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职称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国文化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道家论文 道家文化论文 关于道家文化的论文 文化软实力论文3000字 中国文化现象分析论文6000字 中国酒文化10000字论文

关于道家文化论文范文 道家文化对当代生态德育的价值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职称论文 原创主题:道家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18

道家文化对当代生态德育的价值是大学硕士与本科道家文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道家文化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道家文化以独特的视角思考“天人”关系,蕴涵着深刻的、丰富的道家生态智慧,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识”.道家文化以“道”为核心,把人、生物和一切非生命物体视作一个一个相互联系、协同共生的宇宙整体,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生态整体观、“知常曰明”“知止不殆”的生态保护观,把人际道德从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至自然领域,凸显天、地、人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智慧,为当下的生态德育提供了理论的启迪和内容的传承.道家文化注重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其思想观念,倡导修德为先、尚德为荣、践德为要的道德实践原则,主张用君子修身、道法自然的修德方法,以达到行不言之教;以道德修养与道德教化为途径,倡导“以德服人”的“仁政”;以“君子节用,知足知止”的生态实践方法,倡导人们自觉保护自然资源等“修身正心”德育方法,实现由内向外、推己及人的自觉修养,使道德教育这种修身养性的个人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的整体生存方式.

关键词: 道家; 生态思想; 生态德育; 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道家学派的生态伦理思想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识”,即价值存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中,而不是西方浪漫的荒野概念、或以生态为中心的现代道德观念中.道家文化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千百年的延续阐发,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观,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蕴涵着深刻的、丰富的道家生态智慧.这无疑成为当下生态德育的理论先导和实践依据.正如澳大利亚生态哲学家西尔万(R.sylvan)和贝内特(D.Bennett)指出的那样:“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含着深层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2

一、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

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颗粒,积极梳理和深入研究其生态蕴涵,对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我国古达的农业文明,促使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思考,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乃是道家文化所关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凝练,也是其最高境界和根本精神.正是从此出发,道家文化从宇宙的构成和万物的起源的维度,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且进一步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视角论述了“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基本思想.

道家学说代表人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自然”这一重要范畴,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复归于自然,其在“自然”中存在,就如同天地万物在“自然”中存在一样,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同一性.“道”也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的,是为感官所不能接触的终极实在,而天地万物与人皆由共同的终极——道所生出,二者是统一的.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是一种先于天地存在,“先天地生”而且“为天地母”的东西;“德”是道的成果,“尊道贵物”是天人和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法自然”归根到底是“人法自然”.1 从万物的价值本源来看,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庄子也认为:天是一种天下万物各适其所的原始生存境域,天与人本质上是融合为一的;“天”只有有了人的生存参与才成为其“天”,人也只有在“天”的原始境域中才能展示其本真生存;人的身体、禀赋、生命以及子孙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既是天地之物,又与万物相依.天、地、人和物相互依存、彼此和谐,故有“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庄子正是以“物我同一”思想为基点,站在“道”的立场、用“道”的观点审视“人与天一”,推出其“物无贵贱”等天、地、人和物的合而为一的万物平等思想.在他心目中,世界万物皆有道性,道是万物之根本和尺度,是万物生成、变化及发展之源泉和动力.庄子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的观点阐明了万物平等的主张, 否定了人类有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权,把人文关怀指向天地万物.老庄正是以这种超越一切的“道”为最高境界,以天道体悟人道,以天道推论人道,要求人类按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物我同一”的物化思想与“现代人以万物为友的意识流向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秩序的主张相吻合”2.

(二)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生态整体观

道家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宗,认为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同构、同质,没有贵贱之分,自然万物是一个生生相系的整体.老子不仅提出宇宙间“天、地、人、道”“四大”尊贵而平等,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25章),而且认为这“四大”各居其位、各尽其职,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为宇宙之生生不息共同作用.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在老子看来,宇宙大自然就是一张天网,自然界之结构是由万事万物的相应相求、相依相附联结而成的一张生态之网,彼此牵连、环环相扣,布局严密紧致,没有错漏缺失.构成宇宙环寰的“四大”元素成为这张生態之网的“结节”,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连锁的精美之网,共同维系着宇宙大自然衍生的责任和义务.“天、地、人、道”四大元素,既彼此独立、自主自在,又相互依附,共存于同一天网之中,保持着生态整体的完善性和最大的德性.彼此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10章).那么,如何维护“天网”秩序井然地运行以彰显生态的完善性呢?老子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道生万物”的准则,认为道是万物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老子》第77章).由于道生万物,寓于自然之网的宇宙万物才能“负阴而抱阳”,和谐共生,共同维系着自然之网的生态平衡.庄子也认为,所谓的“天”就是一个以自然为最高表征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万物相互蕴含、不能分离的自然整体.庄子在其《庄子·齐物论》中也表达了“物我同一”思想,即“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万物相互交蕴,我中有物,物中有我,物我同一.“天地虽大,其化均一;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天地》).只有从人与自然互为一体的视角出发,把人类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结:这是一篇与道家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实现途径 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我国革命时期产生特有的文化形态。随着红色文化对于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作用凸。

2、 文化非遗生态大水之中大鱼 所谓“大水之中必有大鱼”,文化非遗行业就是这样,不论是宏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还是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来就是包罗万象的,我们无需自我设限。文化。

3、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法律实施问题影响 摘 要:清末之后,面临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各项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一改传统法律制度,大量移植国外法律的新制度新理念。至今,中国法律已经基本完善。

4、 基于互补性资产文化传媒企业生态位态势效率评价 摘要:生态位效率评价能够帮助企业认识自身发展现状和不足,有益于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占据优势位置。文章基于2013年29家文化传媒上市企业数据,运。

5、 韩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开始接触韩国文化,从此韩国文化在中国盛行。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很大。

6、 旅游文化资源可持续其商业价值 摘 要:皇城相府作为山西省内为数不多的5A级景区之一,由于开发时间较早,传统的发展模式使之在当代的发展中受到各种制约,于是通过打造新兴的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