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杨志军辽宁北方期刊 关于水浒传中杨志的论文题目 杨志兰护理论文 杨志文毕业论文 聊斋志异商人开题报告 聊斋志异的论文

关于杨成志论文范文 杨成志和彝文文献收藏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杨成志论文 更新时间:2024-02-15

杨成志和彝文文献收藏是关于对写作杨成志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杨成志图片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作为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杨成志先生在彝文文献的搜集、收藏和整理研究方面的贡献独树一帜.他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对彝文文献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研究,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是当之无愧的彝文文献研究的先行者和拓荒者,为后学的整理、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他早期关于彝文文献的许多著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该学科领域的标志性经典.

【关键词】杨成志;彝文文献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3-0074-006

杨成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博物馆学家,也是彝族历史文化和彝文文献研究的拓荒者.他的学术贡献,已有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但均未延及彝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笔者不揣浅陋,特撰此文,以彰显杨先生在彝文文献搜集和整理研究领域的独特价值.

杨成志是整理研究彝族文化典籍的先行者,对彝文古籍的搜集、介绍和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岑家梧在《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和前瞻》一文中称其为“中国第一位对罗罗进行系统调查的学者”.就目前所见材料,他不但是最早大规模收集彝文经典的国内学者之一、第一个公开发表彝文翻译作品的国内学者、对彝文古籍进行分类的国内学者第一人,而且还是将彝文文献研究成果推上国际学术论坛的我国学者第一人.

一、杨成志其人

杨成志教授(1902-1991),广东海丰人,我国老一辈著名民族学家,也是我国最早从事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学者之一.1927年任职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在教会学校练就的扎实英语基础,是杨成志进入中山大学后涉足人类学领域的利器.1928年杨成志翻译的《民俗学问题格》在《民俗》周刊陆续发表.稍后,和顾颉刚等人开办民俗讲习班,和钟敬文先生合译《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杨先生从此踏上了民俗学、人类学研究之路.翻译实践过程,其实是杨先生对民俗学研究理论内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也是强化学科意识和竖立学科观念的过程.他意识到调查研究是形成民族特色和本土化民俗学理论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开掘中国民俗的金矿,要完成‘中国民俗学运动’,非我们自己去努力调查搜集整理研究,以求得精深的发现不可”.

1927年11月1日,顾颉刚在《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的《发刊词》中指出:“鼓励研究所同仁要实地去搜罗材料,到民众中寻方言,到古文化的遗址去发掘,到各种的人间社会去采风问俗,建设新学问.”采风问俗在当时似乎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余永梁也认为,“各民族的文化、语言、风俗、宗教和分布情形,除了调查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交通一日千里,这些民族逐渐完全同化,若不及时调查,将来残留的痕迹也会消失,在文化政治上当然是很好的事,但是我们若不乘时研究,岂不是学术上的一种损失?”

当时中山大学重视民俗文化的学术取向,强调实地调查,到民间寻找学术新思路的学术氛围,是杨成志西南民族调查的外在促成因素.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学科本土化意识,促成了杨先生的西南民族调查活动,开辟了彝文文献研究的新园地.杨先生的本意是对彝族社会进行人类学调查,彝文文献的发现似乎属于意外的收获.杨先生极具语言天赋,进凉山之前,先在六城坝专门学习彝族语言,还请了一位叫王正庭的翻译.从凉山回到六城坝,杨成志又让保头为他“请了一位白毛先生专教罗罗文”,后来在巧家县城,“更聘七甲的一位老‘白毛’(78岁)到教育局教我夷文”.在较短时间内学会彝语,识读文字,并多方努力搜集收藏彝文经典,在“其(彝族)文经向来不为汉族人士所推重及发扬以至逐日失传”的当时,以敏锐的学术眼光深刻认识到抢救濒临绝境的彝文古籍的重要性,积极收集彝文经典,为保存彝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不能不佩服杨先生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巨大的学术勇气.

二、彝文文献的搜集和收藏

1928年,受当时 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和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的委派,杨成志、容肇祖和俄人史禄国(S.M.Shirkogoroff)夫妇一行四人,从广州出发,取道海防、河内,到达昆明.一个月后,其他三人因故返粤.经过一番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杨成志先生只身深入凉山彝族地区,“统计有二十五天,足迹所及纵横凡两百余里,经过的乡村亦达百余”.返回昆明后,用四个月的时间,到东、西、南、北四乡实地考察,收集散民、白夷、子君等彝族支系经典古籍近百部.时人对杨成志先生的凉山之行予以高度评价,称其“实我国空前未有之民族调查成功之一员也”.在杨成志之前,国内学者还未曾深入大小凉山及云南一些民族地区实地考察过,因此,杨成志是较早深入到民族地区并作较长时间民族调查的民族学工作者.

杨成志从“民国十七年七月十二日起至十九年三月廿三日抵校止,共一年八个月”,调查了“滇南、川滇交界的巴布凉山、昆明、河口和安南.收集的民俗品大小数百件等其中以独立罗罗、夷人、青苗、摆夷、散民、子君、罗罗、安南土字各种书籍为最宝贵”.记录彝文的汉文资料,以1913年出版的《古滇土人图志》为最早,作者董贯一将彝文置于首篇仅作为插图而已.i920年谢彬的《云南游记》竟将保禄·维亚尔(Paul Vial)的彝文误抄为苗文.“宋元以还,中国官吏和内地人士客居西南者踵接背望.往往以好奇心理,于奇风异俗,多所采撷,归而撰为笔录,咏为诗歌者,其数不下百十种.然作者之心理,上焉者,多系撰荒经,作传奇,结果仅足资谈荟而已.其急功近利者,暴露西南之物产殷富和土著之横恶顽憨状态,以求取悦朝廷,挑唆挞伐,故其所述者,为鸟兽草木之名,僭号称王之事.”马长寿先生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历代文人对西南民族及其文化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国外学者曾有意收集彝文古籍,也多以猎奇心理而为之.据杨成志考证,克拉布耶(Grabouillet)神父是目前已知的向外界介绍彝文的第一人,他于1873年在云南得到彝文手抄古籍后,邮寄给葛迪(Cordier)著文发表.1882年巴伯(Baber)的《中国西部旅行记》的出版,彝文才为英国人知道.巴伯(Baber)本人不懂彝文,带走的彝文经典只是陈列于大不列颠博物馆,供人观赏而已.同年,卡克(Cark)发表了《中国西部的罗罗文》,用一页的篇幅介绍彝文.1906年法国中国学学者伯希和(Pelliot)和沙希亚(Charria)两人在《法国远东学院学报》上发表关于爨文和罗罗文的意见.1912年法国德·布里安(Guebriant)神父和奥龙(D’Ollone)合著的《中国的非中国人民的文字》,对彝文的研究贡献尤大,其中收录了摄自卢光县的明代彝汉文合璧墓碑文图片,这是目前已知时代较早的彝文文献之一.

总结:这篇杨成志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彝文踵武增华 彝族的文字,是我国古文字体系中一种较为古老的象形文字。关于彝文的起源、彝文的性质、彝文的构形法、彝文的规范、彝文与甲骨文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前辈学。

2、 海外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多元文化内涵和史学价值 内容摘要: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流失英国、法国、俄国等的古藏文文献,总量将近一万件。这些材料大多是吐蕃时期的历史、社会、宗教文献,极其珍贵。本文揭示。

3、 高校图书馆俄文文献收藏现状和困境分析 摘要 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图书分馆为例,梳理馆藏俄文文献收藏历史,分析俄文图书馆藏特点与建设困境,探讨未来俄文资源发展对策。关键词 俄文文献收。

4、 论现当代贵州彝文文学翻译 摘 要:贵州现当代彝文文学翻译以当代的成就最大。现代的有罗文笔翻译的《爨文丛刻甲编》最为著名,当代则以王子尧翻译的《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丛书》、王继。

5、 杨志命运玩笑 杨志者,并州太原人。乃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梁山之上,坐第十七把交椅,不前不后的位置。马军八骠骑之中,也是不前不后的位置。这倒很符合杨志在。

6、 创维CEO杨东文为什么潮州企业管理那么烂还能赚钱 一个小小的企业,人员膨胀,部门林立,天天讲管理,但不关心销售收入,不推动业务增长,忘记了经营和管理的逻辑关系。产品是基础,客户是中心企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