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文化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有关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论文 民族文化论文 民族文化保护论文 民族文化多样性论文 民族文化毕业论文 民族文化论文3000字

关于民族文化论文范文 贵州省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民族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26

贵州省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是关于对写作民族文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民族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地处贵州省南部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民族人文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当地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使其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的最大值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黔南州;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077--03

贵州省是中国的“喀斯特省”、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全州辖十二个县(市),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州内97%以上面积为喀斯特地貌,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类型最全、发育最好地区之一.

一直以来,喀斯特景观仅被看作是黔南州境内的遍在性资源.加之传统观光旅游对州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抑滞,导致景区重游率低,生命周期短.如何使大自然馈予的喀斯特景观获得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发展黔南州旅游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本土“喀斯特”资源属性和人文资源特点切入,合理分析目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出符合黔南州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一、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说

喀斯特是黔南文化的摇篮,直接影响着该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千百年来,自然界创造的有形文化景观和蕴涵于文化景观中淳厚的民风民俗,使这块神奇的土地透溢出独特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气息.

黔南境内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迤逦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极高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价值.目前,合理利用喀斯特景观,挖掘蕴藏于景观内的民族文化精髓,提高旅游产品内在品质,是开发本土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课题.

(一)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1.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1)原生性.黔南州境内90%景观皆具原生属性.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喀斯特景观均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位于独山县城南15公里的神仙洞,此洞全长5公里,支洞和主洞共有5层10洞,各洞相互连通、纵横交错,有如扑朔迷离的地下迷宫;而且洞内还有一个可容数百人的穹形大厅,立于厅内的擎天大柱的四周石笋无数、钟乳石似冰凌悬挂,呈现出一幅绝妙的溶洞奇景.又如,荔波县境内的小七孔风景区就以浑然天成的秀美丽质闻名遐迩,置身其间,如临仙境.同时.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幽秘原始森林及深谷急流险滩,也使旅客倍感惊险刺激,极大满足了旅游者“寻幽猎奇、探险求胜”的心理需求.

(2)神奇性.黔南州境内喀斯特景观,尽显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性.如,平塘县掌布救星石景区天然溶就的“中国万岁”的藏字石,堪称世界地质史上奇观,现今已为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亮点之一.

另外,在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上覆盖着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生存其中的珍稀动植物,更为这片土地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如,龙里县城南13公里处,总面积为200余平方公里的猴子沟景区,景区内的台地和峡谷两类喀斯特地貌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共有126科、216属、500余种;生活的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共25目、55科、122种,最著名的有苏门羚、林麝、水獭、大鲵、穿山甲、红腹锦鸡和猕猴等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其中猕猴数量最多,约有500多只,所以这一景区在当地被称为“猴子沟”景区.这些独特的喀斯特生态文化圈无疑对旅游者充满极大诱惑力.

综上所述,黔南州独特而丰富的喀斯特自然景观,为本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目前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其中,荔波县樟江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后一颗绿宝石”,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同时,黔南州境内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这些做到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对提升黔南旅游产业品有极大优势.

2.组合适宜的人文资源

黔南州是布依、苗、水、瑶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数56.7%.境内每个民族文化体系中,皆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独特的水族文化、多样的苗族文化,也有神秘的瑶族文化和典型的布依族文化.这些多彩而鲜明的民族文化正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以三都县为例,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的“水书”以及传承完备的民风民俗(如,端节、卯节、马尾绣)均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水族民风民俗与县域内都柳江景区的完美组合,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此外,荔波县的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与布依族、瑶族、水族、苗族文化的组合,也相做到宜彰.同时,黔南州境内淳朴的民风、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为黔南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增添了良好人文氛围.

3.优越便利的区位条件

黔南州区位条件优越,距省会贵阳市142公里,是贵州的南大门和西南出海的黄金通道.随着“两高”(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黔南将处于贵州乃至西南出海的咽喉要冲之地;同时,以黔桂、湘黔铁路、贵新高等级公路和320.321国道线为主构成的交通网络,加之荔波机场的通航,都为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4.明显优越的后发之势

黔南旅游目前还处于迅速成长期,旅游资源原生性特征明显,黔南州境内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刚刚启动,旅游负面影响小,有利于发挥黔南州境内喀斯特文化旅游后发优势.笔者相信,只要黔南州在今后的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以高水平的规划为指导,精心策划、开发,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潜力,黔南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完全有可能成为贵州旅游的亮点和云贵地区新一代的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品质高、人地关系协调,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具有开展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环境.

(二)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待开发类型及资源分布现状

1.从旅游资源可待开发类型看,笔者认为黔南境内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候、特殊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九个类别进行开发利用.

2.从资源分布现状看,笔者认为黔南州旅游资源单体空间分布的均衡性有待调适.目前,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单体个数为0.09个/km2,单体个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南丰北寡不平衡的布局状况,其中南部以荔波县、都匀市、三都县、平塘县、独山县为代表;北部主要以县和贵定县为代表.

二、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黔南州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之初,与本省周边地区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随着旅游业的推进和开发,

总结:这篇民族文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黔南州旅游产业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旅游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旅游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旅游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呈井喷式发。

2、 基于民族音乐的广西文化旅游策略 民族音乐是广西文化旅游发展的绿色能源,广西高校应担负起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责任,提升民族音乐受众层次,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结合当今旅游经济发。

3、 2018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7月11日,2016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峰会由国家民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指导,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

4、 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和反贫困路径选择 【摘要】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兴起与发展在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5、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 摘要: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该地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而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以及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属性决定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

6、 文化旅游视阈下民族地区档案多元价值 【摘要】本文从宁夏民族地区档案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民族地区档案的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民族地区档案在文化旅游中的多元价值,不仅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