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网-权威专业免费论文范文资源下载门户!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论文范文>范文阅读
快捷分类: 中华文化认同感论文

关于认同感论文范文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相关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分类:论文范文 原创主题:认同感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8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是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认同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认同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摘 要:本文试从“大历史”观念、历史认同的最近距离——“人性”“家”与“国”三个维度来谈历史认同感的构建,以求助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为核心素养筑基.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历史价值观;历史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17

2017年新一轮课改蓄势待发,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价值观被频频谈及.虽然在历史价值观的概念表述及表现等问题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但在把培养学生历史认同感作为塑造历史价值观前提这一问题上,是具有广泛共识的.首都师大叶小兵教授甚至更进一步的认为历史认同感本身就是历史价值观的表现,他包括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显然,无论是前提还是内涵,历史认同感与历史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历史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同时历史,又是一个民族国家的轨迹,承载着共同的民族记忆.这种“集体记忆”与“民族记忆”是以历史认同为基础的,当历史认同消失了,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也就随之消失了,清人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先去其史”其道理也就在于此.对于我国而言,我们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历史认同有很丰富的宝贵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构建历史认同感.本文试从“大历史”观念、历史认同的最近距离“人性”“家”与国三个角度,浅谈历史教学中认同感的构建.

一、“大历史”观念是历史认同的出发点

黄仁宇先生认为,“大历史”观念就是用长时间远距离视界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笔者认为,“大历史”观念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应表现在空间上.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在使学生了解国家历史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古至今展开构建,构建横向的文明历史对比,展开纵向的文化传承探索.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国家认同及关于国家认同的历史教育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果我们的近代史教育依然采取这样两条线索,其中一条线索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这样一段悲惨的近代史,一段总是斗争的历史,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从晚清以来这么多丰富的变化,不知道该怎么走后面的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为什么还要学西方那一套东西.事实上,如果我们不知道近代中国是怎样融入世界的,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而只强调我们一直在革命在斗争,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放下阶级斗争搞经济建设,不会明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结果也就只能是我们重来,再重来,重新开始鼓吹革命,重新开始喧嚣排外.因此,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念重构历史时空观,重塑中国历史荣耀感,重新定位自己民族历史的起点,营造共同的民族记忆,分享共同的喜庆,分担共同的苦难.

认同构建过程,突出强调中国的文化传统、国家主权、国家制度、价值观念等.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帮助高中生形成共同的国家认同.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对内团结各族人民,凝聚国民共同性和“我们”感.对外展示中国独特的国家民族气质和品格,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特征.而且世界视野下,只有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传统的延续,这个国家才是有机鲜活的民族国家.实际上,民族国家的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历史的积淀,渗透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再生产而延续民族国家的存在,因此,任何国家的历史教育必定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底色传承文化.

二、“人性”是历史认同的最近距离

鲜活的历史课堂不能缺少历史中的“人”与“人性”.自古至今,尽管人类社会的一切内涵——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民族、国家、思想、宗教、意识形态、道德、风俗等,在发生改变,甚至我们的生命也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属于我们人所特有的那份光芒却一直闪亮着,那就是人性.虽然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情境下,人性的不同侧面甚至阶级属性会有所不同,但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赋予“人性”的历史课堂,既能体现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又能感悟到明末清初黃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反思.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时常缺乏“人性”的踪迹,将历史教学变成阐述教科书内容,将培养思维能力看作历史教学的唯一任务.那么划重点,归纳历史规律,分析历史原因,评价历史优劣就成为了我们历史课堂的唯一内容.一堂课下来,告诉给学生的多是结论或理化式的公式.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都是结论式的,死板而非人性化的,理解变成了记忆,感悟变成了空谈,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束之高阁,学习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最近连续听了两位教师的课,两位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人民版必修三《打破隔离的坚冰》一课的教学.在“打破隔离坚冰”原因这一环节的处理上,第一位教师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由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做到出,打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彼此隔绝坚冰的因素有:

1.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地文化打破了隔离,取做到共同发展.

2. 政治上: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大事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诠释我们似乎感觉分析的很全面了,可是学生的感受依然是茫然的,最多是对“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由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这一理论的生硬接受,共识与共鸣更是谈不上.而另外一个教师的处理显做到就鲜活了很多,他分别从:

总结:这是一篇与认同感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善用质疑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要。

2、 成长记录平台,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利器 摘 要: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可分为三个方面六大核心素养。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使用成。

3、 开展科技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摘 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力的推动。学校可以从课程、教学、评价及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来营造学生核心素养。

4、 巧设课前活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从课前准备活动这一环节入手,探索政治学科如何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

5、 自主设计实验,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摘 要]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强调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

6、 专业嵌入,促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界热门的词汇之一,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落实于课堂教学中,成为语文教师思考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清兵卫与葫芦》为载体,尝试。