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教育现代化杂志 教育现代化杂志社 教育现代化期刊 商场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农业现代化杂志 管理现代化投稿须知 商场现代化投稿邮箱 管理现代化编辑部 管理现代化杂志投稿

关于现代化论文范文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劳动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逻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现代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劳动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逻辑是关于现代化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中国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中国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由于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节奏把握不足,演绎出多重结构性问题,所有结构问题的核心在于不同层面的价值实现与效率实现.劳动的价值实现程度反映在劳动价格平衡化和劳资博弈过程.文章从结构、效率和价值三个层面分析我国结构转型中劳动配置平衡化的物价效应,发现价格调整是技术逻辑下的价值平衡突破和市场逻辑下的价值平衡化过程,劳动价值平衡取决于劳动配置的再平衡,因两部类生产的技術效率非同步性,劳动配置平衡通过劳动价格上涨影响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技术效率追求,而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是适应绿色价值取向下的价值重塑与破解劳动低效率配置瓶颈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化;结构转型;劳动价格;粮食价格

[中图分类号]F249.2;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3-0007-07

在价格体系中,价格上涨来自供需结构背后由技术效率决定的体现为劳动成本的价值体系波动.劳动价格和粮食价格都直接关系到居民收入水平,在通货膨胀背景下,价格上涨动因更加复杂,二者即便处于被动局面,也常视为通胀要因.劳动配置平衡化过程引起劳动成本上涨和整个物价体系的波动,学界从“实证”分析视角,探讨国际国内货币政策与我国物价水平关系,探讨工资与物价之间螺旋上涨“规律”,或基于统计数据分析劳动价格与物价波动关系,基本结论倾向于调控价格或控制成本以及成本转移对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较少探究引起价格波动的结构转型关系.其实,我国趋向现代化的结构转型是产业在技术逻辑下的价值平衡突破和市场逻辑下的价值平衡化过程,亦即劳动配置的再平衡过程.物价变动需放在结构转型背景下,正视劳动价值平衡,关注结构转型中的价值体系重塑过程中,劳动配置平衡的物价效应及机理,以及与劳动价格或粮食价格关系.

一、价格体系变动中被忽略的劳动价格与粮食价格的地位

(一)湮没于成本与供需结构下的价格体系波动

通常物价总体上涨即视为通货膨胀,即由居民消费价格上升指数代表通胀情况.从货币供给角度看,学界断定价格上涨的背后一定会有货币失衡方面的根源[1],把物价波动归因于货币供给过剩,或以货币供给对价格冲击滞后性解释,谨慎的研究者察觉M0、M1、M2均对我国物价水平没有影响[2],在CPI波动中货币供给并非直接的驱动力,货币供给是内生性的,中央银行是根据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量投放货币.学界提出预期自我实现机制的解释,即物价的心理预期成为市场行为导向,推动通胀预期,造成价格上涨.“预期”是基于一种价格趋势的判定,即实际通胀惯性.从市场角度看,商品价格受供需结构影响,支撑价格上涨的根基在于成本或劳动价值量.成本主要取决于资源价格、劳动价格、资本价格(资本收益率).因而在整体物价上涨背景下,具体物价上涨原因就显得更加多样和扑朔迷离,单就农产品而言,可给出涵盖货币供应量、供求关系、生产与流通成本、国际价格传导等原因.市场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主要由于产品创新引起的需求结构改变和技术效率引起的价值非平衡扰动,引起价格调整需要,宏观经济层面的“通货膨胀”,在微观经济层面均体现为成本上涨.世界经济处于由技术效率决定的不同的价值体系,而在国际交换中的国际价格为需求结构下的合理价格动态,这种“合理性”掩盖了价值扭曲的事实.通胀表现为整体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合理性则在于价值回归,价值回归过程也将引起整个物价体系作适应性调整.近年的物价上涨与产能过剩平行发生,输入性通胀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劳动价格体现为企业的用工成本,反映劳动供给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新变化,使得长期受抑制的工资有了巨大回升空间.从国内价格上升的结构看,劳动价格与食品价格上涨最为显著.是否就此断定通胀是由来于“工资-物价螺旋”呢?

(二)忽略劳资博弈结构的工资-物价螺旋上涨机理

通胀是经济运行状况的表征,是善是恶已有定论,核心关注点在工资与物价关系上.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高增长常伴高通胀率,即投资拉动效应,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则失业率下降,相关学理推论得出,适度通胀理应成为政策目标,即政策工具.凯恩斯“工资-物价螺旋上升”通胀机理的“工资滞后假说”,即物价的上涨总是跑在工资增加的前面,工资调整存在一定的时滞;而“充分就业”理论假设则要求政府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达到促进充分就业.通胀过程中,工资追赶物价水平又进一步推动物价上升,“预期通胀”则成为市场主体竞相提高物价的“合理”理由.价格螺旋式上涨可谓是资本与劳动博弈僵持的结果,即一种平衡结构下自我实现的循环,显然,在劳动配置不平衡格局下,各地区、部门、行业及阶层的工资增长存在巨大差异,在趋向平衡化中,劳动价格调整呈现强物价效应.近年的工资上涨已引起产业部门的担心,当然,国内相关研究已认识到劳动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建议政府提高对价格上涨的容忍度[3],认为不应一味打压食品、农产品等价格合理上涨[4].在国内,工资与物价螺旋波动体现为农民工工资基本由市场力量的左右,城镇劳动工资具有相当的行政性[5],出于确保城镇职工的生活水平,维持两类劳动间的工资结构.其实,行政性调整工资一般针对市场失灵或局限于非市场领域,完全没必要构筑城乡工资结构.白暴力等(2014)以“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诠释物价上涨机理,依据“绝对价格”具有“向下刚性”,“相对价格”调整呈“向上看齐”的单向“棘轮效应”,解读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6]该机理无非是基于价值规律层面的解读,价格体系中局部对整体的影响效应,看不到劳动配置结构对劳动价格以及对物价的影响机理.物价对工资的影响取决于消费结构中比重大的商品价格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具体商品特别是新产品的定价机制并不遵循什么“绝对价格”,总是存在着新产品质量提升与对旧产品替代的变化,简单纳入商品类别的物价指数难免产生对价格上涨的误读.工资-物价螺旋上涨机理只是解释了劳资间的博弈,反映是通货原理,但未能对结构变迁中劳动价值回归及其物价效应以充分而有力的解释.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现代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国民收入国际比较新变化看中国现代化进程 摘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数据,2014年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GDP总额将超过美国。如何看待这一新变化,在进行国民收入的国际比较。

2、 乡镇企业叙事和中国现代化独特模式 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异军崛起”?譹?訛,30多年来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界有种观点,。

3、 容克阶级和德国现代化进程 摘 要 德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进程。从现代化本身而言,虽然德国具有原发性,但与西欧众多国家相比,直到19世纪初,德意志才真正开始走向现代化,在。

4、 中国现代化进程看中国社会位次变化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伴随着西方殖民帝国的舰炮轰炸和商品的涌入而来,将中国强行地纳入世界体系之中。正如汤因比所说的挑战-反应的理论,中国由被动。

5、 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影响 【摘要】伴随着我国建设城镇的进度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调整,旅游兴起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反过来又影响着城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