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小学数学教育期刊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数学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学前儿童性教育论文题目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积木建构游戏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9

积木建构游戏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幼儿的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的过程,更是数学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特点,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形象和材料,依赖于动作和行为表现,且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幼儿的数学经验和数学认知能力需通过材料操作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获得.为此,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必须遵循操作性和探索性原则,而积木建构游戏最能体现这一原则.

积木建构游戏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价值早已被学界所认识,但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和理解积木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难以将积木建构游戏和数学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为此,本文将围绕积木建构游戏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关系展开讨论.

一、积木建构游戏和学前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积木建构游戏是结构游戏的一种,是儿童使用各种积木材料和相关的辅助材料进行建筑和构造的游戏.数学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对和数学有关的所有问题的感知能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积木建构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例如,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数量、测量、整体和部分、长度、高度、面积、体积、形状、对称、分类、排序等.积木建构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Leeb-Lundberg(1983)认为,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前提就是能够作出两个物体之间多少、大小的比较.在积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以获得关于“相等”和“不等”等关系的知识经验,这类知识经验可为幼儿数学概念(如几何、数量、分类等)的发展奠定基础.

Clements(1998)的研究表明,仅仅通过图形观察、命名、辨认等方法难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幼儿需要通过操作活动获得相应的认知经验.例如,当幼儿的手指和眼睛同时感受到线条是一直向前延伸而没有出现转弯、扭曲等现象时,幼儿就能真正理解直线的概念;当幼儿做出两手交错形成夹角这样的动作时,幼儿才开始慢慢认识到角是怎样形成的.

Hewitt(2001)明确指出,积木建构游戏的价值主要集中于“数学思维”,幼儿通过操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积木,在长度、高度、面积和体积中理解等量关系.积木建构游戏不仅要关注幼儿的最终作品,更要关注幼儿游戏的过程.搭建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的过程,幼儿在操作不同规格积木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指出,在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开展积木游戏对儿童的身体、数理逻辑和社会认知都有重要作用.Provenzo,jr.,& Brett(1983)也认为,结构游戏水平可以反映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因此,结构游戏有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二、积木建构游戏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积木建构游戏是幼儿感知数量的有效途径

在模拟搭建活动中,大部分幼儿拿到积木模型图后会立即选取相应规格的材料开始搭建,而不会去管所需积木的数量,结果通常会发现要么材料剩余很多,要么材料严重不足.当然也可能会有幼儿先点数模型图中相应部位的积木数量,准确选取材料,再进行搭建.这一过程涉及对数的感知,即在一一对应的点数以及按数取物中感知数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在积木建构游戏过程中关注积木的数量关系,鼓励幼儿通过点数、比较等形成数量概念.

(二)积木建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空间几何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主要包括空间知觉能力、心理旋转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等,其中和积木建构游戏联系较为密切的是空间知觉能力和心理旋转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范围较广,如将不同形状合并成一个新的形状的能力,对图形或花纹的分辨能力等.心理旋转能力是指把一个物体或图画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加以旋转之后对可能出现的图形的知觉能力.

众多研究表明,积木建构游戏可有效促进儿童空间几何能力的发展,如Casey & Andrew(2008)所进行的积木干预和NCTM数学教学实验表明,经过8周干预之后,实验组儿童的空间几何能力发展水平明显优于控制组.

积木建构游戏涉及几何形状、空间方位和距离长短等的认知以及心理旋转等的经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不同几何形状的积木,并通过亲手操作、改变组合产生新的形状,如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组合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在不断变换的图形中,幼儿能体验到几何图形之间的内在关系.

建构活动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和创造.例如,当幼儿想搭建一座房子时,他的思维就不能局限在二维空间水平上.幼儿会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搭建出墙体,并且用墙体围合成房屋的内部空间,这样,幼儿的空间思维就从二维空间水平发展为三维空间水平了.随着建构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会逐步形成上下、左右、里外等空间概念,空间几何能力从而得到发展.

在积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认真观察作品不同旋转角度所呈现出的形态,能获得心理旋转的真实体验.如从正面平视金字塔是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将其从上向下旋转90°时,看到的是多个正方形套叠在一起的形态.幼儿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将不同旋转角度看到的物体形象变化过程逐渐内化为大脑中的表象加工处理过程,由此发展心理旋转能力.

(三)积木建构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对应、分类和排序能力

积木建构游戏最终的作品虽然是以空间造型的形态呈现的,但同时蕴藏了对应、分类、排序等数学知识.

对应关系在模拟搭建活动中表现最为明显.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原型,按照图片进行一一对应的操作.自由搭建也有对应关系,譬如搭建一个餐厅场景,如果有多个就餐的玩偶,幼儿就需要按照玩偶的数量搭建相匹配的椅子.搭建、整理、收拾积木的过程,无处不存在着对积木的颜色、规格、形状等进行归类的活动.我们常常看到,为了使作品看上去更美,幼儿常常会对积木按颜色分类处理,如用红色的积木搭建汽车的车身,用 的积木搭建汽车车头.通常,幼儿也会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如搭建墙体时设计花式,就会用到排序的知识.

(四)积木建构游戏有利于活化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利用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核心.

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通过自己实际操作主动建构的,而不仅是教师传授的.以长短排序为例,教师往往会这样做:提供一组长短不一的材料,要求幼儿首先从中挑选出最长的排在前面,然后依次挑出剩余材料中最长的排在其后,最终完成排序任务.教师把这种长度比较的简单方法教给幼儿后,幼儿也许能完成排序任务,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依次递减的规律,从而真正形成序列的逻辑概念.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反复操作、体验和思考,才能获得有关序列的逻辑经验,从而形成相应的逻辑概念.

积木建构游戏有利于活化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搭建金字塔,幼儿通过观察金字塔的形状特征,运用从下到上依次缩减的规律进行搭建,同时利用围合的建构技能完成作品.通过自己的反复操作,幼儿能深刻理解序列的概念,形成真正的排序能力.这种排序能力能够被迁移运用到其他建构活动中,从而完成一个个不同的建构任务.

综上所述,在积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积木材料中蕴含的有关数量、分类、排序、形状、等值、整体和局部、对称、测量等数学知识,不仅有助于促进其数学认知和空间几何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操作中的思考和问题解决,有助于促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模型思想教学和实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

2、 如何提高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有效性 摘要:幼儿园道德启蒙教育中如果不加强幼儿道德启蒙学习中主体性,只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那么幼儿的道德教育就会成为单边的、以灌输为主的活动,就会削弱。

3、 游戏活动和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培养 摘 要:3-6岁是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个时期的幼儿语言训练,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对幼儿日后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游。

4、 对游戏中学前儿童数学学习解读 这篇精彩案例《奇妙的“1”》表现出教师对儿童学习行为解读与指导的专业敏锐,体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度。这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与《3-6岁儿。

5、 幼儿数学教育中游戏教学策略 摘要: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数学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小班幼儿一般以有情景、有角色的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