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社 人文社科类期刊 护理人文关怀论文 国家人文地理杂志 教师人文素养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人文英语论文题目 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 大学生计算机素养论文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订阅

关于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诗歌教育和提升人文素养之探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人文素养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14

诗歌教育和提升人文素养之探析是关于人文素养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人文素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歌理论的探讨起步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在浩如烟海的诗论中,关于诗歌功用问题的研究尤为受到关注,无论是诗歌的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重视诗歌的教育、教化功能.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强调作者的志向、情感对于形成作品的重要作用,后人将其概括为“表现说”,这一学说又根据表现方式的不同,分为“言志说”和“缘情说”两个视角,前者强调言说宏图大志,后者重视内心情感的流露,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强调诗歌要缘事而作,诉说诗人内心的志向和情感,进而达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效果,所谓:“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故而“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论观念为当代诗歌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风潮,中国古典诗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角,特别是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以后,人们更加关注中国古典诗词,正如此节目所言:“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这对于提高国民素养和审美品位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颂其诗、读其书”,“知其人”,“论其世”,发现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境,从诗词中汲取养分,确实可以滋润人的心灵.由此可见,诗词教育应当引起当代人的重视,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引导学生多多积累、品评诗词,进而培養其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审美素养,同时,也要通过这个渠道帮助学生建立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言志说;缘情说;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3-0085-04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歌创作、诗歌功用问题的探讨起源较早,观点也相对集中.总体说来,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观可以用“表现说”三个字来概括,“表现说”强调的就是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流露问题,根据表现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言志”和“缘情”两种,但不管是言说志向还是抒发感情都要受到限制,因为诗是“寺人之言”,寺人是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寺人之言”无疑是受到限制的语言,这也限定了诗歌的功用,就像《毛诗序》中所概括的那样:“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样的社会功用更突出强调了诗歌的教育功能,对于现代诗歌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创作的角度来理解文学观念,西方文论强调“摹仿说”,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表现说”,这两种学说都是用来探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认为文学与现实有着某种对应.这种创作观念的差别源于西方文学最早的样式中叙事文学比较发达,故强调“摹仿”,而中国文学最早是以抒情文学为主,所以重视“表现”.相比较于當代,中国古代文论中更重视诗论,中国也正是因为诗歌的发达而被称为“诗的大国”,而诗的发达,不仅是因为古代诗歌数量庞大,更是因为有大量的诗论做支撑.中国的“表现说”,根据表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言志”和“缘情”两类,故而也形成了有名的诗论观——“言志说”和“缘情说”.

一、“表现说”之“诗言志”

“诗言志”的说法最早出自《尚书·尧典》,原文是:“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此处所说的“诗言志”就是指诗歌是用来言说诗人的理想、抱负、志向的.朱自清先生把此句称为中国古代诗论的开山纲领.此外,《庄子》中也提到“诗以道志”,强调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志趣的;《荀子》中也有类似说法:“《诗》言是其志也”;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强调言说志向的重要性,所谓“诗言意”“诗以达意”便是对其观点的准确概括;而《毛诗序》中对类似观点的阐发更是详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但是,需要说明的是, “言志说”中所言的“志”,是指宏图大志,古代诗人在抒发感情时,要着重表达宏大的情感,这种宏大的情感,主要体现在“事君”“赋诗明志”“修身”等儒家文论观点中,更集中在孔子的诗歌功能论中.

春秋时期,士的阶层开始出现,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是这样界定“士”的——“行己有耻,使于四方,可谓士矣”,这个概念,对于“士”提出了一定的标准,首先要知道礼义廉耻,有着很好的内在修养,内心有判断是非黑白的标准,然后才能在出使四方,为国家效力时,“不辱君命”.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能够看到孔子在诗歌的功用问题上,开始站在“士”的立场说话.也就是说,“在孔子的时代诗歌原有的那种沟通人神关系的功能已经随着西周贵族制度的轰毁而荡然无存了.而孔子的言说立场也不再是处于统治地位的贵族立场,而是处于民间地位的士人立场” [1]40.但是,孔子对于诗歌的社会功用十分重视,他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兴、观、群、怨”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诗歌可以“事君”,因为诗歌可以通过“怨刺上政”(孔安国注)来达到影响政治的目的.诗歌一旦与政治挂钩,无疑言说的都是宏图大志了.

与此同时,在中国古代讲究“赋诗明志”,在政治、外交、军事活动中都是如此.因此,孔子强调:“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作诗和读诗,就没法在政治、外交活动中“明志”.此外,孔子还重视诗歌的“修身”之功用,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人的修养就开始于学诗,要想修身,就要先从诗学起,在懂得了修身齐家的道理之后,才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彬彬有礼”,成为“君子”,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成为“君子”,才有制定天下公义之理的资格和权力.以上所提到的孔子的观点,也是他对诗歌功能的概括,这些观点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没有得到重用,这和当时的社会语境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到了后世,乃至国学热的当代,孔子的诗歌功能论却得到了认可,人们普遍上承认诗歌教育对提高人文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孔子本人也被中国人视为“圣人”,在国际上,孔子更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人文素养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诗歌品读之提升语文素养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其中诗歌部分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从我们小学开始便熟背《唐诗三百首》《诗经》等名著,在古人。

2、 利用英语戏剧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探略 【摘 要】利用英语戏剧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可利用英语戏剧的人文精神元素,提升高职生的道德修养、法律意识和处世智慧;利用创作与表演英语戏剧的机会,。

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教师应该以人文教育为导向,合理整合教材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

4、 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提高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5、 成全教育内生之力提升核心素养 十年间,当地的教育低洼地因一位名校长及其团队的特色引领而绽放奇迹,喜获丰收。作为广州市老四区之一,海珠区内名校林立,竞争激烈,广州市海珠外国语。

6、 技校物理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 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的人文素养水平,社会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优秀技工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