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大学生安全意识论文 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 学术论文问题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论文 有关恋爱意识的论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思修论文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论文 自我意识分析报告参考文献

关于集体无意识论文范文 集体无意识和中国古代乡愁书写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集体无意识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3

集体无意识和中国古代乡愁书写是关于本文可作为集体无意识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什么是集体无意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乡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体现了人类普遍的“集体无意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家乡、乡愁的描绘,具有久远的传统,留下了丰富的文字书写记录.对于乡愁的书写,古人常常立足于家国忧患的视野,出于一种自觉的表达.这就使得“乡愁”与古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归宿问题关联起来,具有了“精神还乡”的纵深内蕴,成为古代文人精神建构途径之一.经由个体对于家园、家乡、国家的情感的艺术化表达,中国古代的乡愁书写不仅仅限于个体的抒怀,同时也具有了群体性的特征和追寻族群生存意义的哲学高度,体现了丰富的精神内蕴与人文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资源的宝库.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乡愁;易代;民俗志

[中图分类号]15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4-0018-04

近些年来,人们不约而同产生一种对于过去文明的眷恋.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文学领域,表现为乡土文学的内容的抒写,以及作家作品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乡愁”意识.这种呼吁回归传统、回归理想家园的思潮,其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现,有着久远的历史.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人们描绘家园的种种美好,在一定的时期,如社会动荡、家园沦丧的时刻,这种对于家乡的情感又会上升为爱国情怀.文人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于家园、国家的情感,有澎湃的诗词歌赋,也有冷静客观的家乡民俗志.从本质上说,这些作品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体现了古人对于家园、国家的挚爱.从深层次说,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一、从“思乡病”到“集体无意识”

在西方文化里,“乡愁”或“怀旧”的英文是“nostalgia”一词,起源于希腊语“nostos(返乡)”,以及“algos(痛苦的状态)”,连起来便是指一种思念家乡的焦虑状态.该词最初创立于17世纪,由一位随军医生所创,主要用以指称远离家乡的士兵出现的抑郁、沮丧的症状,也即思乡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词逐渐远离最初的医学或病理学的本意,具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指向,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文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

而在中国古代,关于离愁与怀乡的书写却十分常见,其中包括个体层面的离愁别绪、思乡之苦、千里寄寓,也包括更深层面的家国忧患、易代之痛、乱世悲歌.文学中许多常常出现的表示离愁别绪的意象,都可以看作是“乡愁”的代名词.这些书写源远流长,古今勾连、彼此映照,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累.

中国文化中这种古今共通、几乎是出自惯性与偏好的对于“乡愁”反复书写与艺术表达,可以用“集体无意识”这一概念来进行概括.“集体无意识”由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在1922年发表的《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集体无意识”学说认为,在人的心理的深层,由遗传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祖先的经验或种族记忆,这样的经验或记忆构成了人类普遍性的精神.“集体无意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精神视野,人们可以通过其间接的显现来对其进行认识.这些间接的显现包括梦、文学作品、艺术象征、人们的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等.积淀在“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始意象和原型,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艺术构思的动力和源泉.人们正是通过艺术的创作,来追寻逝去的家园和记忆,与远古的先人进行精神的沟通,为心灵提供栖居之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浓郁的乡愁情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有着安土重迁的情怀,对大地、家园有着深厚的依恋感.古人对于理想家园,有着近乎一致的构想,体现了农耕文明的人们“安土重迁”的生活追求和人生理念.既然家园如此美好,离开家园、家乡之后,自然会心生不舍与留恋.在远方追忆故乡,因为空间的阻隔,故乡的风俗与人情,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了别样的体验,而且离家越久,这种滋味越醇厚,形成一种浓郁的“乡愁”.这样的感情,从心理的层面来看,与西方文化所说的“nostalgia”,即某种思念家乡的“分离焦虑”,有着极为近似之处.对于故园的描绘、种种离愁别绪的抒发,皆可归因于对于故乡亲情、血缘,以及温馨生活的具象象征,各种意象也进一步积淀成乡愁文学的原型.这样几乎深植于人们血脉中的、与生俱来的意象与记忆,为古代文人反复歌咏吟唱,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二、个体情感在国家层面的表达

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为神话原型批评学说奠定了基础,神话原型批评重视神话的作用,认为神话中蕴含了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神话原型批评以英国人类学家费雷泽的《金枝》为奠基,到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为集大成者.弗莱融合了荣格和弗雷泽的观点,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以及文学是“移位的神话”的论点.在文学创作中,集体无意识常常以原型的形式出现,神话作为也最容易表现集体无意识的艺术形式,可以折射一个民族的精神理念.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同样流传着许多神话,这些神话中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以及胸怀黎庶、兼济苍生的精神.不论是女娲补天,还是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都毫无例外地贯穿了这种精神.尽管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占主导的儒家文化少了几许神圣性与宗教性,而多了积极的入世态度以及世俗的色彩,但对天下苍生的关切情怀与神话传达的精神是一致的.

中国的“乡愁”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历代文人均有所发挥.这一方面缘于文化基因中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由于儒家的传统教化.受到传统文化浸润的古代文人,在无形中秉持着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认为个人对国、家、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立足于现实社会人生,自我抒怀的同时也兼及家国遭际、人伦大爱等问题.如果说古代文人在和平时期较多地关注小家,专注于家园的细描,那么,在非常的历史时期,比如,战争或国家沦亡时,动荡的现实打破了平日生活的闲情逸致,人们胸中对于家园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升华为对国家的感情.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或者说本就是同一种情感,受到不同的外部激发,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达.如果不囿于个人的感情和视野,将对乡愁的表述置于更为宽泛的层面上,将古代文人在非常历史时期的独特体验与家国情怀联系起来,就可以清晰地发现,乡愁与家国、故国具有内在的精神联系,成为中国文学的特定意象和表现形式,彼此间一直是一种互文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的乡愁以及对家乡的表述,也就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这篇集体无意识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现代意识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古人生存方式的话语形态,我们要在把握古人生存状态中理解其音乐美学思想,获得生存智慧,并依据现代生存的需要去选择、甄别、。

2、 论中国古代非讼意识 摘 要:几千年来,“非讼”意识扎根于中国古代人民的心中,经久不衰,曾极大地促进了古代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今时今日,随着改革。

3、 中国古代法制中法律和道德 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等是古人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见解,此观点有失偏颇。所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指的是法律与道德这两种规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作为手段或策。

4、 中国古代文论审美主体间性特征 摘 要: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的思潮逐渐蔓延的时代,同时,现代性的思潮危机也是我们必须反思的内容,在两者相互碰撞的时代危机之下,我们可以从审美主体。

5、 集体无意识视角下网民互联网 摘 要: 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互联网开启了人类了解自我的新的场域。集体无意识如同图腾一般吸引着网民于其中挣扎或解脱,而互联网也引发了网民内。

6、 中国古代质量管理体制演变 摘 要:质量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它能够创造推动质量长期稳步提升的良性质量环境。我国质量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