~2016年云浮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通过。

3、 人口年龄结构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变动 摘要: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

4、 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关系 摘要: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与住房价格快速增长,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从住房价格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入手,厘清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利用2。

5、 新疆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等级消费特征分析 [提要] 根据2013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统计数据,采用对应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新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

6、 休闲、收入和城镇居民幸福感 摘 要:(中)摘要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综合刻画中国城镇居民的休闲状况,并实证研究休闲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仍是影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