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硕士论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论文 京津冀区域旅游外国参考文献 京美杯数学论文 京津冀论文 京东方开题报告 京瓷哲学三千字论文

关于京津冀论文范文 京津冀协同战略:基于治理视角的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硕士论文 原创主题:京津冀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31

京津冀协同战略:基于治理视角的分析是关于京津冀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京津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但在这一战略实施中,如何把握战略目標的聚焦并将其动态化分解是三地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基于治理经济学视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不仅分析了三地参与战略实施的交易动机与行为,而且利用“一致性”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目标与工具组合的不同模式,从而得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能演化的不同治理路径.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治理;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98X(2017)04-0054-04 [收稿日期] 2017-01-03

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重心演化来看,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无疑标志着国内新一轮发展趋势的确定: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为代表,中国经济已由早先珠江三角洲外贸、轻工为代表的“三来一补”民企主导格局,历经长三角地带的石化、交运设备、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外资嫁接主导格局,发展为京津冀三角地带的大制造、大产能与科技创新并行的国企为主导的自主格局.由于京津冀区域靠近中国政治中心,同时该区域国有经济比重高,且涵盖两个直辖市,区域省市的特殊性及的战略定位赋予了该区域新一轮开放发展更为迫切的使命与挑战.如何深入理解的战略定位,并在实际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积极贯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三地“十三五”开局以来的工作战略部署与推进.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来看,无论是渐进式改革开放中的“以点带面”,还是政策实践中的先沿海后内陆,中国的区域化发展效果是明显的.区域化可以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抑或是政府开放政策中阶段达成的期望目标,但在现有制度安排中,区域化(组织或管理)本身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制度赋权.与此同时,区域化受到了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深刻影响:统一领导下的地方经济分权化竞争制度,[1](P28)特别是与地方经济分权化竞争密切相连的政治晋升博弈.[2](P33)地方官员的升迁与变动,一方面,强化了辖区之间的竞争(导致区域合作意识弱化);另一方面,又推动了不同辖区之间后续的合作与发展(特别是经济位势差异较大,或存在互补资源的辖区表现更为明显).也因此,对中国区域化协同发展的剖析,离不开区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除了受前述重要因素影响之外,学者们还提出了其他相冲突的原因,包括地方行政壁垒、产业同构化;[3](P7)直辖市过高定位的政治因素,国有经济比重大的经济因素及三地亚文化的冲突等,由此在京津冀区域协同的组织设置中,派出机关被认为是现阶段京津冀区域管理体制的较好选择.[4](P172)

本文的研究认为,在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同治理模式中,尽管组织设置及相应的机制运营非常重要,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目标下三地不同的行为特征.三地的资源、文化与地理差异是表象特征,但在统一的国家政策目标下,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认知与行动的“一致性”.[5](P251)利用“一致性”指标来研究与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偏差,有助于我们更好评估政策安排的“治理能力”,并从治理结构的视角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为方式

如果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看作是一项三地未来要履行的合约,那么观察履约者的行为特征无疑是前提和基础.这里我们借用合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展开,[6](P67)可以发现三地的行为特征大致呈现以下两种方式:

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间的立体化规划都在执行中.为此我们简单将协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为协同开始,在战略规划执行之前,并无实质性投入.显然,这一阶段描绘的正是以往学者研究中一直诟病的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障碍期,由于并无的专项投入(专用性资产),给定三地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的差异,三地之间缺乏彼此认知与接受对方可能带来的持续利益发展,因此三地地方政府更多在于晋升博弈竞争而缺乏合作意识.但在阶段二,随着开始在京津冀区域投入大量铁路、公路、航空与港口建设等专用性资产,三地如果还是独立囿于原先的认知水平,并继续开展晋升博弈,那么必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产生冲突,此外,性资产投入的布局也会影响三地关系与利益的得失.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实施中,是否必然建立统一的国家机构来推行,理论上仍然存在不同的选择方案.考虑到国家战略的颁布,更多是一种前沿性指导,并非就意味着国家机构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未来拥有完整统一的认知(Unbounded rationality),因此在顶层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不见得当下就成立一个超越京津冀的跨区域国家領导机关直接参与指挥就是最好办法;相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约执行更多需要依赖三地之间在现有秩序平衡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致性”的制度创新研究架构.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致性”治理框架

Gossum等(2010)在探讨政策监管安排时,在传统“聪明的监管”理论基础上融合进了政策安排与政策学习理论,由此创新了他们关于政策监管的研究框架.[5](P251)作者特别将“一致性”指标作为反映政策安排“治理能力”高低的关键指标.这一指标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即战略认知“一致性”与工具操作“一致性”.[7](P176)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我们在上述指标分解基础上建立以下分析框架:

对于左下角的第I部分来说,其明显特征是战略认知一致性低,而且政策工具的一致性也低,在各方缺乏共识的背景下,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型发展策略.具体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指区域中那些具备公共资产性质的要素活动部署.对于理性的地方政府来说,只要地方私属效应大于区域公共效应,必然产生地方利益的竞夺.比如涉及京津冀区域的规划定位,产业布局等.有鉴于此,对于区域中该部分职能与权限,就必须让渡出来由更高一级的政府进行统领设计,目前京津冀区域各省市新的战略定位与相关产业布局正努力朝这一方向演变与改进.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京津冀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京津冀协同战略背景下天津自贸区技能人才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共建共享天津自贸区无疑会促进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发展。上海自贸。

2、 京津冀协同战略的思维 [摘 要] 生态保护是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战略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京津冀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淘汰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

3、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北京治理 [摘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治理面临战略定位与治理模式选择、协同发展与地方利益博弈、治理分权与协同分权、区域协同发展与治理主体多元化。

4、 京津冀协同对河北经济带动作用 摘要:2013年2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体化。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明显受益。

5、 京津冀协同视角下唐山市高等院校教育 摘 要: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市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唐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城市,在京津冀地。

6、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 摘 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点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区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为了避免石家庄在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