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论文知法学法懂法 学法懂法小论文 大学生应怎样懂法评论文 知法懂法好公民论文

关于懂法论文范文 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化对于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必要性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懂法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4

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化对于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必要性是关于懂法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懂法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教育水平极大优化,青少年接受的教育愈加丰富.然而,青少年犯罪率虽在近八年有所下降却未得到质的改善.本文将通过描绘青少年犯罪基本现状,介绍现行国内中小学法制教育情况及法制教育课程化将带来的益处来说明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课程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建设迅速发展,公民文化水平、道德素养明显的提升.同时,我国公民也越来越有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而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人群是否知法、懂法、守法?从我国青少年较为高发的犯罪率来看,并不能给予肯定答案.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

当代中国,青少年犯罪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依然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愈加呈现出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团伙化的趋势,而青少年犯罪较多发于侵犯财产类犯罪、暴力性犯罪、激情犯罪等.青少年犯罪的真实情况则是: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呈增长的趋势(从数据显示现该趋势略有缓解).根据中国法律年鉴,自1997年新刑法实行至2013为止,青少年犯罪量及犯罪率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自1997年至2008年期间,青少年罪犯总数处于不断攀升期,从1997年的199212人到2013年的265439人,增长了66227人,该数据清楚地显示了青少年犯罪总数急剧上升,青少年犯罪问题愈加严重.而根据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至2013年青少你罪犯人数似乎有所下降,青少年犯罪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青少年犯罪状况确有好转,但青少年犯罪问题并非数据直观反映的情况——青少年犯罪人数直线下降,犯罪问题得到稳步且迅速的改善.得出该结论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所带来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青少年人口总数减少、青少年人口总数占中国人口总数的比例逐年减少.也就是说,尽管青少年犯罪问题未得到改善,保持原有水平,青少年人群基数的减少也必然导致其犯罪总量的减少.所以,尽管青少年犯罪问题确有改善,但仍不容乐观的.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必要的,即开设专门的固定的法制课程,聘用专业的法律人才任法制课程专职教师,教授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做到有效的减少青少年“因无知、无畏而犯罪”的情况,使青少年对法律有所了解、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摒弃.

二、我国法制教育现状以及开设专门的法制课程的必然性

我国就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对策,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可知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第一,我国法制知识通常是通过思想品德政治课等学科来教授给学生的: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地理》等学科,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以及如语文、生物、体育等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与法制教育相联系的内容相关学科来渗透法制教育,通过挖掘这些学科中的法制内容,来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第二,通过采用专题教育来传授给学生法制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第三,通过课外活动即课外的法律实践来渗透法律知识.现我国法制教育实施途径多为以上三种进行,后两种的教育方法是有针对性、实效性以及不可替代的特点,使法制教育更加灵活且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然而,这两种方法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所存在的,因其并不能做到学生对基础法律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只有通过课程来教授法律知识才是学生知法、懂法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中小学却是没有专门的法制课程,法制知识通常是作为某学科的一部分存在,或通过相关学科来对学生加以渗透.也就是说,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普法教育固定教材,这使得法制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并不直接深刻,并不能完全达到使中小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目标.当然,有部分省市的中小学开设了法制课,而这些法制课多以专题形式存在,而非作为固定课程出现在中小学生课程表里;也有部分学校将开展的法制课程形式化、流程化.

实际,于2014年10月31日,在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大会上,我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提出将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大力推进普法教育的观点.本人认为中小学设立法制课程是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的益处

中小学开始固定的专门法制课程,聘请专业的法律教师,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途径,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不仅要做到不触碰法律底线;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同时,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法制课程还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再者,该课程的开设也会引起部分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有助于中国法律事业培养人才.

1.开设法制课程将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并有助于青少年利用法律自我保护

当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虽有所改善但仍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一大根源.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最恰当的解决手段就是预防——将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遏制于萌芽之中.当青少年知法懂法时,那么对于大部分青少年做到守法就是水到渠成的.将法制教育课程化,课设固定的专门法律课程将最大程度的做到使青少年知法懂法.正如在对青少年罪犯进行采访时,他们的很多人都会做出类似这样的忏悔:“我不知道会这么严重,我没想过犯罪,进监狱.”这样表达都表现出了这些犯罪的青少年在法律面前的无知,因无知而无畏,这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所以,法制教育课程化势在必行.

学生通过对法制课程学习法律知识,真正的知法懂法后,能做到的不仅是遵守法律规定,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还能以法律为武器来保护自己.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寻求法律的援助,进行自我保护.

2.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将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知法懂法则中国法治化不远矣.青少年在整个社会的普法事业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普法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学习了法律知识的学生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讲给其父母,这也是一种普法行为,这是承上.而这代的青少年在成为下一代人的父母时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对其子女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就是启下.

3.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将有助于培养法律人才

当前,中小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仍比较浅薄,法律似乎离自己很远,而真正对法律进行了解是要在考取大学选择法律专业之后.那么,如果在中小学阶段就将法律知识教授给学生,这将会引起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由此将有更多喜爱法律的人才来学习法律.而对于法律并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也可避免选错专业的尴尬,这将有效地改善工作专业不对口现象(仅限于法律专业),这样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更有利,更有效.所以说,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程将有利于为中国的法律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7 ~ 2013年的统计数据[J].青年探索2015(6):89-94.

[2]鞠青.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5):17-23.

[3]曹月.浅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策[D].吉林:吉林大学,2012.

[4]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2).

[5]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M].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吴琼,(1993 ~),女,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辽宁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硕士(非法学).

总结:本文关于懂法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影响下,学校教育当中开始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础就是法制教育,我国不断实施新课改,初中历史教育开始实施法制教育,。

2、 民间美术教学在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中的教育价值 【摘要】在中小学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大背景下,明确将拓展型课程列为二期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教学作为一种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艺术教学形式,应积。

3、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1],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

4、 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化 摘 要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但是其课程理论基础还不甚明确,研究的严谨性有待提高,道家经典教育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道家经典教育可。

5、 日本中小学将在2018年后实施道德教育学科化 据日本产经新闻网消息,日本中小学在2017年以后将实施道德教师学科化,日本文部科学省为此公布了德育课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正案。修正案在指导项目中追加。

6、 课程化教育在独立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应用 摘 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所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