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科学教育新理念的实践论文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参考文献 投资理念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 迪拜前厅客房服务理念参考文献 思修法治理念论文

关于理念论文范文 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展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理念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2

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展望是关于理念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内容摘 要:潮湿环境土遗址,特别是作为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的一些史前遗址,具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成因及其主要类型,总结和归纳出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理念,分析了保护所需的技术需求,最终得出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主要是水的问题,通过水环境控制措施,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问题转变为“干燥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问题;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分为展示类遗址和非展示类遗址,不同类别的遗址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通过保护提前介入,促进保护与考古工作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将化学与物理加固方法有机结合,形成潮湿环境展示类考古遗址综合加固技术,是土遗址本体保护加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等结论.

关键词: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理念;保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K87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1-0001-06

1 前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幅员辽阔气候地形复杂的大国.潮湿环境土遗址分布范围很广,数量庞大.特别是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史前考古遗址,是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意义和展陈价值.然而,受土这一材质的物理、化学性状决定,土遗址保护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最为困难的课题之一.潮湿环境中的土遗址,所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恶劣.雨水冲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透和溶胀,夏日暴晒的干缩龟裂,冬季冰冻的表层起壳等都给土遗址保护造成了巨大困难.因此,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成为文物保护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的土遗址保护研究多开展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并在病害机理、保护加固技术措施方面有所突破,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大型土遗址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10].有关中原、南方等地区潮湿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加固材料和潮湿环境概念的探索[11-14],遗址保护问题仍然非常突出,研究和保护工程都开展的相对较少.从国内潮湿环境的几个重要土遗址如良渚遗址、金沙遗址、里耶遗址、城头山遗址来看,保存状况不容乐观,遗址的病害极为复杂.为使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由国家文物局组织,敦煌研究院联合兰州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展了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潮湿环境下考古现场史前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试图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在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方面有所突破.

2 潮湿环境土遗址病害及存在的

主要保护问题

2.1 潮湿环境土遗址病害成因及其类型

2.1.1 病害成因

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大多和水密切相关,如遗址发掘后失水产生的干燥开裂和坍塌、过饱和水渗出对遗址的冲蚀、土体在水作用下的软化、变形和垮塌、土体表部在湿度变化和土体干湿交替作用等因素下出现的风化以及生物因素等作用下出现的各种破坏.

分析土遗址的病害机理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阐述,内因是土遗址本身的组成与物理力学性质,外因是土遗址的环境因素.就内因而言,土遗址的物理力学性质取决于遗址土的固体颗粒大小和形状、矿物成分及其三相组成体系在空间的排列与联结特性.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多为含大量黏粒的黏性土组成,三项组成体系中液态部分含量较高,这就决定了遗址土体易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发生膨胀和收缩,导致土体坍塌、开裂、粉化.就外因而言,顾名思义,潮湿环境土遗址不但处于潮湿多雨的气象环境,而且土体也容易遭受地表水、地下水的侵蚀,干湿交替作用频繁.水化学作用可以溶解土的矿物成分、胶结物或使某些成分结晶、沉淀,导致土的孔隙率、土颗粒的排列方式等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改变土的性状,使土的天然强度、变形特性发生变化.潮湿环境中湿度的变化将产生不稳定体系,通过自身含水量的增减使小环境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这个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中,土质类文物必然会产生膨胀和收缩,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时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现象更为明显.埋藏在地下的土遗址经发掘后,从潮湿的地下环境暴露于大气环境中,遗址土体由于失水发生剧烈收缩而产生裂隙、裂纹、裂块,不断发展而导致剥离、坍塌等病害的发生.昼夜和季节交替温差变化引起遗址土的差异性胀缩,扩大了原有裂隙并产生新的裂隙,形成差异性病变、层状脱离、裂缝等病害.因此,潮湿环境对土遗址产生破坏作用的主导因素就是水,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引发土遗址发生病变,加速物理、化学和生物破坏作用.地下水位和土体含水量的变化使土中可溶成分溶解、沉淀、转移并侵蚀土遗址.

2.1.2 病害类型

以良渚遗址为例来概括潮湿环境土遗址主要存在的病害类型.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年降水量在1150-1550毫米之间,属于典型的潮湿环境土遗址.由于遗址处于高湿地区,使得发掘后的遗址土体处于高含水状态,并不断进行干湿交替,各种病害频发,不利于考古遗址的保存.通过对良渚遗址现场调查,目前遗址体发育的病害有:

(1)水的侵蚀

由于地下水或大量降水在开挖的探坑内形成渗水,浸泡和侵蚀遗址,导致遗址产生病害,包括霉菌、真菌及低等植物滋生、遗址体物理力学性质退化等文物变质腐烂、溶解、水解及冲刷潜蚀、干缩胀裂、地面沉降、坑壁边坡变形和可溶盐沉淀覆盖等等.这些病害直接起因于地下水的循环交替作用和地下水位波动,危害大,影响面广,几乎每个遗址都存在此类病害,只是由于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其病害类型及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治水是遗址保护的关键,也是其后续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和初见成效的前提条件(图版1).

(2)裂隙

遗址裂隙包括干缩开裂和卸荷裂隙.

干缩开裂:原来埋藏在地下的土遗址,被考古发掘揭露出来,本来潮湿的遗址急剧变干而收缩产生微裂隙.裂隙面的土粒不断风化脱落,使得裂隙逐渐扩大(图版2).卸荷裂隙:考古发掘形成坑壁,其周围产生卸荷裂隙(图版3).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理念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漓江旅游水环境的法律保护 摘 要:现今国内旅游业发展旺盛,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和大量就业岗位,也充实了民众的生活。然而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导致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那些依靠。

2、 关于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摘 要】大遗址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载体。大遗址保护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构建起了一种新型现代化保护模式——“考古遗址公。

3、 狮雄山建筑遗址保护规划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75)摘要:据考古推断,狮雄山建筑遗址始建于秦代,毁于南越国灭亡时期,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1年。

4、 旧城疏解背景下的历史文化遗址保护 摘 要:以近年来中国快速城镇化趋势所引发的城市形态变化和旧城疏解现象为背景,提出在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现有历史文化。

5、 设立遗址博物馆对遗址保护的必要性 摘要:遗址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有力证据,也是考古研究中价值较高的研究对象,遗址博物馆的建设需要建立在保护遗址的思想上。为此,本文从设立遗址博物。

6、 我国环境法对环境利益消极保护其反思 摘 要:如今,人類的发展脚步前进迅速。但同时,对环境资源的透支利用也达到了峰值。地球上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几近枯竭,环境污染问题状态紧张。《环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