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新闻史论文刘心武 刘基文化的论文 供配电技术刘介才参考文献 刘建周学位论文 刘沛学生论文 刘明新硕士论文

关于刘鸿儒论文范文 刘鸿儒和中国早期金融改革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毕业论文 原创主题:刘鸿儒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20

刘鸿儒和中国早期金融改革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刘鸿儒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刘鸿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30多年前,中国金融界有两座高峰式人物:一座是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峰——黄达先生,另一位是实践政策领域的高峰——刘鸿儒先生.现在,黄达老师已经93岁高龄,刘鸿儒老师也已经88岁,两位先生身体仍然健硕,这让我们这些读先生书看先生文章成长起来的学生们感到无比欣慰.今年以来,我一直试图将《银行家》刊首语写成改革开放40周年回想总结系列,金融改革当然也是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的一股劲流和引人注目的浪花,因此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大写特写.在回过头来总结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时,任何人都不可忽略刘鸿儒先生在中国金融改革早期身居实践决策位置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这些在金融研究领域刚刚崭露头角的小字辈们在谈论金融改革时总是用故作世故的口吻报怨:“中国的金融改革为什么如此滞后于中国的总体经济改革?”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元年是1978年,而中国金融改革元年则为1984年,它以机构体系改革起步,标志性动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将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剥离出去成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正式行使央行调控和行业监管职能.而在此之前,自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开始,财经理论界的讨论主要围绕“大财政,小银行”与“大银行,小财政”这类的命题.1982年4月2日印发的《财经动态》上发表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文章中甚至提出:(1)银行占用的自有资金和货币发行应向财政交占用费;(2)银行应交所得税,由当时的20%升至50%;(3)美国货币发行权属财政,由财政动用这笔资金,因此中国的货币发行应交给财政来运用;(4)保险业归财政部门管理;(5)要求银行上交一部分自有资金.银行方面反过来提出,应增拨信贷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还要把呆账向财政部报备等等.在财政银行界的争论中,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薛暮桥同志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这一争论的实质是国家通过何种形式管理资金的问题,两种方法,一種是国家财政部门通过银行来影响资金使用,另一种是国家财政的直接管理把银行变成财政部门的出纳和代理金库,过去很长时间我们走的都是后一条路,效果不好,因此薛老主张要更好地发挥银行的作用.这场争论后,银行贷款范围扩大了,如建立了技术改造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制度,1984年更是取消了企业流动资金财政拨款制度而全部改由银行贷款.这些珍贵的背景资料都是出自刘鸿儒编著的《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以下简称《突破》).

在找寻中国金融改革历史资料时,我在书柜中看到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的这套《突破》,翻开书,扉页上写着“松奇留念,刘鸿儒 2010年5月26日”.我忽然心生惭愧,这套书是鸿儒老师在什么场合送的我已记不起来了,坦白说,收到这套书时候我也没认真阅读就放到书架上,直到今日在撰写改革开放40年回顾系列文章时才想起它.刚刚读了几页,就有了发现宝库般的感觉.

《突破》分上下两卷,上卷记录和反映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的认识深化过程,下卷探讨了如何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若干重要问题.这是刘鸿儒老师在前言中对本书内容的概括,实际上,本书的内容并不限于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本身,它还包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决策层和理论界在金融改革路径选择方面的背景说明及许多重大问题思想认识深化的来龙去脉.所以,《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而这样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著作,也只有鸿儒老师这样身处金融改革中枢地位的人才能编著得出来.

据记载,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了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提出把改革由农村扩展到城市,关于金融,《决定》中只提“改革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显然有语焉不详之嫌.《决定》通过之后,国务院决定成立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小组,鸿儒老师任组长,组员为谢明,周小川,楼继伟,宫著铭,还有两位五道口在读硕士生吴晓灵和李弘.我认为,金融体改研究小组组长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这个位置使得鸿儒老师能够从全局、战略和总体上思考中国金融的改革问题并能在同国务院领导的频繁沟通中掌握许多西方经济学所说的“私人信息”,正是由于这一点,鸿儒老师能在1987年出版《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000年出版《刘鸿儒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而2008年出版的这套《突破》又侧重于历史背景交代和思路探讨线索的厘清,它对于将来的研究者在总结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时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学术参考价值.

1984年5月,在合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学会年会上,五道口的十多名硕士生以蔡重直为代表提出了以建立金融市场为金融体制改革突破口的主张,蔡等大会发言的第二天,美国之音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此之前,金融理论界有一派的意见是主张将银行企业化改革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显然,蔡重直等同学的意见直接针对的是这种银行企业化改革突破口论.鸿儒老师对金融市场突破口论评价甚高,但蔡重直等人的建议为什么没有被采纳呢?鸿儒老师在《突破》中从两方面进行了解释:(1)当时意识形态阻碍甚大,许多人都认为资本市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不能用,金融市场突破口论在政治上根本通不过;(2)在当时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在经济转轨之初,计划在很多方面都起主导作用,银行仍属国家官僚体系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试图用金融市场带动银行改革,从前提上说就难以行得通.所以鸿儒老师在《突破》中说:“我们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先抓银行改革,然后逐步建立金融市场.”从这一结论性语言中可以看出鸿儒老师在金融改革决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1980年代的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旋律就由机构体系建设和完善为基本内容,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问题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纳入改革议程.

到底是银行改革突破好还是金融市场突破好,这个问题似乎已不用回答,历史实践选择的是前者,就说明中国的金融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时,首先摸到的是银行这块“石头”,是现有机构的改革改造和完善,是利用现有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体经济服务效能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无视现有机构服务效能的发挥将平地起高楼式的建立金融市场置于金融体制改革日程表的首位.刘鸿儒老师作为金融改革方案设计小组的领导者主持人,所做出的选择毫无疑问地体现了古人所说的“老成谋国”特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金融改革似乎也只能那么做,这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最稳妥最成功的选择.

总结: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刘鸿儒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 摘要: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下,为人们提供更多财富以及享受幸福感的同时,也面对严重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该发展背景下,需要将保护环境和发展持。

2、 现代金融理论在当代中国金融改革中借鉴 [摘 要] 从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早期金融理论入手,重点剖析新古典基础上的侧重金融资产价格的现代金融理论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并结。

3、 刘纪鹏中国金融市场期待新制衡机制 2016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妖精兴风作浪”的对弈,一刻没有停止过。对于当下中国股市的不同步发展,每每让投资人失望之际,我们该如何评价孰是孰。

4、 十三五金融改革如何深化 阳春三月,“两会”代表以绝对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从金融业来看,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五年深化金。

5、 中国绿色金融和改革试点 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绿色金融”。本文探讨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