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 建筑赏析论文 建筑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范文 关于建筑的杂志 建筑人论文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设计 建筑工程助工论文 道路建筑材料学术论文 建筑漫游动画开题报告 建筑工程水暖设备安装论文

关于超高层建筑论文范文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超高层建筑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7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超高层建筑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超高层建筑结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章结合实例,对超高层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超高层;设计

一、工程概况的地基基础

某项目地上建筑面积为13.45万m,地下建筑面积为4.3万m,总建筑面积为17.75万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地基土层为第四纪冲海积的黏土和淤泥层,基底岩性为侏罗纪熔结凝灰岩,场地内无液化土层.宾馆塔楼柱下荷载最大达3.8×104kn,商务塔楼柱下荷载最大达3.5×104kn,采用大直径灌注桩,平板式桩筏基础.经优化比较,桩径 700~1100较为合理.商务楼和宾馆塔楼下筏板厚度为3m,其他位置底板采用厚板式,板厚为1.2m.针对本工程塔楼和辅楼预期存在的沉降差异问题,在各塔楼与辅房之间设置后浇带,并配合相应的后浇带处理措施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措施,解决了超长结构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问题和塔楼与辅楼间的沉降差异在基础底板中产生过大内力的问题.

二、结构设计与计算

1.结构体系.塔楼外框架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柱外框架体系将作为有效的承重支撑,大部分竖向荷载通过轴力方式向下传递,而混凝土核心筒除了承受竖向荷载外,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强大的抗侧力能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6度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为150m,本工程两塔楼的房屋高度均为161.1in,仅超过11.1m;本工程属b级高度,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6度区框架一核心筒结构b级高度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为210m,还有48.9m才超限;大跨度钢结构连廊的存在使得本工程属于特殊类型的高层建筑(大跨度连体).但由于本工程塔楼高宽比h/b为4.4并不大,两塔楼的平面及竖向结构特性变化较少,且连廊与塔楼采用弱连接,对塔楼耦合影响小.计算分析结果也表明无异常薄弱层出现,且以风荷载为控制水平作用.综上所述,本工程有两项轻微超限,设计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强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顺利通过设计审.

2.弹性计算.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特殊多、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pm—sap))及美国csi公司的国际通用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etabs等三个程序进行整体计算,均采用抗震耦联分析并考虑偶然偏心.用satwe程序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两塔楼的自振特性计算结果见表1和表2,三个软件的计算结果较接近,从侧面反映出结构模型和分析的正确性.结构的主要振型以平动为主,扭转为主的第1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1自振周期之比,宾馆塔楼分别为0.577、0.605、0.538,商务塔楼分别为0.593、0.603、0.529,均小于0.85,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要求.

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结构在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点位移和最大的层间位移角,可见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度均小于规范限值.两塔楼产生的最大屋面位移及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是x方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其中商务塔楼最屋面位移为93.44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537;宾馆塔楼最大屋面位移为82.83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743.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乎规范所规定的限值1/800.本工程塔楼属于风荷载为控制水平作用,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水平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其平均值之比小于规范限值,说明结构具有很好的抗扭刚度.

地震作用下楼层剪重比也是结构整体分析的重要内容,计算结果表明,两塔楼各层x方向和y方向的层间地震剪力均满足规范的最小剪重比要求.宾馆塔基底框架和核心筒的x方向倾覆力矩分别为2.83×105kn·m,6.55x105kn·m;y方向倾覆力矩分别为2.66×105kn·m,8.09×105kn·m.商务塔基底框架和核心筒的x方向倾覆力矩分别为3.21×105kn·m,6.08×105kn·m;y方向倾覆力矩分别为2.37×105kn·m,7.66×105kn·m.核心筒所占倾覆力矩沿结构高度始终大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表明对于整体结构安全度是可靠的.

3.弹性时程分析.按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的场地类别,采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提供的地震动参数,选择两组实际地震记录波和一组人工模拟地震波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大于cqc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三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大于cqc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cqc法计算结果基本包络三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平均值,仅在结构顶部的少数楼层地震剪力偏小,说明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阶段的人为调整以及计算中对高阶振型的影响估计不足,设计时将对顶部楼层的地震剪力进行调整,满足对时程分析法的内力包络要求.除此以外,结构内力和配筋可直接按cqc法计算结果采用.

4.中震不屈服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如前所述,本工程平面及竖向结构特性变化较少,多遇地震下的计算结果也无超限情况出现,鉴于本工程建筑等级较高为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我们依然对其进行了中震不屈服验算,使剪力墙、柱、连梁和框架梁等重要抗震构件在中震作用下不屈服.

三、主要技术及措施

1.空中连廊支承结构抗震加强措施.连廊弱连接支座留足连廊两端活动空间确保不出现下坠,采用抗拉铰接万向支座,并用侧面限位器固定,确保水平荷载直接传递到塔楼主结构.支承连廊的框架柱抗震等级提高为一级,以确保安全性.

2.连廊及顶部塔楼结构抗震加强措施.连廊采用空间钢结构桁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形式,并进行专门设计.顶部莲花座高度较高且外形复杂,采用将芯筒适度上升,外复钢结构形成莲花座外形的结构设计,能极大地减轻自重保证结构强度,从而有效克服鞭梢效应,且施工方便.

3.平面扭转不规则抗震加强措施.主要采取调整抗侧力构件的布置,使质心与刚心尽量重合,并加大结构的扭转刚度,以减小结构扭转效应,使结构各楼层的位移比不大于1.4.例如由于塔楼平面存在局部凸出圆弧,部分楼层的x向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值超b级高度的1.4,最大达到1.47,最终通过适当加宽圆弧内柱子x向柱宽,并加强两柱联系梁刚度得以解决.

4.侧向刚度不规则抗震加强措施.适当加大立面变化处楼层的板厚及配筋,并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加强与立面变化楼层相交的竖向构件的配筋,如25层局部凸出圆弧结束,竖向构件截面变化则避开25层,并适当加强24~26层竖向构件配筋.

四、结语

超高层建筑双塔结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超高层建筑结构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超高层建筑应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通过多种分析进行比较,证明结构设计是可靠的,因此设计者要足够重视抗震设计.

总结:关于免费超高层建筑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超高层建筑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摘 要: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其所以如此之快,除了有的城市为了有一个高大的形象建筑之外,主要还是超高层建筑能在有效面积的土地上,得以发挥最大的使用。

2、 分析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运用 【摘要】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应重视结构的选型和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加强构造措施,优先选用抗震。

3、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不仅仅再停留在基本需求上面,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房屋的质量以及美观性,。

4、 居住建筑结构设计中常遇问题处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住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 其中一些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其过程比较复杂。。

5、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问题和策略 【摘要】众所周知,在我国建筑领域,土木工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还实现了城市的转型与发展。为了保证土木工程建设。

6、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和 摘 要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筑业已然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尤其在城镇建设推进之下,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而就现实情况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