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越边境贸易文献综述 中越关系史论文集 杜越峰法学论文 云南边境旅游论文 论文图片分辨率越大越好吗 论文查重越改越高

关于中越边境论文范文 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和重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中越边境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22

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和重建是关于中越边境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越305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运用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理论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对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重建

【作 者】黄桂秋,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5 - 0085 - 008

歌圩是壮族民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 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除了固定的歌圩外,平日里壮族各村寨逢有婚丧喜庆,亲朋好友来到家中,少不了聚唱对歌,时有通宵达旦.广西中越边境沿线的东兴、防城港、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八个县(区、市),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传统文化功能逐渐丧失,诞生于农耕文化土壤上的许多传统文化正逐步衰退和消亡,壮族歌圩同样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如何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理念,借鉴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的理论方法,来实现中越边境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此试作探讨.

一、中越边境壮族传统歌圩文化举隅

中越边境各县(区、市)壮族民众操壮语南部方言.这一带民众对圩场的称呼有四种:一曰“巷”,也写成“杭”“夯”;二曰“圩”,也写成“墟”;三曰“费”,也写成“埠”;四曰“街”.中越边境的镇安府故地圩场都称为“巷”,如硕龙土名巷陇匡,新兴土名巷拿隘,岳圩土名巷压,壬庄土名巷壬,平孟土名巷隘等.越南一方的圩场也称“巷”,如下琅县平哥圩场叫巷戛,上琅县潭水社圩场叫巷洒,重庆府所在地圩场叫巷棵寿,塑江圩场叫巷塑等.偏于内地的圩场“巷”“圩”通用,如下雷圩场叫巷街法,也叫圩街法;湖润叫巷陇满,也叫圩陇满;土湖叫巷底,也叫圩底;把荷叫巷雅,也叫圩雅;上映叫巷映,也叫圩映,等等.

中越边境镇安府故地称歌圩为“巷丹”,简称为“丹”,开歌圩叫“启丹”,趁歌圩叫“卑丹”,歌圩的场地叫“坡丹”,歌圩的日期叫“旻丹”.歌圩有固定的地点和日期,也有以此作为歌圩名称的,如硕龙歌圩叫“丹陇匡”,湖润歌圩叫“丹陇满”,化峒歌圩叫“丹巷化”,土湖歌圩叫“丹圩底”等.以歌圩日期命名的甚为普遍,如农历正月十五歌圩叫“丹息哈”,二月初六歌圩叫“丹初觉”,三月十七歌圩叫“丹息则”等.歌圩以男女青年对歌为主,也兼小买卖,叫作巷丹,也叫圩丹,在圩场开的歌圩大都这种叫法.太平府属地的凭祥、龙州、宁明一带中越边境称歌圩为埠坡、窝坡、歌坡,意为在山野的坡地上唱山歌,同时也配合小型的买卖,“埠”和“费”同义,埠坡就是设在山野的交易场所,汉译就是歌圩.养利(今大新县桃城)、万承(今大新县龙门)、龙英(今天等县龙茗)等地的隆垌,是到田野里聚会娱乐的意思.隆,是下去的意思,多见于巫经和山歌手抄本,如今以“隆”代之,意思不变.“隆惦”的意思和“隆垌”相同,都指大型的歌圩形式,从白天连续到晚上,对歌、宴客、访亲拜友,场面热烈.“叩岩”是太平府太平州和左州一带的叫法,盛行于今大新县的雷平、榄圩和崇左县的左州一带.“叩”是进去的意思,“岩”是山洞,意为到山洞里去对歌娱乐.岩洞指石山的洞穴,有的山洞很宽敞,可避风雨,在山洞里聚会,无日晒雨淋之虞.由是观之,歌圩的起源也许和古人的穴居有关.

镇安府故地流行的山歌曲调主要有三种:一是天保曲调,即德保南路山歌,也叫龙光山歌,其覆盖面较大,包括龙光、把荷、向都、上映、土湖、湖润、二十四寨等地.二是靖西曲调,也叫央调,因靖西方言叫央话,故其山歌曲调叫“丝央”.壮语叫山歌为“丝”,也写成“司”或“诗”.靖西曲调主要流行于靖西县范围,其次是下雷部分地区.三是中越边境两国边民同腔同调的山歌,这种曲调叫“伦”.“丝”和“伦”都指山歌,是同义词.“伦”主要流行于靖西县的岳圩、新兴,大新县的硕龙、下雷,越南的上琅、下琅等边境地带.太平府故地的山歌曲调多种多样,龙州、宁明、凭祥相邻的村寨,唱的是同一种曲调的山歌,大新县的雷平、榄圩,崇左县的左州也唱同一曲调的山歌,养利、万承各有自己的山歌曲调.龙英曲调山歌,发音时以“哈嘹”开头,叫“丝哈嘹”.壮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千沟万壑,形成范围大小不等的溪峒,能歌善唱的壮族先民创作了不同曲调的山歌,世代传唱,又以交流的方式,在农闲季节或传统节日聚会对歌,劳者歌其事,尽情欢歌曼舞,就形成了歌圩.

(一)靖西县歌圩

靖西县城正月初一就有青蛇山歌圩,当天一大早,城乡居民便不约而同地扶老携幼,到青蛇山游玩,对歌娱乐,欢度新年.靖西原为归顺州,地处云贵高原余脉,风光旖旎.县城居民多是汉裔,有粤商后代和戍边军士后人,但相传几代,都已本地化.尽管如此,他们还追念先人,以汉裔为荣,称城外居民为土著,有“离城三寸为土”之说.时至今日,他们娶壮女,行壮俗,讲壮话,唱壮歌,水 融,民族融合十分显著.正月初一是大节,新年伊始,互相祝贺,期盼新年有新的收获.歌圩在新年的头一天举行,就是这种风俗的表现形式.正月初七是靖西县城最盛大的歌圩,也是规模最大的歌节.中山公园是活动中心,对歌、演戏、舞狮、舞龙,活动内容丰富.靖西是壮剧的发源地,原来叫“土戏”,说唱全是央话和央调,有其独特的风格.靖西壮族原生态文化比较集中,正月初七歌圩是展现民族文化的盛会,人山人海,举城欢腾.正月十五是大节,春节连续半个月,到这一天结束.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尽情欢度.按当地习惯,腊月三十要包两个大粽祭祖,在神台上摆半个月,这一天要重新煮,当晚全家团圆分尝,叫“吃大粽”.除此之外,还要备些佳肴,举行春节闭幕典礼.为此,许多地方都在正月十五开歌圩,欢度春节的最后一天.这一天的歌圩以丹陇满较为典型.

总结:关于免费中越边境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中越边境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广西边境壮族农商文化的现状分析 【摘要】在广西边境贸易迎来发展大好机会的同时,边境传统的壮族农商文化受到现代市场经济和边贸发展的冲击,开始出现不协调发展的现象,呈现日渐衰落之势。

2、 中越边境看文化边界跨文化传播策略问题 [摘要]本文将中越边境的文化边界放置于跨文化传播策略的语境中重新考察,其核心问题由国家政治边界二元对立的划分,转向文化边界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而。

3、 壮族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和广西高校反腐倡廉教育 【摘 要】在高校反腐倡廉教育中,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不但丰富了教育素材,拓展了教育载体,而且提供了实践基地。因此,广西高校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时,应将。

4、 广西边境地区壮族农商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摘要】广西边境地区的壮族农商文化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文化。随着市场经济和边境贸易的迅猛发展,边境地区的传统农商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呈现衰落的态势,甚。

5、 中越边境村民娶媳妇调查 10月24日,一辆面包车在中越边境的沿边公路上,蜿蜒前行。车内,《我们不一样》《老婆你辛苦了》等歌曲,轮回播放。强劲的音乐声,不断冲出了破车窗,。

6、 对中越边境金融稳定和安全调查 沿边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边民、支持地方建设和促进边贸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其稳定与安全历来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本文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