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专科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石油类期刊 石油类期刊汇总 石油类毕业论文 供配电技术刘介才参考文献 以王安石生平写一篇论文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石以 安子介国际贸易论文奖

关于石介论文范文 石介中国论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专科论文 原创主题:石介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05

石介中国论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是适合不知如何写石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石介生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首次以“中国”题名的一篇“奇文”,所论之“中国”指涉到地理意义、文明意义、民族意义三个层面.石介首先指出中国“居中”位置的特殊性,以人文的、政治的空间构想重塑“地理意义上的中国”的核心地位.再次石介明确将地理空间和伦理道德、社会纲常结合起来,宣扬天常、地理和人道的对应关系,高扬中国文明的优越性,体现出决绝的“夷夏分立”的民族观.最后石介一针见血攻驳佛、老,表现出对儒家正统纲常秩序和本土文化观念的固守.《中国论》通过文字书写传达出内忧外患国势下宋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以思想认同的途径旨在确立和维系宋代政治统治的正统性和文明思想的合法性,从而宣扬出宋代中国意识的真正凸显.

关键词: 石介;中国论;书写;意蕴

中图分类号: B24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4-0148-05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因开馆讲学于家乡徂徕山下,故学者尊称为徂徕先生,和胡瑗、孙复齐名,学术史上并称“宋初三先生”.石介是北宋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师承孙复,推崇道统,力排佛老,并大肆倡导古文运动,自编文集《徂徕集》,著有《唐鉴》、《易解》、《三朝圣政录》等.《宋史》卷四三二有传,生平事迹详见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

石介《中国论》篇幅较长,近千字,其创作时间不可确知,陈植锷《石介事迹著作编年》将其附于景祐元年(1034)编年文之后.[1]较早给予此文高度评价的是葛兆光,他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可以看到的古代中国第一篇专以‘中国’为题的著名政治论文.不仅因为作者是北宋学术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而且这篇论文中民族情绪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说非常极端,显示了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关于‘中国’的焦虑.”[2] “前所未有的中国焦虑”折射出宋人对国家、社会、民族、文明的独特观照,喻示着宋代民族独立、国家意识的逐步建构和形成,这种高昂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想史、政治史上具有里程碑似的重大意义.

《宋史·石介传》:“介为文有气,尝患文章之弊,佛老为蠧,著《怪说》、《中国论》,言去此三者,乃可以有为.”[3]欧阳修治平二年(1065)所作《徂徕石先生墓志铭》:“其斥佛、老、时文,则有《怪说》、《中国论》,曰去此三者,然后可以有为.”[4]王称《东都事略》卷一一三曰:“所著文章,其斥佛、老、时文,则有《怪说》、《中国论》,其戒奸臣宦女,则有《唐鉴》行于世.”[5]黄震《黄氏日钞》卷四十五、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五亦有类似的评价.综上可知,历代往往将《怪说》和《中国论》并列而谈,很大程度上把《中国论》看作反驳释老、救世存道的“世戒”.

《中国论》倡排佛老,明显和石介政治上的道统观、尊王攘夷思想密切联系,至于攘夷的态度为何如此强烈,本质上有何新变,在当时、后世有何先锋意义等,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今人主要从文统和道统的双重视野,集中分析石介的伦理思想、易学思想及学术特色,为其事迹和著作编撰年谱,重在勾勒其生平履历,揭示其人对宋代易学、理学演进和古文运动的开启作用,今试图融合具体历史图景,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体察,探讨《中国论》的历史意蕴和文化价值.

《中国论》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石介首次以“中国”题名,其所论之“中国”指涉了地理意义、文明意义、民族意义三个层面的内容,并且将“夷夏之争”、“儒释之辨”等民族问题、思想问题理论化、系统化,《中国论》中关于空间和政治、国家和民族、儒家和释道的评论、想象和预设也决不是对以往历史言说的简单延续和重复,体现了宋人预见性的睿智思索,关系到知识阶层对传统历史经验和现实政治合法性的认识.

(一)《中国论》凸显地理空间位置的重要性,尤其是指出中国“居中”的特殊性,通过对“天下之中”这一地理空间的确认,将现实政治秩序统治纳入空间设想中,以人文的、政治的构想重塑“地理意义上的中国”的核心地位.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并不是某种和意识形态和政治保持着遥远距离的科学对象.相反地,它永远是政治性的策略性的.”[6]石介对国家疆域、领土、地域的坚决维护,即从空间上强化国家政治统治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中国论》开篇即说:“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7]这里重在说明中国居天下之内、夷狄处天下之外,尽管二者均属“天下”的范围,但这种内、外关系即中心和四周的空间关系,喻含着严格的等级和尊卑秩序的思想.“中国”一词,原指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其它地区称为四方,后“中国”泛指中原地区.和“中国”相对的是“四夷”,“四夷”是古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继而《中国论》对“四夷”的概念进行了诠释:“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毛衣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这段话一字不差,全文引自《礼记·王制》,援引儒家经典可以更好地为本文立论,同时石介对“四夷”所处位置及外貌形象、生活状态的描绘,明显带有轻蔑的意味.

少数民族所处方位的固定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华夏中心观念的形成.王夫之曾说:“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等夷、夏分以其疆,君子、小人殊以其类,防之不可不严也.”[8]可见,即使均在“天下”的范围内,空间位置之“中心”和“四周”却有着绝对的优劣之分,由此和之相对应的“中国”和“四夷”之间绝不是平等的关系.“把这种空间等级观念理论化的,就是‘五服’或‘九服’等‘畿服’理论.‘畿服’理论最终确立了‘中心’和‘ ’按照地理距离体现出的亲疏关系.这是一个呈现‘同心圆’或‘放射状’的包括中国内部和外部世界的等级秩序图谱.它已包含着‘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的‘夷夏’等级思想.”[9]李淳风《乙巳占》卷三“分野说”:“淳风答之曰:‘昔者周公,列圣之宗也.挟辅成王,定鼎河洛,辩方正位,处厥土中.都之以阴阳,隔之以寒暑,以为四交之中,当二仪之正,是以建国焉.故知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北狄冱寒,穹庐牧野等莫不残暴狠戾,鸟语兽音,炎凉气偏,风土愤薄,人面兽心,宴安鸩毒,以此而况,岂得和中夏皆同日而言哉?’等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10]在古代观念中,地理空间和分野位置和道德、礼乐等紧密联系,石介对中国“居中性”开门见山的强调即暗含了对“地理意义上的中国”的自豪感和对文化文明的优越感.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石介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石介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文化融合 摘 要: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产生、发展和定型处处折射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迹,并与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有着不解之缘。本文阐述了。

2、 习近平不要把中国五千年文明文化搞丢了! 2018年1月2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立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公元前3300—前2300年)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

3、 中国亟待建立自主网络文化安全体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和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是实现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现有6 8亿网民、423万多家网站,我国已成为。

4、 现代中国中产阶级符号价值消费文化内涵 【摘 要】 本文以西方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的符号价值理论和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夸示性消费”的观点为依据,具体分析了中国目前中产阶。

5、 对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 摘 要:我国的刑法学中最關键的组成部分当属犯罪构成理论,它在近代的法治文明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过去几十年,我国刑法学的而不断。

6、 RochHennessy解码轩尼诗,和中国消费者共享干邑文化 拥有一个显赫的姓氏是什么样的体验?假如让Roch Hennessy来回答这个知乎体问题,他的答案会是荣耀与责任。“对我来说这个姓氏是荣耀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